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火箭07-08赛季战术小结 [打印本頁]

作者: sylk    時間: 2008-5-31 02:36 PM     標題: 火箭07-08赛季战术小结

Adelman对火箭的改造 / 初具规模而未完成的MO

一楼:火箭战术指导思想
二楼:火箭战术体系基本站位
三楼:Power Offense战术以及挡拆
四楼:边路三角进攻模式(强边弱边之间转换)
五楼:双人弱边具体攻击方式和战术延续
六楼:火箭三角强边具体战术及其后续
七楼:小结
八楼:Adelman对火箭战术体系的摸索
作者: sylk    時間: 2008-5-31 02:36 PM

火箭的07-08赛季已经结束了。和上个赛季相比,55胜的成绩(包括英雄史诗般的22连胜)并没有给火箭和我们这些球迷带来更好的结果。我们该怎样评价Adelman接替JvG入主火箭的第一个赛季?没有通过第一轮确实是一种缺憾,但是Adelman最大的功绩除了“萧规曹随”的保留了大部分JvG的防守体系外,同时还建立了比较适合火箭队员特点的进攻体系。虽然Adelman没有比JvG更好的运气,在他刚刚明确YM的战术地位同时让他稳定发挥的时候,YM的骨折使得这一切都几乎付之东流, 但是我们看到了以YM为核心的战术体系的巨大威力,以及球员充分分享球权,积极跑位的火箭队的美好前景。

火箭Motion Offense战术意图
QUOTE:

"Basically, it's a series of three-man game and two-man game. If the three-man game doesn't work, you flow into a two-man game. And at the right time, it's one-on-one."

"Ther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triangle, Princeton and other things going on."



                                                  by 火箭助理教练Elston Turner

  很显然,将火箭的战术体系归结为PO和三角都是偏颇的,尤其是在失去了YM的情况下,火箭几乎失去了内线Post的能力。那么火箭的战术的中心思想是什么?Adelman赛季前的说话可以很说明问题:”我们要让YM和TM的进攻变得容易“。那么如何做到?大道万千,从Elston Turner的说话里我们可以看到从原则上来说有几点:
1)更快速更果断的传球,更有效更积极的跑动。
2)所有队员的参与。因为只有在强边three-man-game给对手造成了威胁,才能给弱边two-man-game创造有利的条件,尤其是当对手试图绕前火箭的指标球员YM和TM的时候。
3)创造更好的Spacing。

  从某种程度上说Adelman并没有试图完全照搬老国王的PO模式,因为他了解到YM和TM都是必须较多的持球单打的球员,事实上,不利用这种能力也是浪费。Adelman的思路很清晰,制定的战术也比较有效,比如火箭这个赛季最常用的一个战术中强边三角轴心在高位的操作正是为这种思路服务的。

  在确定了战术指导思想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是同样甚至更困难的事情。Adelman在鼓励球员多跑动和对高位挡拆的依赖,以及最大化TM的能力和让角色队员发挥这些矛盾之间依然在摸索,试图找到平衡点。YM的赛季报销使得这种摸索对于Adelman来说更加困难。

  Adelman尝试了很多战术,以适应不同情况(对手和自己的人员配置)。Motion Offense的基本原则是无定势可循,而是根据场上的对手应对进入合理的战术后续(continuity)。而本文也将从这个角度来描述火箭07-08的战术体系。
  
  火箭的战术体系(基本发起方式,主要战术,战术之间的延续)图:

作者: sylk    時間: 2008-5-31 02:36 PM

火箭战术体系基本站位

  火箭的战术通常从2-3站位发起,也就是说RA持球在外线主持,火箭的内线队员(4号位和5号位)在牛角位准备持球或者掩护策应。火箭可以通过RA的传球以及队员的跑位延续到火箭最常用的战术体系(边路三角模式)和1-4Low Stack站位的Power Offense(去年火箭大量使用的战术)。

  这种非常欧化的站位方式(中国国家队也大量使用)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非常容易的转换成其他的站位方式,比如1-4Stack(无论是Low Stack的Power还是High Stack的George Town战术),或者是边路挡拆,又或者是更成体系的UCLA,边路三角或者Hawks战术。值得注意的是,火箭几乎很少使用这种站位的典型战术牛角(V字)战术,原因在于火箭没有具备长射能力的内线队员(火箭确实实行过某种变种)。



  火箭的战术可以针对对手和自己的人员配置情况通过跑位和传球实行不同的战术延续,最常用的就是Power Offense和边路三角进攻模式。

  延续进入Power Offense的方式及其简单,就是4号位和5号位同时从牛角位沉下到Low Block,形成典型1-4Low的站位方式。

  延续进入边路三角进攻模式的方式最主要的是PG的UCLA高位切入,当然也有最简单控位外切等跑位形成边路三角方式。火箭UCLA高位切入进入三角强边(three-man-game)和双人弱边(two-man-game)可见下图:

作者: sylk    時間: 2008-5-31 02:37 PM

Power Offense战术以及挡拆
  
  Power Offense的基本战术图如下所示:


  这个战术的战术意图在于两个内线队员分别在left box和right box做墙,锋卫队员利用内线队员设置的Screen在底线穿插,以摆脱对手防守。一个非常重要的变种就是锋卫队员的V cut摆脱防守接球投射或者进入后续战术(TM上个赛季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虽然火箭对这种战术的实行基本是为锋卫队员服务,但是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让内线队员得球的方式。上个赛季和这个赛季这是YM最主要的得球方式之一,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战术火箭可以延续进入内线队员Post Up单打的方式。

  Power Offense的后续中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利用挡拆。挡拆是目前联盟里威力最大的一种双人进攻方式(由于Hand Check),但是个人观点是反对过度的使用挡拆,除非是队里有具备非常强大的执行挡拆能力的球员(比如LBJ或者CP3,Nash),因为过多的挡拆非常限制其余队员的跑位,同时也影响球的流畅传递。

  Motion Offense中强调使用的挡拆是边路挡拆(Sideline Pick And Roll),这种挡拆的优势(相对于1-4高位挡拆)在于在实行这种挡拆的时候,通常强侧已经被拉开,也就是说可以更大程度的避免对手的弱侧补防(大家可以回忆去年爵士对火箭的边路挡拆后的Boozer得球扣篮)。

  
  火箭在实行边路挡拆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内线队员的Slip方式,也就是在做墙后立刻向Paint移动,并期待得到持球队员(通常是TM)的传球,如上右图所示。这种方式的意图在于发挥TM在被对手在挡拆后对TM实行Trap的时候的视野和强大传球能力,同时这种通过Power Offense延续到边路挡拆可以让TM处于三威胁状态。

  通过Power Offense的1-4Low Stack站位,火箭也可以实行1-4拉开的高位挡拆,比如在下图里5号位队员从Low Block提上到高位替1号位挡拆,然后持球队员(RA,TM,BJ,AB)根据对手防守策略或者自行攻击,或者传球给参与挡拆的内线或者Kick到外线三分射手,如下图所示。

作者: sylk    時間: 2008-5-31 02:37 PM

边路三角进攻模式(强边弱边之间转换)

  这种模式是火箭进攻的重点,也是Adelman为火箭多身定做的系统战术之一,是“如果三人强边进攻不成功,那么必须迅速将球向二人弱边转移”指导思想的最具体实现。
  这种边路三角模式要取得最大成功,必须有以下几个条件:
1)必须发挥所有球员的作用,只有在三人强边合理有效操作,才能将对手防守吸引,从而为在弱侧的YM或者TM创造合适的单打机会。
2)必须注意Timing和Spacing,从三人强边向弱边的转移必须迅速。
3)球员必须多跑动,调动对手的防守在强边和弱边之间的转换。

  虽然火箭的边路三角进攻模式在三人强边和双人弱边有着不同的进攻战术,但是将它们分开来看是不妥的,因为这种进攻的精髓就在于通过跑位,传球使得边路三角在强侧和弱侧之间转换,从而调动对手的防守。

  火箭的边路三角的最大特色在于:轴心球员在高位。这种模式的主要思想有两点:
1)这是Adelman边路三角结合PO的思想的体现,轴心球员在高位,可以拉开内线,让锋卫队员先在内线穿插。
2)这是为在弱边创造机会做的一个铺垫。强边三角轴心(4号位)在高位,可以将对手的大前锋吸引离开禁区,或者忙于防守在高位的挡拆或者Weave Play,从而不能去防守在双人弱边低位的YM或者TM。

  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从下面这次进攻中看到火箭将球从三人强边向双人弱边转移的意图:


  当然毫无疑问这种TM在Basket Curl后的C & S不是火箭在双人弱边的唯一选择。

  火箭在这种模式中的从三人强边向双人弱边之间的转化通常有以下几种模式:
1)后卫在高位通过挡拆或者Weave Play后通过传球将球从强边转移到弱边。上面那个Gif就是这种战术的一个典型。图解如下:

浅析:这种情况下,强边三角的操作必须有效,也就是说1号持球队员的挡拆或者手递手必须给对手造成威胁,从而使得对手的4号位无暇顾及弱侧,同时5号位也不得不处于Help的态势,使得弱边的YM有机会轻松要位或者向中路Flash。在这种战术里,三角强边从强侧变成弱侧。双人弱边从弱侧变成强侧。

2)锋卫队员在强边三角操作后向弱边移动,通过无球跑位到双人弱边,重新形成三角强边。如下图所示:

浅析:在这种情况下,火箭通过无球跑位完成了强边和弱边的转化,在这种情况下,强侧从三角强边变成了双人弱边,而弱侧从双人弱边变成了三人强边。锋卫队员通过这种跑位将对手的防守带动到弱侧。

4)轴心内线队员通过跑位交换强边和弱边的轴心,调动对手防守。如下图所示:

浅析:上左图是火箭破解对手对YM绕前的常用战术之一,非常类似于Spurs战术,通过强边和弱边轴心的Post Exchange调动对手防守,给YM得到一个避免绕前和包夹的要球机会。上右图是火箭比较少用但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战术,在三角强边操作后,1号位队员立刻替双人弱边的轴心队员(4号位)做墙掩护,4号位队员立刻运动到强侧低位要球单打。这个战术的指导意义在于大家可以发现通过强边的运作后,火箭除了4号位的队员全部都在高位,整个低位全部拉空,给4号位队员创造了非常好的单打机会。

  三角强边和双人弱边之间的转换实在是火箭战术体系的命脉,非常可惜的是在火箭围绕YM逐渐熟悉这种体系的时候,YM的受伤使得Adelman不得不将战术重心完全向TM(还有后卫)倾斜,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战术上的倒退。而下个赛季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维持这种流畅有效的转换是火箭的当务之急。
作者: sylk    時間: 2008-5-31 02:37 PM

双人弱边具体攻击方式和战术延续

  强边和弱边之间的转化和球的转移是火箭战术的核心,但是弱边和强边也有着具体的战术实行。

  弱边的双人进攻模式比较清晰明了,通常有以下几种:
1)Basket Curl后的Catch and Shoot。可惜火箭只有TM能完成,而且个人印象,这是TM命中率比较高的一种方式。
2)Side Screen攻击方式。
3)内线球员的低位单打,或者3-2Reserval后的TM单打。
4)内线队员在高位后的手递手给锋线队员的攻击(Weave Play),非常强大的攻击方式,可惜火箭的使用频率并非很高,如下图所示:

作者: sylk    時間: 2008-5-31 02:38 PM

火箭三角强边具体战术及其后续

  三角强边的战术则比较复杂,这个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由高位轴心持球,然后两名锋卫队员在Elbow位置做Post Split发起,可见下面的战术图例和图解:

浅析:这是火箭的战术中最具PO特色的部分,锋卫队员互相掩护后,利用高位轴心队员提到高位拉开的空间直接攻击篮下。如果这个不成功,那么火箭的战术可以通过连续的在高位通过挡拆或者手递手展开。

浅析:高位队员试图首先为1号位队员做手递手的传递,如果成功,则1号位队员根据队友和对手情况选择合适运作,如果这个企图被对手干扰,那么1号位队员可以向双人弱边(同时也是弱侧)移动,在弱侧重新形成强边三角,这时候高位轴心队员会替2号位队员再次做手递手传球,这样强边三人进攻转化成双人弱边进攻。

2)类V字(牛角)战术,如下图所示:

浅析: 这是在JvG时代也大量使用的非常有效的让YM强力Post Up的方式。这个赛季在YM受伤后,这个战术几乎绝技。

3)高位轴心持球后的Base Cross战术, 如下图所示:

浅析:这种是在强边操作完成后,在轴心没有能够将球传给强边的锋卫队员后,锋卫队员利用弱边的轴心的做墙沿着底线(Baseline)跑位后,在弱边得到Catch and Shoot的机会。我们要指出的是这个战术的全称叫Base Cross Post战术,战术重心实际上是为了给内线队员寻求Post Up单打机会。在YM受伤之前,这是火箭设计的给YM低位要球单打的战术之一(在细节上略有不同),但是在YM受伤后,这种战术几乎完全成了替锋线队员寻求机会的战术。

3)在TM在强边操作后得球后,火箭会利用在牛角位置的两个内线给TM做Staggered Screen,从而寻求机会,如下图所示:

浅析:这种战术是为TM定做的,火箭只有TM才使用这种战术。通过Texas战术标志性的Staggered Screen给TM创造攻击机会。火箭还会实行这个战术的某种变种,比如在TM在牛角位做强边轴心的时候,会在队友Post Split后,利用弱边牛角位的队友的掩护发起攻击,如上右图所示。
作者: sylk    時間: 2008-5-31 02:38 PM

小结

  这个赛季从战术角度来说,Adelman一直在自由度VS纪律,战术指导思想VS具体战术套路,Franchise Player VS角色球员作用,以及多跑动传球VS 下球寻求挡拆等各种矛盾之间摸索,不得不说Adelman走过了一些弯路, 但是终究走上了正确的方向。在成绩的压力和YM的受伤带来的困难下,Adelman不得不在战术上做出一些妥协,将战术重心转移到锋卫队员的挡拆方面。

  走过了这个赛季的高高低低,风风雨雨,也许我们可以发现当每个人都被赋予传球的责任的时候,当每个人都无私的跑动来创造机会的时候,这才是火箭最强大的时候。Adelman,请坚持。
作者: sylk    時間: 2008-5-31 02:38 PM

Adelman的战术摸索

火箭的这个赛季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从赛季初的6胜1负,到惨淡的连败,再到令人大跌眼镜的22连胜,直到最后的令人扼腕的季后赛出局,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伤病,还必须归结于Adelman对球队战术设计,人员配置的熟悉和摸索,当然还有在巨大成绩压力下的某种妥协。

从Adelman的赛季初对战术的安排来看,Adelman无疑是希望实行一种自由度的战术体系,这种体系糅合了三角进攻,PO,Power等等的特点,由场上球员自行决策和把握。从Adelman的赛季宣言来看,Adelman所追求的“让YM和TM更轻松”是希望通过更流畅(crisp)的传球,更有效的跑动以及核心球员和角色球员之间更好的平衡来达到。

然而对球队人员配置的不了解使得这种战术思想开上去不太实际。火箭球员(尤其是外线球员)在没有了战术纪律的约束和具体战术套路的束缚下,显得过于随心所欲和没有耐心,使得YM在很多场比赛里被战术边缘化,显得有心无力,而外线队员的过多出手和运球使得球队缺乏战术重心,球的转移生涩,人员跑动茫然。再加上一些防守上的不当(尤其是一些比赛里任由对手内线队员单打YM而没有协防)使得火箭的比赛陷入了最低谷。

Adelman对此做了及时调整:人员上,放弃使用了战术纪律比较差的2MJ;战术上加入了既定的战术套路;同时由于TM的受伤,以及成绩的巨大压力迫使 Adelman将YM重新安置在他最有威胁的低位。在这种情况下,火箭只有RA是控球者,减少了无谓的运球和对挡拆的依赖,更多的通过传球来调动对手防守。 “分享球权”不再是一句空话,而YM回归低位也让火箭的战术有了重心。RA成为合格的场上指挥官,将场上的思路梳理的井井有条。火箭其余队员在YM被绕前的情况下,更迅速的传球,更有效的跑位。Scola在火箭对勇士的比赛里(YM打破绕前得到36分)主宰了第一节的进攻,成为一个经典范例。

TM在回归后,努力适应新的体系并且顺利融入,火箭继续保持连胜势头。然而YM受伤给火箭以重创,不仅火箭在最关键时期失去了联盟最佳中锋,更要命的是打断了火箭的技战术磨合,使得本来渐趋平衡的核心球员和角色球员的关系重新向TM倾斜,同时内外结合的体系也被完全由后卫主导的体系取代。

尤其是在TM两场神勇发挥大破小牛和黄蜂的比赛之后,Adelman似乎默许了这种TM大包大揽的战术思想,使得火箭的战术回归生涩。在22连胜的后期,火箭的进攻实际上已经比较低效,但是火箭队员用在22连胜初期建立起的防守体系(包括回归的大叔)苦撑着获得了联盟历史上第二长的连胜。

季后赛中火箭的战术体系是22连胜后期的延续,后卫和TM大量控球,运球,比在常规赛更多的下球挡拆寻求突破,同时在失去了YM的情况下几乎放弃了低位攻击。TM几乎不做无球跑动,在高位和Elbow位置反复的挡人,要位然后单打,消耗了巨大的体力,使得TM在第四节有了得分魔咒。火箭的内线队员Scola,Hayes和 Landry完全被当成做墙和Finshi专项运动员,而不被赋予任何战术责任。Adelman的战术思想也许是在火箭只有TM有可靠的创造机会的能力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利用的TM,带动其余队员,但是这实际上造成了火箭战术的极度单调和可预测。火箭能在人员配置极度落后的情况下(主力中锋岁数不明,大前位置双菜鸟+非选秀)能和爵士拼到六场,更多的是靠JvG留下的完善防守体系(Adelman也有一定程度的改良)。

火箭下个赛季的首要目标当然是保持健康,但是同样重要的是建立最适合球队的战术体系,明确战术重心,在设计具体套路的同时给队员更多的灵活性。要用更多的无球跑动和传球而不是无休止的运球来调动对手的防守,4号位队员(尤其是Scola)要承担更多的战术责任,比如在队友创造空间后的单打和主导球在强弱侧的转移。而TM则首当其冲的要加强无球跑动,信任队友不仅仅代表“我相信你能把我创造的机会球投进”,更意味着“我相信你可以为我和其余队员创造机会”。

我们一直在等待,不曾离开。火箭也来了,我们看见了,现在请带着我们一起征服。
作者: defg360    時間: 2009-10-30 08:19 PM     標題: 不错。我顶你啊

 
 
 
 
 
 
 
 
 
 
 
 
 
signatu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费空间

自然百科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