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張錦忠/廣州馬華文學會議的「臺灣隊」
[打印本頁]
作者:
angel987
時間:
2015-7-6 09:57 PM
標題:
張錦忠/廣州馬華文學會議的「臺灣隊」
早些年,在我們還在辦「重寫馬華文學史」研討會的年代,臺灣本地學者對馬華文學論述的興趣頗高。然後,臺灣文學系所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漸有一些臺灣本地研究生以「在臺馬華文學」作者為研究對象,似乎臺灣文學界已有能力與興趣處理在臺馬華文學與南洋論述這片臺灣文學裏的熱帶文學雨林。不過除了那場研討會後,似乎就沒有辦過甚麼馬華文學研討會了,好像也沒有幾篇論述馬華文學的碩士論文。
2 P9 e R# A2 u
梅雨下個不停的初夏,前往廣州三天。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t3 F! v- q+ S" u+ C7 ?: _
五月是最殘酷的月份。這當然是戲仿T.S.艾略特詩的句子。不過今年五月大小活動特別多,多到令人疲於奔命。廣州行夾在研討會與上課之間,去程一天,開會一天,回程一天,要擠出多一天以回祖籍地尋根也不可能,儘管這可是身為「海外華人」的我生平第一次「回歸」父輩的「祖國」。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3 q; M* ~- N N- e+ u, _
跨域北上去參加臺灣海峽兩岸兩個暨南大學在廣州合辦的「跨域:馬華文學國際研討會」,是黃錦樹的主意。今年五月二十三、四日,錦樹組了「臺灣隊」,在廣州市黄埔大道的暨南大學校園去和「馬華隊」、「地主隊」交流切磋,兩天三隊共發表論文二十篇,外加三篇專題講稿(臺中馬學者各一篇),會議頗具規模,討論相當熱烈,也算成果豐碩了。
0 `$ f) J/ z% w0 Vtvb now,tvbnow,bttvb
「跨域」會議舉辦兩天,我只參加了一天半,因為隔天還得上課,不得不在時大時小的雨中趕到白雲機場,返回高雄。「跨域」是馬華文學的本質。我自己的專題演講就回頭去重新思索跨域的「境外」、「之後」與馬華文學的關係。
os.tvboxnow.com& x* b; I* h2 q2 U4 a% U- ?
「臺灣隊」中的詹閔旭、劉淑貞、朱宥勳、陳珮君是四匹初生之犢,錦樹和我其實是入籍的「外來兵團」。年輕人火力旺,但沒全開。錦樹組隊北往,旨在鼓動台灣的年輕學人投入馬華文學論述,以「增加馬華文學論述的文庫」。
* j% ~; V, Q/ T3 i
說到「增加馬華文學論述文庫」,許多年以來,在臺灣論述馬華文學的人,多半還是我們幾位同鄉——錦樹和我,陳大為、鍾怡雯、高嘉謙。大為與怡雯多做詩與散文,嘉謙對十九世紀以來的星馬舊詩頗下功夫。前一陣子碰到多年不彈此調的林建國,他的說法已是「馬華文學你們都做得很好啊……」的外交辭令,儘管我們都還在引頸期待他的馬華文學論文集。
; f# B5 W t( d! d- d, Z公仔箱論壇
師長輩的陳鵬翔在一九九〇年代初寫過幾篇馬華文學論文。近年來,李有成在不同場合討論了李永平、溫祥英、陳政欣、黃遠雄等人的小說與詩,把馬華文學納入他的批評視野。李有成早年為馬華文學現代主義掌燈人,來臺多年,專業研究英美文學,但對他參與耕耘過的馬華詩壇始終未能忘情,兩年多前返馬一行,即在金寶小鎮拉曼大學的研討會發表專題演講〈詩的政治:關於一九六〇年代馬華現代詩的若干回憶與省思〉。
5 O; Z" R! u- }! v$ m5 ttvb now,tvbnow,bttvb
8 Z( }( Q1 x( |6 @" r5 l
早些年,在我們還在辦「重寫馬華文學史」研討會的年代,臺灣本地學者李瑞騰、蔣淑貞、楊宗翰對馬華文學論述的興趣頗高;楊松年從新加坡到佛光大學任教期間,也訓練了幾位研究馬華文學的年輕學人,包括簡文志,不過他也多年不談張貴興了。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H8 c8 ]8 _$ A
然後,在臺灣文學系所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的那些年,漸有一些臺灣本地研究生以「在臺馬華文學」作者為研究對象(這麼多年來,早就不下十本了吧?),似乎臺灣文學界已有能力與興趣處理在臺馬華文學與南洋論述這片臺灣文學裏的熱帶文學雨林。我就擔任過好幾本這類碩士論文的口試委員,這些「後南向政策」時代的論文作者大多缺乏南洋在地知識。
公仔箱論壇% o Y! U) @7 \6 G
黃錦樹在南投縣埔里的暨南大學中文系任教,也指導研究生,可惜只有少數幾位做馬華文學 (馬來西亞來的程度較好的多半瞧不起馬華文學,他說),其中一位即陳珮君。暨大還有東南亞研究所與研究中心,不過除了許多年前我們那個「重寫馬華文學史」研討會之後,似乎就沒有辦過甚麼馬華文學研討會了,好像也沒有幾篇論述馬華文學的碩士論文。可見在黃錦樹自己的「地盤」,「增加馬華文學論述文庫」,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6 U. R1 k( M2 G9 r: a6 L
那些臺灣文學所的碩士論文作者大概沒人繼續念博士班,有的話也不做在臺馬華文學了。其中的例外是詹閔旭,他後來攻讀臺灣文學博士,寫了跟「華語語系文學」相關的博士論文。劉淑貞則是中文系畢業生,也是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第一位博士,博士論文部份寫黃錦樹,也算是對在臺馬華文學的一種關注。她的廣州會議論文以獨特的「白馬論文體」論賀淑芳,文氣頗為奔放;相形之下,黃錦樹自己論陳大為詩的論文(這是他第二篇論陳大為詩的論文,他認為大為早已過了不惑之年,但詩作卻跨不過「艾略特門檻」),頗有為同輩同鄉文友扼腕嘆息之意。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3 r6 g( C `2 h
陳珮君的會議論文寫在馬來西亞「念中文系的人」,是個涉及語言、文化及身份屬性的課題,論文材料是她碩士論文的「剩餘物」。她的碩論以神州與三三為主,談文學、青年與時代的脈動。朱宥勳自己也寫作,近日在網路空間掀起文學史書寫、文學獎助話題的爭議,言辭犀利,迴響者眾,也令人暗忖,他會是另一個「壞孩子黃錦樹」嗎?黃錦樹也說他「在網路上是非常好鬥的小公雞」。朱宥勳的論文談馬華文學的後設小說。對後設小說的界定其實依違在小說形式與概念藝術之間。
3 w6 p/ m5 \7 n# e
詹閔旭、劉淑貞、朱宥勳、陳珮君會「繼續馬華文學」嗎?我無法預言。臺灣文學產值不是那麼大,把熱帶文學加進來,擴大臺灣文學文庫,當然不是壞事,上面幾位的「南洋論述」,當然也是「擴大臺灣文學論述的疆界與文庫」。不過,詹閔旭、劉淑貞目前尚未在學院建制內謀得立錐之地,陳珮君秋天要到新竹的交通大學念博士班,「將來的」(coming)馬華文學「臺灣隊」還沒有成形。只有朱宥勳,秘密地在他的秘密後院當民間學人(lay scholar),倒也自得其樂。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