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港澳台] 票價只加何曾減 檢討機制是根本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6-3-30 06:48 AM     標題: 票價只加何曾減 檢討機制是根本

票價只加何曾減 檢討機制是根本
- i/ s6 W. m; z/ e4 @
  o2 M* V7 U5 Y* g, l" s3 ?港鐵年年賺大錢,年年加價,如此戲碼周而復始。根據可加可減機制推算,港鐵今年又可加價百分之二點七,雖然實際加幅有待六月份最後決定,但加價已不可避免,市民的生活壓力勢必百上加斤。事實上,可加可減機制實施七年來,港鐵票價有加無減,可見相關機制早已不合時宜。
9 T7 U, h+ o. H7 n: G8 w/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4 ]) l$ I& G
放眼全球,像港鐵這樣年年淨賺一百多億元的公共運輸系統可謂絕無僅有,而在賺得盆滿缽滿的情況下還要年年加價,賺盡最後一分錢,恐怕也是舉世無雙。港鐵當然不會承認為富不仁,因為在可加可減機制之下,一切都是按照制度做事,如果可以加價而不加甚至減價,反倒變成破壞制度。說來諷刺,當局當初推出可加可減機制,美其名曰保護消費者利益,到頭來適得其反,機制變成保護港鐵的利益,由於港府是港鐵的大股東,實際上受惠最大的是港府。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消費者只能任憑宰割。6 D' c! _3 w% U4 l
" D4 Y& l' R/ J: d, C! ?( A
就今年的情況觀之,儘管加幅較前兩年溫和,市民搭港鐵平均每程大約多支付兩毫子,但小數怕長計,正如有乘客批評,加價會造成很大的生活壓力,敦促港鐵減低加幅。不可不知,港鐵帶頭加價影響深遠,勢必引起連鎖反應,不僅其他交通工具會跟隨加價,更會刺激通脹,令市民百上加斤。本港交通費昂貴早已備受詬病,曾有國際調查顯示,有關支出佔打工仔平均收入逾百分之五,在國際上處於較高水平,對需要跨區工作的基層打工仔而言,交通費支出更往往佔收入的一至三成,實在是難以承受之重。儘管近年當局推出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其實只是聊勝於無,原因是申請條件嚴苛,受惠者有限,無助解決大部分市民的交通費負擔問題。
7 G: `4 _7 Z9 Z. p0 gtvb now,tvbnow,bttvb
& y+ ~; J2 u' N7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每次港鐵加價都成為眾矢之的,在社會泛政治化的今天,加價更是授人以柄,何止進一步激化民怨,也為反對派製造話題,他們可以站在為民請命的道德高地,將水攪渾。今年是立法會選舉年,經濟又走下坡,大部分市民收入增長追不上通脹,失業率可能上升,港鐵加價更加敏感,怎能不慎之又慎。其實,港府甚麼都缺,就是不缺錢,即使今年按機制加價百分之二點七,港鐵增加四億元票務收入,政府庫房所得不會超過三億元,相對於龐大的財政儲備只是九牛一毛。為了蠅頭小利而令民怨火上加油,智者不取也。tvb now,tvbnow,bttvb& |% L. C% Y/ q$ u: K8 N
( f8 _4 {$ w* s! E# w8 h: M- U
「民生無小事」不應該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何況港鐵加價不是小事。港鐵近年事故頻生,準時度大打折扣,服務質素下跌,加價認受性只會受到更大的質疑。為今之計,港鐵除了在決定今年實際加幅時須慎重考慮多項社會因素,更要盡快檢討可加可減機制,傾聽民意呼聲。不管怎麼說,港鐵作為大型公共交通機構,除了照顧股東利益,也必須負起社會責任。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