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香港] 負入息稅如低津 可解貧窮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7-2-8 08:17 AM     標題: 負入息稅如低津 可解貧窮問題?

特首參選人曾俊華建議研究負入息稅,令人驚訝香港會否變成福利社會,其實本地去年已推出理念相若、操作有異的低收入在職人士津貼。若引入負入息稅,勢要全盤的福利考量。所謂負入息稅,基本上是自由經濟學大師佛利民(Milton Friedman)1960年代提出,貧民毋須再廢唇舌證明困境,只須跟富人一樣申報入息,收入愈低可獲稅局支付較多款額保障基本生活,政府不再派發減少工作動機的福利,亦省卻其他繁文縟節開支。按曾俊華的理念,收入低過某水平即不用繳稅,且可獲政府補助,長遠料能理順不同津貼。
/ T" G" a8 F! @7 o' i低津規定嚴格 免「養懶人」" G8 B" X7 V2 C' ]- f4 ?4 F
依照佛利民的原意,無收入者也能領錢,惟美國、英國和以色列等地後來所推的不同計劃,俱要求申領者工作,且觸及一定薪金下限,方能有稅務扣抵,跟本港現行的低津相類似,最大分別只是出錢一方是稅局還是勞福部。若要改制,便須解釋兩者各有何優劣。( j# r2 g# {; ^1 T9 ~9 r
福利縱是開支,但扶貧有其社會利益。只是港人普遍抗拒「養懶人」,故低津的最低工時、最高資產規定,皆比上述三國來得嚴格,如港府要求每周工作約36小時,英國下限僅16小時。公仔箱論壇& X7 K/ b9 O& A! X- |6 ]
以色列央行近年力推勞動所得稅扣抵制或負入息稅,認為有助增加低層收入,縮窄貧富差距。以國人口及經濟發展跟香港相若,2012年計劃首年開支約為16.5億港元,受惠人平均拿6,043元,最貧窮者當年的16%收入是負入息稅。  T& N1 ~# Z% p- W4 Q
經濟學家對負入息稅會否影響失業率的看法迥異,以國的經驗是有負入息稅地區人士比沒資助地區少3.7百分點機會離開職場。以國及美國現時均是「三段式派錢」,最低收入者工作得愈多,獲補助愈多。貧窮綫下的中等收入者補助最多,但愈貼近脫貧就愈少資助。0 x+ x0 S! O8 I& u: j
負入息稅支持者認為,計劃帶來大量廉價勞力,可鼓勵商家創造本土職位,但也有左翼人士質疑,負入息稅其實無異政府補貼商家,遏制最低工資增長。tvb now,tvbnow,bttvb( T$ Q, C5 R/ n
研減不同補助 防架床疊屋os.tvboxnow.com$ z) u( H; U4 B
而且,美國經濟學家Rhilip Harvey亦曾以2002年為基數撰文,質疑華府若想根除貧窮,已推行的負入息稅要增至8,260億美元,還不如用約1,000億美元,直接創造職位,省卻的錢可交給其他有效的福利計劃。現時,英國政府財困,保守黨亦正分階段削減扣稅開支。tvb now,tvbnow,bttvb; r0 u/ k# {5 u; o3 p" L6 F
本港另一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歡迎負入息稅的建議,但她亦提到,政府最初推出低津,正因稅務官員覺得負入息稅會令稅制複雜,並不可行。低津推出近1年間,港府共撥出3.79億元,僅達原初預算約1成。隨着今年稍後現屆及新政府檢討成效,必須反思申領資格會否過嚴,也可研究能否藉負入息稅,省卻不同名目的補助,以防福利架床疊屋。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