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香港應有自知之明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7-1-18 06:07 AM
標題:
香港應有自知之明
香港應有自知之明
; C8 p$ y( Y2 Z3 ktvb now,tvbnow,bttvb
. A3 o% e ^3 s
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可以成為香港科技發展、經濟升級轉型的推動力,但也可能成為大白象,像數碼港的地產住宅項目、科技園的辦公樓,關鍵是怎樣規劃、營運。
( } M- f8 z( q5 h2 T. s
- n; {/ f' ]. D+ ~2 T%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令人擔心的是,港深協議是香港主導,並且在科技園公司下設全資子公司管理。香港科技園已經不成功,見不到甚麼具體成績。對於不少創新公司來說,科技園的好處是租金便宜;又由於只准科研,排除生產,結果變作辦公場所。香港本地企業缺少科研,大學只重論文式的科研,中小企業則投資不足,技術不夠,缺乏設備,在科技園搞科技創新,便往往變成創業而非科研。即使有科研,也缺乏各方配合,難成大器。而要在生產裏試驗,便要到深圳,在科技園內沒法進行。科技園的先天不足,一是香港本地條件,二是科技園的定位與營運模式。
$ \8 n8 s+ N* L1 O% O ~2 U% `
4 W/ j- L9 Y! R4 e. Ltvb now,tvbnow,bttvb
若把香港科技園的模式重複於河套區,結果便會一樣,報告上可說得天花龍鳳,對香港本地和珠三角的科研經濟發展卻無大幫助。最惡劣的情況是一如西九文化區,吹牛後便擱置不理,公帑還是不停地浪費。
1 }: R% j; c Q2 [" itvb now,tvbnow,bttvb
$ Y, P0 N( ~1 g7 q& \8 G) F# N
回歸後特區的大型建設多是形式主義,河套開發拖了二十年,由香港主導,實質是特區官僚主導,大有再拖下去的可能。因此,關鍵是應由深圳主導,或至少脫離科技園公司,由港深合組機構來管理,才可借助深圳科研與創新優勢,也不會由香港科研創新的外行人和官僚將之弄壞。香港應有自知之明。
tvb now,tvbnow,bttvb' N5 N! v ]( `$ J, ~;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