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閻靖靖/誰忌憚「反中」的黃之鋒去海外紀念六四? [打印本頁]

作者: angel987    時間: 2015-6-8 07:21 PM     標題: 閻靖靖/誰忌憚「反中」的黃之鋒去海外紀念六四?

北京真正不樂見的,是「六四世代」的長毛與「雨傘世代」的黃之鋒合流,讓往後的世代仍對平反六四念念不忘。這種價值觀的代際傳承,才是北京最忌憚的事情。至於為政府遣返黃之鋒和長毛叫好的那些馬來西亞華人,恕我真的不能理解:支持「維穩高於一切」的中國政府,難道是在變相慫恿國陣,下次可以出動坦克來鎮壓BERSIH?換句話說,國陣對於「五一三」的諱莫如深,與北京當局扭曲六四論述、禁止民間討論的做法如出一轍,那麼,馬來西亞華社難道就願意認可國陣的論述和禁令嗎?
2 z& |  H+ V4 _7 R4 _
& N) ?. K% ]! `os.tvboxnow.com
6 {1 |1 o8 k0 h$ a# Vtvb now,tvbnow,bttvb5月26日,馬來西亞遣返了黃之鋒;三天後,又遣返了梁國雄(長毛)。這兩人,是香港社會運動中青兩代的代表人物,訪馬之行,都是為了參加「六四」二十六週年紀念活動。儘管沒有直接證據,不少人還是相信,馬國政府堅決遣返他們,背後有來自北京的壓力。總警長卡立更直言,不希望因黃之鋒而破壞馬中關係。至於北京是針對紀念六四,還是針對港人追求真普選的社會動員?或許兼而有之。
% ?- j$ S6 b8 x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e3 g0 @, r9 ~- P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這些年,關於「應否繼續紀念六四」和「應否繼續建設民主中國」的討論,其實才是香港本地每逢此時的熱議話題。簡言之,香港的民主派分裂出「本土」派別,要求將香港的民主訴求與中國切割,認為追求本地民主已自顧不暇,沒必要替內地人去追求平反六四,更沒有責任去建設民主中國。換句話說,就是要「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os.tvboxnow.com5 _3 }/ m8 p; Y+ R3 ~; k( ~
5 S2 v' A: N3 c( w4 e+ z! t
香港標誌性的六四維園燭光集會,自1989年起風雨無阻,每年參與人數均以萬計。自2009年開始,更是年年逼爆維園,人數總在十五萬以上(主辦方數據)。然而,今年起,代表大專學生的學聯將首次不出席維園集會,香港大學學生會亦表明不認同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的綱領。《明報》新近出爐的民調顯示,在港大與浸會大學均有過半學生認為「建設民主中國太遙遠,對港人來說不切實際」tvb now,tvbnow,bttvb5 Q( E) i3 S" J& [, D

8 f; R! @; |1 i6 [) R* I" _5 ?公仔箱論壇3 D3 _& v$ l  W0 }% n/ B& C0 @- K
重塑中國印象 港人認同丕變公仔箱論壇1 w- ~, d1 R$ F4 X% P! b

  d1 y) a1 B2 N( }公仔箱論壇在馬來西亞華人看來,這轉變似乎來得太快。彷彿一夜之間,香港人就從「支援愛國民主運動」切換到了「城邦論」。一直支持平反六四的馬來西亞華人,會覺得香港年輕人「忽然港獨」;撐北京鎮壓的人,則對去年的「佔領運動」更加憎惡,將「與中國切割」視作佔領之後留下的惡果。
: }9 S, J: M2 d公仔箱論壇
# a) G8 D1 f7 K/ u9 N1 ^tvb now,tvbnow,bttvb其實,這種轉變絕非「佔領運動」之後突然發生。往遠了說,要追溯至港人身分認同一路來的演變,這方面的學術和媒體論述都堪稱汗牛充棟,此處不贅;往近了看,其實早在2008年,香港社會對中國的取態,就已逐漸開始撕裂。os.tvboxnow.com) ?1 J! t- F1 _: }( J. x0 Z&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F# ^* J2 X7 J) I% Z9 s
2008很可能是重塑香港人心中「中國印象」的一年。二月雪災、三月拉薩騷亂、五月汶川地震、八月京奧、九月毒奶粉、十二月《零八憲章》發佈⋯⋯一連串事件,次次都讓人看見強大的「國」和卑微的「民」。作為晚近十年才「回歸」的香港,這一年很是激發了一部份港人的愛國之心,真實地為背靠強大祖國而欣喜,更堅信高效管治應當摒除雜音,才能惠及全民;這一年卻也讓另一部份港人對中國更加離心,為食品安全、制度腐敗、政治高壓和言論管制而感到兔死狐悲,心有戚戚。2 e$ v% a# G2 d/ D

7 z6 `) n/ W5 [7 o此後數年,地溝油等食安醜聞頻發、汶川災後重建再爆貪腐、公盟等維權NGO遭政府打壓、趙連海劉曉波譚作人繫獄,這些2008年事件的後續,繼續令離心的港人不安。可是,與此同時,中國也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且在軍事方面神舟上天、蛟龍下海、航母啟航⋯⋯這些都讓擁護建制的那部分港人十分振奮。因此,兩派觀點漸行漸遠。os.tvboxnow.com1 ^0 H' H5 y  g, b9 F; c* r

3 a: l; C: |4 \. w  I  _- @os.tvboxnow.com到了2012年,對中國政府和政體累積了數十年的不信任,在中學生主導的「反對國民教育獨立成科」抗爭中全面爆發。這次事件觸及意識形態教育,也正是當年「一國兩制」的核心承諾之一,因此備受港人關注。當時網上瘋傳的一條標語說:「我們的上一代為逃避共產黨而來,請不要讓我們的下一代重回魔掌」。
& V1 I, Q; {/ `: V9 }* P- @( e+ \
7 D* y. n. i. [1 v% @& c8 m( A( h. Z( D$ n4 f
政改籲求受阻 公民抗命崛起
3 E/ f2 {3 A  W" X6 ]8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 H6 D) k1 u/ H  `( I
2013年底,香港政府就政治制度改革展開首輪諮詢,政改角力正式開始。不幸的是,中央政府在特首提名權等諸多關鍵細節上,堅持安排篩選機制,冀以此將反對派排拒在候選人名單之外,並將這套重重篩選的方案,指鹿為馬地說成「真普選」。「魔鬼細節」刺醒了這個社會,民間與官方進行了一年多的拉鋸,然而,這次北京態度極為強硬,幾乎將泛民提出的一切建議通通否決。最後,2014年9月28日,人們終於在毫無談判空間的絕望和憤怒中,走上街頭,展開了為期79日的公民抗命。
0 }) q3 b+ h0 v/ f; B公仔箱論壇
! u0 R  M! L  T7 F% {7 @4 ]8 ~" C佔領運動絕非年輕人與中國割席的原因。那場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只是激發了年輕一輩重新審視和思考回歸之後的中港關係。「割席論」一方面是年輕人對以往的抗爭論述提出異議,另一方面,也是針對北京強硬姿態的情緒反彈。港人已走過三十多年爭取民主的漫漫長路,當初「一國兩制」所承諾的核心事項卻在逐個變質,因此而感到厭煩、受騙和絕望的,又豈止是大中學生?只不過,年輕人更難壓抑憤怒的情感而已。至於反水貨客、反自由行、反新移民等事件,雖然各有經濟緣由,卻也都囿於中港政治關係惡化帶來的牴觸情緒。
2 V& A' R5 s# T, D  l
6 y  e( j( L- w- t( |$ kos.tvboxnow.com說回六四,今天站在香港學運最前線的學生,許多人都有過跟隨父母參與六四維園集會的經歷。港人紀念六四的堅持,毫無疑問已啟迪了下一代、下兩代的本地子女,讓他們面對北方那個有錢有勢的強權,還能堅持獨立批判的思考,而不是像中國內地的八十後、九十後那樣,普遍對是非冷感,卻崇尚金錢和權力。
+ b  ?1 r. j: v0 A$ Atvb now,tvbnow,bttvb
8 M2 G% l, b" [- r; Otvb now,tvbnow,bttvb從這個角度來看,北京當局不樂見長毛和黃之鋒訪馬紀念六四,並非單純如卡立所說,將他們視作「發表反中言論者」;北京真正不樂見的,是「六四世代」的長毛與「雨傘世代」的黃之鋒合流,讓往後的世代仍對平反六四念念不忘。正如學民思潮今年的六四宣言所說——「承接八九民運,重掌我城命運」,這種價值觀的代際傳承,才是北京最忌憚的事情。" t1 ~( s; @+ j
8 n) L+ e2 k* V1 {: v, k) Y

3 \" K3 g8 {( _9 N8 x(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割席拋棄中國 民主訴求內缩7 s( y' |, Y9 r. `* p/ z
tvb now,tvbnow,bttvb$ i1 j4 E; H( B, n2 a+ ?* L( v
另一方面,北京亦不樂見港臺社會持續提醒著東南亞華社,毋忘六四。因為不少遠離中國的華人,如今已在中國的經濟成長和輿論引導下,逐漸淡忘甚至反轉了自己對六四的態度。繼續冀望平反六四的海外華人,或許因此而感到憂慮和心焦。但是,更憂慮、更心焦的,其實是北京當局,因為他們或有辦法禁絕國內的討論,卻無法禁絕世界各地的紀念活動,而每一次紀念,每一點燭光,都持續提醒人們,在這個政權治下,還有一件「未解決」的血案,只要他們尚未認錯道歉,事件就遠未完結。
4 U) W& a( L* T( H, Z% y$ E8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B  W: H1 J( j* e. `3 l
那麼,拋棄「建設民主中國」,又是否明智呢?原則上,港人當然有權選擇我城歸屬。但是,目下與中國割席,去追求自身的民主發展,無論在戰略還是戰術上,都是昏招。戰略上,若中國內部仍缺制衡政權的機制,無論是香港、臺灣,還是東南亞諸國,又如何抵禦北京粗暴的政治干預?在動態發展的中港關係裡,香港其實仍能起到微妙的槓桿作用,於嶺南一隅,繼續撬動北邊那個龐大而頑抗民主化的政權。若將香港的民主訴求內縮,放棄更大願景,也就等同盡棄自身優勢。退一步說,即便是在戰術上,把中國大陸從香港的民主訴求中切割出去,只是對身分認同的表態,實際上究竟能從哪方面推動香港政治轉型?何況,在當前建制高度整合、泛民四分五裂的情況下,繼續撕裂社會,並不會令民主發展得益。
" S* k# E3 T8 Vtvb now,tvbnow,bttvb
) _% g1 C' R! `+ D, O! t* X至於為政府遣返黃之鋒和長毛叫好的那些馬來西亞華人,恕我真的不能理解:支持「維穩高於一切」的中國政府,難道是在變相慫恿國陣,下次可以出動坦克來鎮壓BERSIH?換句話說,國陣對於「五一三」的諱莫如深,與北京當局扭曲六四論述、禁止民間討論的做法如出一轍,那麼,馬來西亞華社難道就願意認可國陣的論述和禁令嗎?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