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A z7 p( \( `( P& M& a: sos.tvboxnow.com人人覺得有個我,其實我在哪裡,誰也說不出。正因為在不知何年代以前的人,他們為說話之方便或需要,發明運用了這一個我字。以後的人將名作實,便認為天地間確有這一個我。正如說夭下雨,其實何嘗真有一個天在那裡做下雨的工作呢。法國哲人笛卡爾曾說:“我思故我在。”其實說我在思想,豈不猶如說天在下雨?我只能知道我的思想,但我的思想不是我,正猶如我的身體不就是我。若說我的身體是我,那我的一爪一發是不是我呢?若一爪一發不是我,一念一想如何又是我呢?當知我們日常所接觸,覺知者,只是些“我的”,而不是“我”。公仔箱論壇% K7 T& v; I' k/ }$ C
* a1 j, Z3 Y5 g+ h- i+ ]& t公仔箱論壇如何叫“我的”呢?若仔細推求,一切“我的”也非“我的”。先就物質生活論,說這件衣服是我的,試問此語如何講?一件衣服的最要成分是質料和式樣。但此衣服的質料,並非我所發明,也非我所製造,遠在我縫製此衣服以前,那衣服的質料早己存在,由不少廠家,大量紡織,大批推銷,行遍世界。那件衣服的質料,試問於我何關呢?若論式樣,也非由我創出,這是社會一時風行,我亦照此縫製。那件衣服的質料和式樣,都不由我,試問說這件衣服是我的,這我的二字所指繄何?原來只是這件衣服,由我穿著,歸我使用,那件衣服的所有權暫屬於我,因而說是我的。豈不是這樣嗎?試跑進皮鞋鋪,那玻璃櫃裡羅列著各種各樣的皮鞋,質料的製成,花式的規劃,都和我不相干。待我付出相當價格,把一雙皮鞋套上腳,便算是我的了。其實少了一個我,那些紡織廠裡的衣料,皮鞋作裡的皮鞋,一樣風行,一樣推銷,一切超我而存在,與我又何關呢?同樣理由,烹飪的質和味,建築的料和樣,行路的工具與設備,凡屬物質生活方面的一切,都先我而存在,超然獨立於我之外,並不與我同歸消滅。你卻說是“我的”,如何真算是“我的”呢?外面早有這一套,把你裝進去,你卻說這是“我的”,認真說,你才是他的。 $ N* h t; X% {1 ?3 x l公仔箱論壇( g. v$ |$ Y( p- j4 A, a
其次說到集團社群生活,如我的家庭,我的學校,我的鄉里,我的國家,說來都是我的,其實也都不是我的。單就家庭論,以前是大家庭制,現下是小家庭制。以前有一夫多妻,現在是一夫一妻。以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現在是自由戀愛。以前的父母兄弟婆媳妯娌之間的種種關係,現下都變了,試問是由於我的意見而變的嗎?還不是先有了那樣的家庭才把我裝進去,正猶先有了那雙皮鞋讓我穿上腳一般,並非由我來創造那樣的家庭,這又如何說是我的呢?我的家庭還不是和你的家庭一般,正猶如我的皮鞋也和你的皮鞋一般,反正都在皮鞋鋪裡買來,並不由你我自己作主。家庭組織乃至學校國家一切組織,也何嘗由我作主,由我設計的呢?他們還是先我而存在,超然獨立於我之外,並不與我同盡,外面早有了這一套,無端把我填進去。所以說我是被穿上這雙皮鞋的,我是被生在這個家庭的,同樣,我是他的,他不是我的。公仔箱論壇1 [3 j/ Y y1 D% G# H
tvb now,tvbnow,bttvb0 V& H% e/ N( C/ i+ G: a, ~& C
再說到內心精神生活,像我的愛好,我的信仰,我的思想等。我喜歡音樂戲劇,我喜歡聽梅蘭芳的唱,其實這又何嘗是我的愛好呢?先有了梅蘭芳的唱之一種愛好,而把我裝進去,梅蘭芳的唱,也還如皮鞋鋪裡一雙鞋,並不由我的愛好而有,也並不會缺了我的愛好而便沒有。我愛好杜工部詩,我信仰耶穌教,都是一般。世上先有了對杜工部詩的愛好,先有了對耶穌教的信仰,而我被加進了。豈止耶穌教不能說是我的信仰,而且也不好便說這是耶穌的信仰。若你仔細分析耶穌的信仰,其實在耶穌之前已有了,在耶穌之後也仍有,耶穌也不能說那些只是我的信仰。任何一個人的思想,嚴格講來,不能說是“他的”思想。那裡有一個人會獨自有他的“我的思想”的呢?因此嚴格地說,天地間絶沒有真正的“我的思想”,因此也就沒有“我的”,也便沒有“我”。% z6 F. ^3 V7 Q! U6 v
9 k- x& l# O8 M, } ^: `說到他父親生時的事業,或是做工匠的,他一生凝神盡智做這一樣工。有時做得極得意,太精巧太入神了,他的畢生生命,好像便寄存在這幾件工作上。或者他是一農人,那幾塊田地,一頭耕牛,便是他的生命,他的鬼,有時便在那耕地和老牛身上出現。或是一個書生,他生前喜歡讀的幾本書,或是自己有一些著作,那都是畢生心血,喜愛所鍾,哪有一死便了之理?他生前的享用還存在,他生前的創作也存在,那即是他的生命還存在。但他的人則確已過去了,於是有他的鬼來替他這個人。 % L. z) a, M X) w7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X5 c H2 {
到現在,世界變了,我們是生在科學時代,在工商經濟極活躍極跳動的時代下生活。說到你所穿著,一年盡有換上幾套的,從沒有一件衣穿著了幾十年乃至一輩子。說到飲食,我們口福太好,喜歡的也多了,說不出什麼味是我的真愛好。說到器具,新式的替代老式的,時髦的換去不時髦的。川流不息,層出無窮。說到居住,今年在這裡,明年在那裡,今天在這裡,說不定明天在那裡,幾千里之外,常常奔跑流轉。你的兒子,從小便走進了學校,一樣如你般向外奔跑,一樣在幾千里之外終年流轉。便是夫與妻,也不一定老廝守在一塊。而且社交頻繁,女的認識的男的,男的認識的女的,也實在太多了。心神不定,夫的生命不盡在妻身上,妻的生命也不盡在夫身上。鄰里鄉黨更不必說。親戚朋友,一併淡漠。墳墓祠堂,現在人更顧不到了。試問你若一旦離此世界而去,你的心神在此世界裡還留戀在哪些上面呢?你將茫然不知所對。你的陰魂早散了,叫別人在此世界的哪些處再紀唸到你呢?因此這邊的人,不僅不會再遇見你的人,而且也不會再遇見你的鬼。tvb now,tvbnow,bttvb" k9 J# B. c# R1 Z; Q, j
3 |! @7 b& i) R6 y. ?試舉一例:心理學乃近代西方人文園地裡最先進入科學的一門學問。但近代西方的心理學,並不能說它是人文科學。它只是由人文科學的園地裡割讓了,出賣了。最先割讓與物質科學,稍後又出賣與生物科學。西方人最先講心理學,只是講些物理學,如眼如何能看,耳如何能聽。後來講的,也只是講些生物學,如制約反應等的實驗之類。我們並不說物理學生物學與心理學作不相關,但人類的心理學應該有在物理學與生物學以外的自己園地與生命。這一番理論西方的科學界聽了,必不會贊成。這倒不在乎。所惜是西方也有贊成此番理論的,卻大體是宗教家,不是人文科學家。人文科學在西方,依然是一片荒蕪,還沒有認清楚自己的園地。還沒有培植上自己的種子。9 {5 n2 `2 n! V7 f8 I3 t; a
. Z. j$ q6 J3 `' p. M2 M/ r上面所論,我們要求對於某項事類有真知識,則必向該項事類之本身去找尋。此乃一切科學最普通基本的則律。達爾文的生物學,不能乞靈於牛頓的物理學和天文學。我們要建立新的人文科學,自然也不該乞靈於牛頓與達爾文,更不應該乞靈於上帝或神。就達爾文以來的生物學而言,生命是沿著一條路線而演進的,因此生命有階級,有等差。白鼠、兔、狗等等的心理,有些和人類心理相同,但究是有些而已。把人類較之白鼠、兔、狗,其間等級的差異,是不該忽視的。即就人類論,初民社會,低級淺演的民族,較之高文化的社會,其間亦有很顯著的階級等第,也同樣不可忽視。即在同一文化社會之內,個人間的差別等級,仍不該忽視。即就幼童論,他們尚未經社會種種陶冶,但他們間已盡有差別,有的是天才,有的是低能,這些盡人皆知,因此研究人文科學,決不比研究物質科學。物質科學可以一視平等,無差別。水是水,石是石。但人文科學則不然。人文科學不僅與物質科學不同,並與生物學也不同。生物學在類與類之間有差別,在同類間則差別甚微。人文科學又不然,雖說人與人同類,但其間差別太懸異了,不能不有一種價值觀。抹殺了價值,抹殺了階級等第而來研究人文科學,要想把自然科學上的一視平等的精神移植到人文科學的園地裡來,這又是現代人文科學不能理想發展的一個原因。 % G) D7 G+ ?" i7 K4 ~& G! \- G # u) l$ `0 t" K0 l. U$ I- mos.tvboxnow.com再次,人類研究物質科學以及生命科學,研究對象,都不是人類之自身。但人文科學則不然。研究的對象,便是他自身。至少他自身乃緊屬於這一對象之內。因此物質科學家乃至生命科學家,可以是純理智的,不動自己的情感,而且也應該純理智,應該不夾雜絲毫情感的。但若研究人文科學,又如何能純理智?又如何能不羼進自己的一份情感呢?非但不可能,而且也不應該。人文科學家不應該像自然科學家一樣,對他研究的對象,只發生興趣,而沒有絲毫的情感,如自然科學家般的冷淡和嚴肅。所貴於人文科學家者,正在其不僅有知識上的冷靜與平淡,又應該有情感上的懇切與激動。這並不是說要喜怒用事,愛僧任私。只是要對研究的對象,有一番極廣博極誠摯的仁慈之心。牛頓發明萬有引力,不必對一切物具仁慈心。達爾文創造生物進化論,也不必對一切生物有仁慈心。但將來人文科學界裡倘有一位牛頓或達爾文出世,他也為人文科學驚天動地創造新則律,那他非先對人類本身抱有一番深摯純篤的仁慈心不可。若他對人類極淡漠,極冷靜,只用純理智的頭腦,將決不會深切透進人類之內心,而為人類社會創闢新道路,指示新方針。那便決不能成為一理想出色的人文科學家。 : L7 _4 A n) l! ?% |4 q F f公仔箱論壇 0 G9 e8 \6 c; e* I' b: p以上兩點,一是價值觀,一是仁慈心,此乃建立人文科學所必備的兩要件。但若把此番話向近代西方沉浸於自然科學極深的學者們講,他們自將不肯領受。這還不要緊,可惜西方人領受此一番理論的又必是一位宗教家。如此則又會把人文科學領回到上帝去管束,則人文科學仍不得如理想般建立。tvb now,tvbnow,bttvb* N4 x# `3 P8 k" {- R" L" ^
tvb now,tvbnow,bttvb, }/ n6 x, }5 {2 d+ q% B d5 u
要尋求一種心習,富於價值觀,又富於仁慈心,而又不致染上宗教色彩的,而又能實事求是向人類本身去探討人生知識的,而又不是消極與悲觀,如印度佛學般只講出世的,那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現代人都知道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但同時又說它不是科學。其實儒家思想只不是自然科學、物質科學與生命科學,卻不能說它不是一種人文科學。至少儒家思想與我們理想中要建立的人文科學很接近,它已具備了想要建立人文科學所必需的幾個心習。儒家的很多理論,將來必為新興的人文科學所接受。我們現在正一意向西方學習自然科學,我們也應該就我們所固有的來試建人文科學,庶乎我們也對西方人有了一番回敬的禮物。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6-4-5 11:22 PM
跋. }4 f& h# z _. ^9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L$ e `5 k
本書乃一九四八年春間所寫。其時余任教江蘇無錫江南大學,課務輕閒,胃病新愈,體況未佳,又值時局晦昧,光明難睹。時時徜徉湖山勝處,或晨出晚歸,或半日在外。即暫獲間隙,亦常徘徊田塍魚塘之間。盡拋書冊,惟求親接自然,俯仰逍遙以自遣。心胸積滯,逐一滌盪,空所存抱,乃時有閒思遐想,如游絲輕漾,微葉偶飄,來入庭際,亦足賞玩。乃於夜燈坐對,隨筆抒寫,初不自意遂成卷帙。嗣亦擱置,不復再續。越一年,倉皇南行,此稿亦未攜帶。今冬重入吾眼,則已轉瞬十年矣。再自披覽,即篇題亦都忘卻,更不論內容所涉。循誦而下,恍如讀他人書,乃深幸此人談吐,與其平日素所蓄藏,無大懸別,此亦大可欣喜之一境也。惟閒冗相異,儼如隔世。卻念生平,有此一段暇晷,堪作回憶,彌自珍惜。刊而布之,亦聊以存當時心影之一斑焉。 ; s. j* j8 x. d0 g$ v) M7 `- X+ V3 ?公仔箱論壇 1 J' \! _. ?( {+ @' I # X5 J3 b2 p: r8 L5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九五八年冬至錢穆再識於九龍之鑽石山寓廬 5 s: K& _, s+ N( z+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p5 b* l) x/ @
6 v% S, L2 S; j1 m
再跋 6 |6 S) B! E9 Q K公仔箱論壇 ! d: F0 d: u9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余自對日抗戰期間,在雲南宜良寫成《國史大綱》一書以後,自念全部中國史中之大綱大節,已在書中揭舉。循此詳求,事在讀者。或有謬誤,亦待讀者指出,再作思考。余之興趣,遂從歷史逐漸轉移到文化問題上。 ! l% W7 M m7 _2 e7 ~3 e' R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0 ^( u& X$ j0 h/ k" F3 J
余之研治國史,本由民初新文化運動對國史多加詬詈,略有匡正。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庶於世風稍盡補偏救弊之功。但自世界第二次大戰開始,確信歐西文化亦多病痛,國家民族前途,斷不當一意慕效,無所批評抉擇,則盲人瞎馬,夜半深馳,危險何堪設想。又歷史限於事實,可以專就本己,真相即明。而文化則寓有價值觀,必雙方比較,乃知得失。余在成都始寫《中國文化史導論》一書,此為余對自己學問有意開新之發端。 % U4 s6 ~, q; d9 w/ t O+ d) fos.tvboxnow.com5 ^) z- O2 q e6 `
及抗戰勝利,頗謂國事未定,變端莫測,因決意不返平津,亦不滯京滬,惟冀覓一靜僻處,俾得潛心,以漸待時局之安定。乃重返昆明,初不料其學風囂張,乃有大出意料之外者。又在成都患胃病,迄是不癒,乃又決意歸家鄉,風土飲膳,庶於余病體有助。適江南大學新創,遂留任教。而國事益動盪,日夜讀《莊子》一書,為作纂箋。聊可於湖山勝境,游神淡泊,自求寧靜。又以其間寫此《湖上閒思錄》一部。及來香港,將之付印,距今亦三十年以上矣。! H- d4 o2 T* A) s
0 e9 H: v7 T C" btvb now,tvbnow,bttvb此三十年中,對文化問題又續有撰述。兩年來,雙目失明,不能見字。報章書籍,皆已疏隔。惟尚能捉筆寫稿。方撰《中西文化比較觀》一書,不謂積稿已盈二十篇以上。大體皆雜憶平日心中存想,以不翻書,不引據材料為原則。忽一日,三民書局主人來索余《湖上閒思錄》,將以再付剞劂。因由內人誦讀一過,余逐篇聽之。初不意余方今所撰,正多舊來見解,並有前所發得,而今已漫忘者。自慚學問未有進步,而國事世風,每下愈況。回憶當年太湖邊一段心境,亦已有黃鶴一去不復返之狀。撫今追昔,感慨何似。tvb now,tvbnow,bttvb8 Q# x( m o- s- H0 I, p+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