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新加坡]
向政府提发展方案 民间小组要“拯救”达哥打弯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6-10-27 07:51 AM
標題:
向政府提发展方案 民间小组要“拯救”达哥打弯
由居民和建筑师组成的民间小组在提交给政府的报告中,阐述达哥打弯组屋区的建筑、历史和社会价值,以及想保留的宗旨,并提出保留大部分建筑的具体计划。
os.tvboxnow.com. o6 n: ^ c. p! D# ?5 g! l
一个由居民和建筑师组成的民间小组在社交媒体上发起运动,并向政府提交报告和计划方案,呼吁政府重新思考发展达哥打弯。
# Y, x, a" M I8 U/ H3 r8 J公仔箱論壇
名为“拯救达哥打弯”(Save Dakota Crescent)的小组经一年多的研究,整理出有关达哥打弯(Dakota Crescent)的报告和计划方案,上周五呈交国家发展部、市区重建局和国家文物局的官员。
4 X/ Y; W; h% i/ t$ {: ?+ V
报告中阐述了达哥打弯组屋区的建筑、历史和社会价值,以及想保留这个地方的宗旨,并提出保留大部分建筑的具体计划。
% ^/ n' M+ Y. V4 s: ]* u*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计划案下,小组建议当局仅发展最靠近蒙巴登地铁站的三座组屋所处地段,保留其余14座组屋。其他建议包括在芽笼河上搭建桥梁以连接组屋区和月眠艺术中心、将组屋单位改造成餐饮场所,或是将单位出租给等待预购组屋建成的年轻夫妇,以及让艺术家入驻等。
7 r9 l* I f1 y3 H j0 K2 Z3 G* C3 w; {. [os.tvboxnow.com
负责整理报告的建筑师之一傅胜隆(36岁)透露,小组希望在受影响的5万8500平方米地段中,保留约3万4000平方米的达哥打弯组屋区原貌。“这里的组屋采用庭院式的设计,组屋之间距离宽敞,在新加坡已难以找到类似格局。这些组屋一般也只建有几层楼高,在本地算相当罕见。”
) b$ z$ T; ?- m, h# l7 x/ o, [tvb now,tvbnow,bttvb
市建局将仔细研究报告
8 r- g9 l( J# T) I" s. |0 g$ y5 f! g
小组参考了香港的PMQ元创方、伦敦的霍尔菲尔德区(Hallfield Estate)等建筑改造项目,希望当局能慎重考虑他们的方案。傅胜隆说:“这批组屋是改良信托局的最后一个完整组屋区,兼具历史、社会和人文价值,值得保留给后人了解我国的发展史。”
" | N! Q3 D) h2 e' A' o. Y" H2 v公仔箱論壇
市建局发言人受询时表示已收到上述方案,将仔细研究并继续与小组保持联系,拟出既照顾到达哥打弯原貌,又不失前瞻性的周全计划。
1 u5 p" i0 {6 y2 I
蒙巴登区议员林谋泉本月10日在国会提出休会动议时,呼吁政府重新考虑这一带的发展计划。他上周五也出席了交流会。他说:“很高兴看到当局并未做任何决定,而是保持开放态度聆听民众意见。要是当局愿意聆听我们的意见和作出妥协,我们自然也愿意保持同样态度。”
) d$ y( Z2 Y2 K3 qtvb now,tvbnow,bttvb
城市与建筑历史学者赖启健博士约10年前开始研究新加坡的公共房屋,其中包括达哥打弯组屋区。他指出,达哥打弯作为建屋局在1960年设立前、改良信托局的最后一个完整组屋区项目,也是市区以外的第一个组屋区,象征新加坡发展史重要一部分。
$ O0 F. K5 P5 O4 Z# C6 n( y+ B1 R公仔箱論壇
赖启健说:“新加坡的组屋发展非常成功,但若我们要追溯这段历史,发现很多旧组屋已被拆除,很难看到组屋发展的完整面貌。在热带要如何建组屋、应使用什么材料等,改良信托局当年一直试验,取得一些成绩。有了早年这些组屋,建屋局才能从中吸取宝贵经验。”
# z- n+ [/ I6 G. _* ^) i; _tvb now,tvbnow,bttvb
赖启健认为,人们对保留殖民地时代的古旧建筑能达成明确共识,对建国时期的建筑,则较缺乏保留意识。“建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物已所剩无几,如旧国家图书馆、国家剧场和国家体育场已被拆除。若要迈向SG100,需要保留各方面能使新加坡骄傲的事物,建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若建筑文化遗产越来越少,就很难继续描述地方历史和不同建筑在这历史中的重要性。”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