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最不可思議的十大黑洞(組圖)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5-6-23 10:09 AM     標題: 最不可思議的十大黑洞(組圖)

黑洞是恆星塌陷爆炸後的產物,同時也是宇宙中最為強大和最為神秘的天體之一。美國宇航局對一系列令人驚異的黑洞圖片進行了彙編整理,其中的10幅黑洞圖片便是其中最不可思議的代表之作。
; J( ?- Y7 Y# Y3 Z6 M: N" m7 K, ^
' W( V% I& l$ B% J( }tvb now,tvbnow,bttvb

1 _- T+ V/ G#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黑​​洞影響os.tvboxnow.com3 U/ e1 `6 R0 S9 j5 W& H
, i7 F& b! |0 A' J- ^0 o
半人馬座A星系內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產生的影響(NASA)
公仔箱論壇( f+ ~5 g3 ~, r8 h5 d
這幅照片由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拍攝,展示了半人馬座A星系內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產生的影響。
0 S% q# O9 B9 d( ?  U9 v% Zos.tvboxnow.com) O; I. n8 h" G' l  x# I

- a" k( R* W2 K/ V! E; p' B2 Xtvb now,tvbnow,bttvb2.雙黑洞
- D% N1 O7 B4 |) H+ m1 O% b6 Etvb now,tvbnow,bttvb
  D; C6 i$ f8 G  o6 uos.tvboxnow.com照片中的這些點可能就是兩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出發點”(NASA)

% n/ F+ @) N& O3 W公仔箱論壇照片同樣由錢德拉望遠鏡拍攝,展示了M82星系。這個星系擁有兩個明亮的X射線源。美國宇航局認為照片中的這些點可能就是兩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出發點”。研究人員認為黑洞在恆星耗盡燃料,燃燒殆儘後形成,自身的引力導致恆星塌陷並發生爆炸。恆星物質塌陷後的密度無限大,形成一個終極時空曲線。
& @/ ]9 ]0 M& _! Y( D  m# j: k公仔箱論壇$ y# }2 |# ^4 g4 ?
tvb now,tvbnow,bttvb0 u7 s3 v: }" o3 F
3.嬰兒黑洞出生公仔箱論壇$ z- O1 |8 r# g; D. p. k: v

+ S* y8 p( _, s8 E) V嬰兒黑洞出生(NASA)
tvb now,tvbnow,bttvb5 x8 V4 O7 e; E+ D/ {& S
美國宇航局最近宣布,他們第一次觀測到附近一個星系內發生的黑洞“誕生”過程。這個黑洞由爆炸的恆星形成。據“探索新聞”報導,這個“嬰兒”黑洞位於M-100星系,距地球大約5000萬光年。這一發現讓宇航局陷入興奮之中,因為他們終於知道了一個黑洞的“出生日期”,進而讓科學家對黑洞的研究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
( F4 h" b! W1 ?! |1 b9 t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P2 \2 R) g3 a, @" G: z

* B/ K- L+ E5 _$ k0 F6 U, L7 [5 B4.頭碰頭7 h4 d. ~  z* I& l  O% @* l* i- G
os.tvboxnow.com. A* v& Z' i( B" K
頭碰頭(NASA)

, w/ [, f7 x" N+ i$ D1 y( o! @: |% l借助於愛因斯坦相對論確定的證據,科學家認為黑洞一定存在。專家們利用愛因斯坦對引力的認識得出黑洞擁有驚人引力這一結論。這幅圖片所用的數據來自於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的觀測以及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系列照片。宇航局認為圖片中的兩個黑洞相互旋向對方,這種狀況已經存在了30年。它們將最終合併成一個更大的黑洞。公仔箱論壇  t; t* K, s# [) R  y4 U4 Q+ n
公仔箱論壇1 J" l- I* u8 ^% N

. s# b" X$ ~4 t. N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宇宙探照燈公仔箱論壇! r" o& b* N0 o7 R% p( ?) L9 p
tvb now,tvbnow,bttvb0 X" n3 \+ O# J$ A) Q- s" {
宇宙探照燈(NASA)

/ n( \- r" ?. i+ {# A- Ios.tvboxnow.comM87星係向外噴射電子流,電子流由一個黑洞提供能量。這些亞原子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說明星系中央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超大質量黑洞是星系內質量最大的黑洞,M8​​7星系的黑洞據信已經吞噬了相當於20億顆太陽的物質。
. \/ E# _$ ?2 v2 Q% S9 V公仔箱論壇
3 o  z7 h7 ]( ~5 W# {: }$ @- `( ~( l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5 p$ r6 Q9 A7 @) ^2 R8 {9 S8 W$ S
6.彈弓效應$ n0 A( n: k& v0 H3 M( O2 M

4 S- ^. _8 A$ B+ Q% D1 c- qtvb now,tvbnow,bttvb彈弓效應(NASA)
os.tvboxnow.com, D, ?6 p% R! P! ~4 ?+ [. ?( R1 x3 D
美國宇航局認為這幅圖片展示了存在一個被彈回的黑洞的證據,由兩個超大質量黑洞彼此相撞形成一個系統所致。這個系統擁有3個黑洞,產生所謂的“彈弓效應”。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時,恆星會留下一個巨大的殘餘並逐漸塌陷。這種塌陷意味著它們的體積越來越小,但密度不斷增加,達到無限大,最終成為黑洞。/ q" l, M3 Q0 m1 q2 b) B- P2 @

( e1 \7 ]) `4 S* J# D

: X+ k2 A8 i) H7 d4 z! b, B  wtvb now,tvbnow,bttvb7.拖拽恆星氣體tvb now,tvbnow,bttvb/ m0 a: c/ _! g2 P4 V3 f
$ l0 O; y0 C! D, N1 I& u- c
拖拽恆星氣體(NASA)
tvb now,tvbnow,bttvb  e! L. V) q/ }
藝術概念圖,一個黑​​洞正在拖拽附近恆星的氣體。黑洞之所以呈黑色是因為巨大的引力吞噬了光線。它們並不可見,研究人員需要找到相關證據,證明它們的存在。美國宇航局指出黑洞的體積大小不一,小的與一個原子相當,大的則相當於10億顆太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r. u8 d6 L" n& ~3 x6 I% t

& h( J: C; k% o0 l9 H' K) _7 _os.tvboxnow.com

, j7 T0 q. b% H! A0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類星體1 v  k% g2 F2 y0 |& T$ l
6 L6 E/ K  e+ o) c
類星體(NASA)
+ ~1 A' h9 S! k( ]' ]4 o% T
藝術概念圖,展示了一個類星體。這個類星體位於一個星系中央,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四周被旋轉的物質環繞。類星體是處於早期階段的黑洞,可能存在了數十億年之久。它們據信在宇宙古代形成。由於被物質遮住,發現類星體並非易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g' V/ T  y0 E

4 x$ o6 ~# n0 v3 L1 J+ M9 w
os.tvboxnow.com' e' J: l4 t, p
9.萬花筒般的色彩
' Y3 ^3 }! x0 r5 b' H. x; E!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H/ R, [% b, Z/ b
萬花筒般的色彩(NASA)

4 D% M% \7 G1 w: X0 _tvb now,tvbnow,bttvb一幅偽色圖片,所用數據來自於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和哈勃望遠鏡,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正向外噴射巨大的粒子噴流。宇航局表示,這個噴流的長度達到10萬光年,體積相當於我們的銀河系。萬花筒般的色彩說明噴流擁有不同的光波。人馬座A星系中央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宇航局認為這個黑洞的質量相當於40億顆太陽。公仔箱論壇& u( [! B: T0 T( ~- Y, Q
公仔箱論壇9 D) ~4 Z# r7 v- z: e8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9 Y2 b0 J" P1 y8 w" l5 g4 t
10.微類星體1 p  X9 J5 s  S/ J  l, z& M2 X. c( c% A

" ]) Z0 [3 o/ B5 Y0 g1 x  M0 m微類星體(NASA)

& q9 w6 W: [' g/ |4 }os.tvboxnow.com這幅圖片展示了一個微類星體。微類星體據信是質量與恆星相當的小黑洞。如果掉入這個黑洞,你能夠穿過黑洞的邊界,也就是事件視界。即使尚未被巨大的引力碾碎,你也無法從這個黑洞的後部穿出,逃離升天。等待你的將是無邊無際的黑暗,任何人也看不到你。黑洞之旅將是一個致命的旅程。如果一個人膽敢進入黑洞,他最終將被可怕的引力撕裂。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