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閒聊]
西貢泥涌捉蟹仔、摸蜆
[打印本頁]
作者:
nt1972
時間:
2016-1-4 03:28 PM
標題:
西貢泥涌捉蟹仔、摸蜆
西貢泥涌位於西貢烏溪沙的西沙公路旁,面向吐露港,擁有一片偌大的泥灘。該區是濕地,同時亦是郊野公園,長滿紅樹林,不少貝類生物在此生活。早在年代這裏已經有燒烤場,同時它還是一個適合放風箏的地點。
我們來這裏既不是為了燒烤,也不是為了放風箏,而是為了捉蟹仔和摸蜆。
在車站旁有幾級樓梯走下去, 再穿過一條小徑就到了。
出發前查看天文台網頁有關潮汐漲退的資料
http://www.hko.gov.hk/tide/cTPKtide.htm
),每日潮退時間不同,以退潮1米以下最理想,這段時間,不同種類生物會分佈在潮上、潮中和潮下帶。
在岸邊較乾的地方,隨處都可見到蟹仔爬來爬去,掀開石塊,通常會見到有蟹仔躲藏在石頭底下「扮死」,這絕對是捉牠們的大好機會!不過別小看蟹仔,它們的身手可相當敏捷,要捉到它們,一定要眼明手快才行。切勿以為蟹仔小小的,沒有殺傷力,不小心被蟹鉗到,也十分疼痛,甚至會流血的。
我們在泥灘捉到的蟹主要為隆背張口蟹和相手蟹亞科。相手蟹主要食腐爛的紅樹葉、種子和樹枝,也會以昆蟲、蠕蟲,甚至其他小蟹作補充食糧,因此牠們可消耗大量紅樹枯葉,在紅樹林內形成重要的能量流動鏈
我最喜歡的是寄居蟹,也叫蝦怪,是節肢動物甲殼綱十足目歪尾下目下的寄居蟹總科種生物的統稱,一般生活在沙灘和海邊的岩石縫隙裡。寄居蟹以螺殼為寄體,平時負殼爬行,受到驚嚇會立即將身體縮入螺殼內。世界上現存500多種寄居蟹,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少數生活在陸地。
在泥灘上,不難發現一種外表有點像魚,但又可在泥上爬行和彈跳的生物,不錯,這就是彈塗魚,如假包換的虎魚科兩棲魚類。牠們的身體修長,尾部扁平,全身呈灰褐色,廣東彈塗魚體型較小,滿佈深色斑紋,而大彈塗魚則體型較大,點綴著螢光藍色小點,牠們近頭頂處凸出一雙可靈巧活動的大眼睛,外貌的確甚為有趣。
石灘上有大小不同的石塊,有不少蜆、螺寄居在石塊間。
我們帶了兩隻不同種類的螺回家。
燒酒螺,在退潮的溼地泥灘上可看到被畫一條長長的痕跡,在其兩端找找看就會發現長錐形、黑灰色的燒酒螺,因為螺炒大蒜、辣椒,非常美味,所以牠們常被拿來當下酒菜,故名「燒酒螺」。
蚵岩螺,顧名思義是喜歡在有蚵的岩壁或蚵串中活動的螺類,它外表看起來除了較粗糙外,並沒有甚麼特別,但它可是貝類蚵的頭號殺手,一般貝類的天敵是大隻的螃蟹、龍蝦和牙齒夠硬可咬碎貝殼的大魚如黑格魚,石盧魚等,但這些天敵不一定每次可得手,因為這些龐然大物靠近時會帶動水流震動,貝類、螺類很容易察覺,牠們會躲入泥洞、石縫中;來不及躲的,會趕快把身體縮入硬殼內。
由於淺灘滿布碎石,部分嶙峋尖銳,要格外留神。石上有很多蠔殼,掀開大石的時候就要小心,我就是太心急要捉蟹,被石上蠔殼割傷,流了血,立即用清水沖洗傷口,再用消毒夜洗手,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小心食肉菌。
泥灘上無論是蟹、螺、魚、小龍虾,或者是蜆,數量都頗多,一家人開
開心心享受捕捉的樂趣後,還是把大部份的收穫放回吧
愛護環境,保護海洋生物。
泥涌,是一個認識活生生泥灘生物的好體驗。寶貝在泥灘上興奮地看著我們手忙腳亂捉蟹仔,一會兒揮舞著小手,指揮著我們趕快過去捉他發現的蟹仔、一會兒又自得其樂地在泥灘上尋寶拾貝殼和螺。[
小貼士
1. 摸蜆要用鐵鏟, 用來玩沙的膠鏟太軟, 不受力很難發揮功能,最好戴手套。
2. 小朋友最好穿水鞋,或是密頭膠鞋,可保護小腳丫。
3. 多帶一套衣服給小朋友替換。
4. 帶沙灘蓆墊,膠枱布,小朋友累了可以坐。
5. 出發前上天文台查看潮汐漲退的資料
6. 聞說每逢初一十五就會退潮,很多蜆會湧上岸
7. 巴士總站有個公廁,可洗手洗腳,但最好帶備水桶以便盛水。
8.
螺的生命力較蟹強。
交通[
1.小巴到西貢碼頭,再轉299巴士[到西澳站下車,全程約40分鐘
2.搭綠的新界的士由泥涌到坑口,約110元[
有個叔叔送給我們的大蟹。
]我們的收獲。
寶貝自己拾的貝類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