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文化缺自信 講不好「東方故事」/文:林沛理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5-9-25 05:58 AM     標題: 文化缺自信 講不好「東方故事」/文:林沛理

文化缺自信 講不好「東方故事」/文:林沛理
" t2 a3 k6 w- h* m8 r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o' P" F- `+ e1 O% P% ?8 O

: R  U; c  I/ W  s3 U6 X9 T國的華納兄弟與中國的華人文化宣布合資成立總部設於香港的新電影公司。華納兄弟揚言要為年輕一代的電影愛好者「講述東方的故事」,華人文化則希望將中國電影「帶上國際舞台」。從跨文化溝通的角度而言,這次中美合作的確給予大陸與西方一個弄懂對方的機會。不過,經驗告訴我們,這類因利而聚的合資企業拍出來的電影,通常不會流露多少跨文化交流的自覺和敏感度(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nd sensitivity)。如果以為兩家電影公司合作,就可以提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那就更加是不切實際的一廂情願。
9 n" a+ o) \; M( @& ktvb now,tvbnow,bttvb6 u) \0 F; w, A! k
軍力經濟強大 文化依舊弱勢" r( L  W" q( T

" Q  k* X. C% R6 e中國是軍事強國,又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這改變不了中國是弱勢文化,西方是強勢文化的事實。在文化實力強弱懸殊的情况下,中國的電影工作者亟欲得到西方觀眾和電影界的認同甚至認可。中國的故事會否透過電影這娛樂大眾的媒介得到扣人心弦的描述?中國電影是否有朝一日能夠與早已在全球建立文化霸權的荷李活分庭抗禮?這不僅是個人的榮辱,也涉及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民族尊嚴。
8 _: [0 \/ Q5 Q5 B  M0 a/ Ktvb now,tvbnow,bttvb
& ^0 {, \! u4 [2 F& q) e. `  [公仔箱論壇關鍵是如何打動西方的觀眾?這是中國電影工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華納與華人文化合資的新公司成立之後,可以預期更多荷李活的一線演員會參與以中國做題材的電影,但他們的「star power」真的可以點石成金嗎?恐怕未必。
* @: b2 t8 H: I8 C) V$ b$ d' v  u) Itvb now,tvbnow,bttvb8 s( ?, Q: q; Q* R$ Z
2011年,中國最具規模的民營電影公司新畫面影業斥巨資拍攝反日抗戰電影《金陵十三釵》,並找來「國師級」導演張藝謀掌舵,以及第七代「蝙蝠俠」基斯頓.比爾(Christian Bale)擔綱演出,其要染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心可以說是路人皆見。( r' g) N& m# A- @0 s, u8 ]* e

: M& |& S, ]& Gtvb now,tvbnow,bttvb《金陵十三釵》不脫媚外崇洋os.tvboxnow.com1 w, f5 U: ~6 }. ^6 U. V  z  H5 H) o

  x( X! x+ O0 ~% K* u! s% s8 j0 ?tvb now,tvbnow,bttvb可是,很可惜,張藝謀和他的團隊誤以為軟腰骨就是軟實力,結果拍出了一套令洋人垂涎三尺、令中國人垂頭喪氣的電影。《金陵十三釵》以二次大戰日本侵華做背景,用國難和國恥去包裝西方人對東方女人的性幻想。影片裏由比爾飾演的美國傳教士集聖人與罪人於一身。憑着愛、勇氣和美國人特有的正義感,他不但拯救了一群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無助女學生,也得到一個顛倒眾生的中國名妓的最後一夜。美國人在這套電影裏面扮演的角色,仍然是救世主和征服者。這不是媚外和崇洋是什麼?公仔箱論壇& e) I0 q/ }, p( r2 t* C3 m

' b6 L; I" C* q7 T/ |( I/ ^+ W: ~" _tvb now,tvbnow,bttvb這不是孤例。中國今日雖然已經在國際社會崛起,但華人資本家和創作人仍然沒有足夠的文化自信去詮釋自己的文化,所以中國的故事不但知音者稀,也缺乏敘述者。投資人當然可以重金禮聘西方的專家來講中國的故事,可是這些專家往往採用東方主義(Orientalist)的視角和語言,使誤讀和胡說變得無可避免。君不見章子怡和鞏俐這些在國際影壇有一定知名度和號召力的影星,在荷李活大片演的角色都嚴重缺乏自由意志(free will);不是搔首弄姿、惹人遐想的性對象(sex object),就是象徵中國威脅的蛇蠍美人和禍水紅顏(femme fatale)。在西方觀眾的眼中,她們不過是沒有靈魂的中國娃娃(China dolls)而已。公仔箱論壇7 ^/ E0 ~9 k, M- Y0 b& R0 f
os.tvboxnow.com2 ]' Y5 b' S6 l
另一個例子是已經在澳門公演了5年,據說耗資逾20億港元,自詡為全球最大型水上匯演的《水舞間》。這個由華人投資、西方人創作的製作,要做的正是以先進的科技「講述東方的故事」。可是,撇開那些高空鞦韆、疊羅漢、花式跳水、軟骨表演、電單車特技,以及震撼的視聽效果和美輪美奐的布景,這個「370萬加侖的奇觀」(上演《水舞間》的大型劇院,內設容量達370萬加侖的泳池)要講的,仍舊是個陳腐不堪,有關西方對東方的原始想像,把中國當成是一個「身穿濕透白色舞衣的性感美女」那樣觀賞的故事。
% ?0 S) [+ \( u" [6 {5 ]4 r% P1 A! l' ~1 v
沒有言論自由 難言真正軟實力6 X7 ~( o8 \, V* r! ]" c
公仔箱論壇' @" m; p; t9 U, L* u+ h; {
180年前,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在《論美國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中聲稱,美國人的生活缺乏詩意。不過,詩的前景在美國一點也不暗淡,因為詩人最關心的課題是人,他不需要其他東西給他詩意。托克維爾沒有提及的(也許他視之為理所當然),是詩人還需要讓他可以暢所欲言的創作自由。一個不擁抱普世價值、不尊重創作和言論自由的國家,可以發展出真正的軟實力嗎?這也許才是中國的軟實力始終硬不起來的真正原因。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