筆者之前曾提及現代製藥工業乃源自染料工業的興起。而首種由人工合成染料轉變成藥物的亞甲藍,催生了抗組織胺Promethazine,當人們發現它能令人鎮靜的副作用後,更強效的Chlorpromazine繼而誕生,並成為治療精神病的藥物。 4 B8 \) M8 b) _2 x7 `; Y, @os.tvboxnow.com; Q c/ F4 A0 ]& f+ i
Chlorpromazine的成功令許多藥廠加入研究同類分子的行列。瑞士Geigy藥廠的Walter Schindler於1953年合成了一種名為Carbamazepine的相似物。這分子的中文翻譯為卡馬西平。由於它的三環結構和精神科藥物Imipramine相似,故初時主要研究治療抑鬱症和精神病的效果。但在一些篩選實驗中,意外發現原來Carbamazepine能有效抑制神經痛,故1962年它在歐洲被批准上市時,獲批的適應症變成三叉神經痛而非抑鬱症或精神病。8 p7 `' u. p8 D
8 [+ |5 |. y4 f. F約1959年,有人研究Carbamazepine治療腦癇症的效果,數據顯示臨床療效非常好,70名參與研究的腦癇病人,儘管其他藥物對他們均已無效,其中約有一半病人的病情仍能改善75%或以上。當中24人的腦癇病更在研究期間沒發作過。英國政府於1965年正式批准使用Carbamazepine治療腦癇症。由於療效理想,到了八十年代中,它成為歐洲最廣為使用的抗腦癇藥。8 ` S+ z# r" a)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