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U* H W% ?( B7 a; b2 P, `無人不知,舉辦奧運會比拚的是綜合國力,獲得主辦權本是贏得了「揚我國威」的大好機會,如能成功舉辦,可大大增強國家的軟實力不說,還可能帶來直接、可觀的經濟收益。然而巴西的社會硬傷與政府的種種施政細節,充分顯示這個國家的實力仍然很難經得起奧運的檢驗,弄不好這一切反倒成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白忙一場。 i; J6 q h% e' ^9 f- z
7 _0 m* s1 f3 W+ atvb now,tvbnow,bttvb這世上當然是沒有後悔藥可吃的。巴西的經歷,對於那些沒有深厚國力根基、政治局勢搖擺不定、社會矛盾積弊重重,卻又頗有雄心壯志欲藉奧運會完成「鯉魚躍龍門」式質的飛躍的新興國家來說,是相當值得鏡鑒的例子。 , n0 a- i. e: m4 e I' d& f * K& @/ |5 j) @, \: q奧運會的光芒雖然能夠穿越洲際甚至戰火,將不同國家、種族、膚色、性別、宗教的人群平等地連接在五環旗下,讓所有人為著一個共同的「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展開公平、透明、友好的競爭,然而能為這一全球性的盛事搭建合格平台的,畢竟只是少數國家。os.tvboxnow.com( b9 w- z. Y7 Z e& b S8 r
: ?" |/ O V+ V. n8 z公仔箱論壇但不論如何,當來自希臘奧林匹亞的聖火在里約點燃,世界各地的人們依然對這屆奧運會屏息以待,那些曾經一次次鼓舞人心的奮進的號角,仿佛重又在耳際吹響。身處里約的各國健兒,即便不得不面對空前艱難的比賽環境,相信仍能盡力拚到最好,畢竟這始終是大多數運動員終生期待的世界性賽場。而作為主辦方的巴西以及各國代表團的領隊者,還得切實花費精力,確保本屆奧運會安全完賽,確保參賽運動員及媒體人員的身體健康與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