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內地]
特有文化 工具簡單 使人放鬆 千人專職「掏耳朵」 四川成立採耳協會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6-4-17 08:53 PM
標題:
特有文化 工具簡單 使人放鬆 千人專職「掏耳朵」 四川成立採耳協會
特有文化
工具簡單
使人放鬆
千人專職「掏耳朵」
四川成立採耳協會
, y# F( X, E! H* h
tvb now,tvbnow,bttvb n8 X0 `0 \1 Z) [
[attach]3345128[/attach] [attach]3345129[/attach]
公仔箱論壇+ L9 e$ W% E5 D4 {1 @) z
% T' G# l3 V- A; r6 N/ b% V( Mtvb now,tvbnow,bttvb
[attach]3345130[/attach] [attach]3345131[/attach]
公仔箱論壇* e3 W" b. u8 q5 w+ N8 v( U9 t
* I# r. k% [( {( ^2 P6 i# b1 t
[attach]3345132[/attach]
- ]/ `4 @4 W Z4 N( V5 @0 h6 gtvb now,tvbnow,bttvb
/ i4 h* q2 W! g7 e& _- e8 R+ U$ h5 c
採耳,顧名思義掏耳朵,起源於民間,是四川特有的一種耳文化,能讓人在酥癢、緊張、刺激的掏耳體驗中得到最大的享受和放鬆,因而又有人將其稱為「小舒服」。其工具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一支竹籤,一根細棍子。成都
16
日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採耳文化協會,幾千名民間採耳師傅們從此也有了自己的「娘家」。
5 u! a( J* A7 h" L5 Z
$ C. O" ^' h, Y2 H% b" d" g3 B G
最近幾年,隨着四川成都休閒文化名片叫響中國,與茶館文化相伴的一種成都獨有絕活
——
採耳,也成為成都各大景區街頭一景,成都「掏耳朵」文化讓各地遊客津津樂道。四川成都市成華區採耳文化促進會
16
日正式成立,這也是成都首個官方認可的「掏耳朵協會」。
公仔箱論壇# k% h3 T, Y9 B5 o, Z, D
/ K" i" I3 r0 A- S0 p2 Stvb now,tvbnow,bttvb
當日上午,在成都寬窄巷子東廣場,幾十位成都採耳師傅聚集於此,幾十把竹椅子一字排開,來自中國各地的遊客背靠竹椅雙目微閉,由採耳師傅鼓搗著十幾樣小把件,遊客臉上表情不一:第一次來的,嘴閉得緊緊的,大氣也不敢出;經常掏耳朵的興致盎然,眯起眼睛享受陽光。《華西都市報》報道,來自湖北荊州的遊客徐女士體驗成都採耳服務後非常激動,請旁邊遊客為自己拍照。「在家都是自己隨便掏一掏,這次來成都旅遊,第一次發現挖耳朵還能成為成都一項絕活,真是太有想法了!」
m! n/ C+ V" X3 w9 q2 q0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2 g5 \/ V) [/ x4 ?
據悉,掏耳朵興起於剃頭匠,他們發明了專業的掏耳朵工具,並且發明了專業的操作手法。採耳古代流行於發達的地區,
" h+ b- A" }) v5 H7 m" f: Y+ o) O公仔箱論壇
且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受。在明末清初時,採耳開始流入民間,並融入到了傳統理髮行業,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裏亦不被湮沒,得到了保存與發展。且一度成為皇室宮廷的必備專案,由技術高超的掏耳朵師傅,常年服侍那些王公大臣,至此,掏耳朵成為人生的一大享受。
% x' e) k3 Y7 aos.tvboxnow.com
os.tvboxnow.com3 B, C9 M6 [* Z6 F7 E/ }: Q
協會負責人黃烈華說,「掏耳朵」屬於中國
360
行中剃頭行中的一種服務專案,因為四川地區茶館文化盛行,「掏耳朵」依託茶館逐漸繁榮起來。據統計,目前全成都有近
2000
人從事「掏耳朵」職業,均屬各自為陣,成華區採耳文化促進會的成立,一方面組織技能培訓,一方面規範行業自律,並繼續挖掘、整理、傳承、弘揚成都的「採耳」絕技,將其打造成成都對外的一張文化名片。黃烈華透露,此次促進會成立花了
8
年時間,目前已經網羅了
99
名採耳高手,「接下來會準備一場掏耳擂台賽,業內高手一決高下。」
# s% `0 N: m2 W1 S8 x# \+ Q* y公仔箱論壇
+ r4 S6 [) H. T6 y, q
不過儘管採耳的過程很享受,但事物總有兩面性,據《華商報》報道,有專家表示掏耳不慎會損傷到耳膜,從而影響聽力。
4 A2 @2 {* V! ~! E7 h2 Dos.tvboxnow.com
) H- x5 {5 L; f% V2 ~
專家解釋「耳屎」也叫耳垢,是外耳道耵聤腺分泌出的液體,將灰塵及皮膚的脫屑粘在一起,幹結後的物質。其就像哨兵一樣守護著外耳道的大門,阻止異物侵入耳朵,保護耳道和鼓膜。「頻繁掏耳朵,將耳垢一掏而盡,等於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線。」因此建議不要頻繁「採耳」。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