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壺言茶語‧品茗說藝
[打印本頁]
作者:
lyanbebe
時間:
2008-5-16 09:11 AM
標題:
壺言茶語‧品茗說藝
品茶為文人雅士的雅趣,泡一杯清香四溢的淡茶,賞一把古典朴雅的茶壺,何等心曠神怡!
文人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一般茶葉久置不飲,或將失去原有茶香;茶壺相隨久了,卻是愈久彌香,色澤光潤。
因此,茶壺除了是泡茶的用具,也成為收藏家的寶物,尤其是百年雅韻的茶壺,更是茶藝行家的最愛。
部分收藏擁百年歷史
不過,在真假難分的世代中,茶壺世界充滿許多仿制品,因而珍品難求,若欲尋得完美無缺的茶壺,更為不易。
林福泉擁有廿年茶藝經驗,收藏百余茶壺,其中部分為百年歷史之物,且光彩依然奪人。若用之泡茶,還別有一番韻味。
18歲愛上茶壺
18歲那年,他結識一名好茶之友,因而品出茶藝的興趣,連帶也對茶壺產生興趣。自此每日泡茶之餘,還四處搜尋茶壺。
當時,他從事修理與銷車員,每售出一輛車子,平均可賺取數千令吉,此收入全用作購買茶壺。
此外,當時台灣無法從中國進口茶壺,一些台灣收藏家遂來馬尋寶,并向他購置茶壺。
一番轉手後,他又購置更精美的茶壺。隨著能力提升,收藏的茶壺越來越精致,甚至還概括宮廷的寶物。
茶壺古董 亮晶晶
一般人或許以為,古董都是臟兮兮的,然而茶壺古董卻是閃閃發亮,連新壺也為之失色。
林福泉表示,泡茶須用最佳茶具,才能將茶味發揮地淋漓盡致;而茶壺則須經過茶的浸漬,才能顯得光彩奪人。
他指出,古代宮廷茶壺出自名家之手,或國家級的大師,因此流傳至今日,古董茶壺成為無價之寶,非今時工藝所能制作。
仿制品唯妙唯肖
遺憾的是,自90年代後,人們逐漸發掘古董茶壺的價值,因而開始出現茶壺仿制品,導致珍品假到真時真亦假。
為此他強調,除了興趣之外,收藏者還必須懂得辨認新舊、真偽與各代的茶壺,且能夠找出殘缺之處。
以光澤質料等作判斷
“收藏家是以光澤、質料、手工等作判斷,只要擁有一定的經驗後,一眼望去皆了然于心!”
有者上當受騙後,因不愿吃虧而將偽品轉售予人,他則與同道者分享上當經驗,一來避免他人步其後塵,二來則建立誠信。
上報為大馬收藏家“爭光”
林福泉曾於1995年首次上報受訪,其原因為替大馬收藏家“爭光”!
他指出,有者不懂分辨真偽茶壺之道,結果收藏品在報章曝光後,被一名台灣商揭穿,譏為“獻丑”,還指大馬沒有收藏家。
一名友人聽聞後,遂鼓勵他也接受采訪,以讓外國人見識茶壺珍品。結果其收藏品上報後,許多行家紛紛致電詢問。
不過,其兩個擁有300年及200年歷史的鎮山之寶,至今都還未曝光,直至出書之際,才會與人分享。
泰王五世也是愛壺人
茶壺收藏家愛到泰國走一趟,為什麼?
林福泉透露,泰王五世非常喜歡茶壺,經常委派大臣到中國尋寶,因而累積了許多中國的珍藏茶壺,還建立茶壺博物館。
此外,泰國人民純樸善良,每當面對敵國侵犯時,都不會與敵對抗,因而得以保存這些珍品。
“相反地,茶壺雖出自於中國,然而經過文革浩劫後,許多文物已受損!”
選購茶壺小技巧:輕撥壺蓋聽壺聲
選購新茶壺時,可將壺置於手掌上,輕撥壺蓋聽其壺聲,若發出鏗鏘清脆聲音,表示壺的品質良好;若音響遲鈍,勁道不足,導熱效果則稍遜。
痴情男簡介
姓名:林福泉
年齡:40歲
職業:裕豐茶藝業園地董事經理
痴情對象:茶壺
痴情原因:喜愛茶藝而愛上茶壺
痴情程度:收藏百餘茶壺,其中部分擁有超過百年歷史
林福泉收藏百餘茶壺,其中部分為百年歷史之物,且光彩依然奪人。
古董韻味‧充滿古董韻味的提梁壺,仿如一個古董的燙斗。
精湛工藝‧《思亭壺》讓你一窺古代精湛的造壺工藝。
古樸典雅‧出自名家精心製作的白泥壺,造型古樸,澤地典雅。
壺身顯現光澤‧一把新壺的光澤較暗沉,唯有經過長期使用後,壺身才能顯現蘊含的光澤!
朱泥小壺‧清道光年間的邵景南(號留佩主人),以制朱泥小壺聞名,深得古法。
白泥茶壺‧白泥茶壺成雙成對,讓品茶者以茶交友!
清朝外銷茶壺‧“貢局”為清代宜興紫砂壺的款式,乃清朝外銷的茶壺,因而對其技術要求甚高。
光彩奪人‧百年歷史的價值,配搭鑲金的閃亮,令此茶壺更加光彩奪人。
道光年間作品‧以純朱泥制作的《君德壺》,出自于道光年間的作品。
考驗功夫‧壺身弧度比一般茶壺高,制作難度相對也比較考驗功夫。
印刻圖案‧印刻畫軒圖案的茶壺,集藝術與茶具於一身。
造型扁平‧造型扁平的茶壺,或許令人聯想到是UFO留下的產物。
嬌小玲瓏‧嬌小玲瓏的茶壺,或許曾是宮中太子的小玩意。
作者:
joesyip
時間:
2008-5-19 02:45 PM
標題:
回復 #1 lyanbebe 的帖子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