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潘婉明/旁觀他人漂流:拋棄惻隱,散佈恐懼
[打印本頁]
作者:
angel987
時間:
2015-5-24 05:52 PM
標題:
潘婉明/旁觀他人漂流:拋棄惻隱,散佈恐懼
究竟是甚麼讓恐懼凌駕一切,讓人拋棄惻隱,埋沒良善?比起恐懼本身,散佈恐懼更能蓄養集體的麻木不仁、人心涼薄。羅興亞難民事件讓我們看清了,我們沒有站在受壓迫的共同經驗中體會他者,沒有因此產生更高遠的自我追求和期許,我們只是附出了人性的代價,在受逼迫的、憤怒和恐懼的生活中出賣了良善,拋棄了惻隱之心,心安理得旁觀他人漂流!
tvb now,tvbnow,bttvb' E% W5 I2 N( M$ }
近讀幾篇我覺得寫得非常精彩的評論,內容充實、理據客觀且有助於釐清歷史事實和事態發展,結果均引來「惡評如潮」。究其原因,一句話:立場相悖。然而潮湧而來的「惡評」,其言語措辭、表達方式和姿態,卻不能用水準低劣這麼簡單的結論充分解釋。
公仔箱論壇( |( C4 X3 V- g6 Q: W$ o8 j
我們很早就見識到網路糾眾的力量。歷次「淨選」遊行的人數創新和不畏鎮壓的畫面,凝聚了共同走上街頭的群眾,而持續發酵的激動心情也讓我們誤以為民智已開,民主自由、公平正義是人心所向。然而自「五○五換政府」不成,我們在一波緊接一波的重大事件和國際抗爭之中,漸漸發現苗頭不對。
+ R) W0 h1 ^3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雙重標準:敵視公民抗命
" G) x7 E* x; S2 X' M3 \
馬來西亞華人在本國訴求乾淨公平選舉時擲地有聲,一旦議論其他華人地區的政治狀況時,經常出現令人感到錯亂的發言。去年三月臺灣學生先後攻進立法院和行政院,發起「太陽花學運」抗議黑箱通過「服貿協議」審查時,以及九月香港民眾佔領中環,面對警察暴力不退縮演變為「雨傘革命」時,我國人民譴責之聲四起,仿佛以「公民抗命」的方式跟國家對抗,即是亂!(當然背後有強國因素,這是題外話。)
os.tvboxnow.com* R& p2 g4 b; {! f
(照片來源/Today Online)
$ r5 ~# Y% Y8 {, c公仔箱論壇
今年三月,新加坡強人病逝,媒體及公部門全面動員,國人不分晝夜列隊弔唁如喪考妣,哀慟氛圍排擠了不同調的蓋棺論定。國喪期間有16歲少年余澎杉(Amos Yee)在Youtube上載自拍視頻《李光耀終於死了》(Lee Kuan Yew is Finally Dead),隨即被捕並面對多項起訴。我國華人觀照自己在國內的地位,素有「李光耀情結」,「耀粉團」恨不能做新加坡人,遂也容不下批評偶像之異見,用各種難聽的話辱罵余澎杉,見他遇襲紛紛拍掌叫好!
! S) Y, v! k# Y. q4 dos.tvboxnow.com
五月,一艘艘載滿不受緬甸承認為公民的羅興亞難民船隻航向馬來西亞和印尼水域,遭兩國政府無情阻擋,並出動海軍將他們「拖回海上」任其自生自滅。此舉獲得國人肯定,無視人命關天,尖酸刻薄和冷嘲熱諷之聲不絕於耳。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j; ^& X* P& R* y" Q2 S# H
為了掌握不同立場的見解,我會特別留意相關網路新聞和評論之下的留言。從困惑其中論述之矛盾、價值顚倒、是非不辨,到驚訝於那些自掃門前的冷漠和見死不救的惡毒心態,我很難再以民主及人文素養不足來分析這些言論的淺薄和寡情。發言者不僅僅是虛擬存在的「網民」,同時也是實體社群以及具體個人。他們結結實實地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共識」。
. M6 d0 |) `6 w$ t9 E& Ptvb now,tvbnow,bttvb
(照片來源/AsiaOne.com/AFP)
: A) B" u+ M- y: f
想像異己:排拒非我族類
/ `4 }. j* t- i: t6 S; N
關於羅興亞人,網路輿論首先搞不清楚難民與外勞/偷渡客的差異,一開始就表達了嫌惡和反感。其後有所釐清,則憑空質疑他們假藉難民身份行偷渡之實,尤有甚者,指控恐怖份子藏身其中,船上均攜有武器,以圖上岸後發動恐怖行動。羅興亞難民因膚色、宗教信仰和來自外勞輸出國之緬甸及孟加拉而被劃為非我族類,並與罪案/犯直接掛勾。
# U( {* T/ ~% i; b
最可「預見」的假設性犯罪是搶劫和強奸,其次是內部械鬥和仇殺。國人說,這些人好勇鬥狠,在緬甸尚且無法融入「不殺生」的佛教徒社會,來到異地馬來西亞更不可能融入當地,而我國政府貪污腐敗,國家都快要破產了,哪裡還有錢「養」他們云云。留言對政府命海軍將汪洋中的破船拖回大海讚許有加,甚至獻計「用軍艦把他們擊沉」!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x! {! r. }% R( W& h8 G
撇開這些言語挑釁且面目模糊的「網民」,贊同和旁觀他人漂流的人並非全無臉孔的。近日我在臉書上讀到許多朋友都在跟自己的臉友爭執,提出人道救援優先者常常在自己的動態頁面上成為弱勢,備受攻擊和嘲諷。然而某些人的觀點並不是全無根據的,他們的疑慮和內在恐懼也是合理的。大多數人的立場不難理解,因為我國治安敗壞的苦果幾乎是全民體驗了。因此當被迫害不是狂想時,出於恐懼的冷酷和殘忍就有了正當性。
公仔箱論壇8 a1 {7 |; Y7 e
但是值得追問的是,究竟是甚麼讓恐懼凌駕一切,讓人拋棄惻隱,埋沒良善?任職公民老師的朋友跟初中一的學生討論羅興亞難民的處境,同學們首先想到的是「大選到了政府又會接受外勞」。這樣的看法也普遍見諸網路留言。如果當我們還在青澀的學生階段就已經沒辦法用一顆憐憫之心觀看他人的絕境和苦難,那麼我們對社會大眾分辨不清恐懼和自我優越的誤區,對不幸他者投以輕蔑和污名,旁觀他人垂死,就不會感到意外。此可見出我們的成長和日常受腐敗政權貽害之深。
6 [# n! T' O3 S0 v! G5 H. K6 W公仔箱論壇
(照片來源/Video News)
公仔箱論壇1 J& I( x G7 O" G
監督闕如:政媒失職反智
) k( k) F ~; Q: _1 h, ]
比起恐懼本身,散佈恐懼更能蓄養集體的麻木不仁、人心涼薄。是誰讓恐懼蔓延和擴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政府失能,國家自然難辭其咎,不過媒體的低能和怠惰也必須負起責任。這個國家信用破產,政道不行,治道無效,其嚴重程度已經在方方面面影響到國人的日常生活。其中入出境人口管理漏洞百出,不但使馬來西亞成為最受歡迎的人口販賣轉運站,各種假證件在國門進出自如,非法人口得以「漂白」,連身份證都有「期限」,供數以百萬計的外籍人士遍佈全國,來來去去,身份不明。
; y# U# ]- ~5 h: K
長期以來,平面媒體採用超大篇幅的版面來刊登照片,網路版的圖像更是高清。如此不但讓治安敗壞成為「有目共睹」的切身經驗,那些放大的、特寫的、血淋淋的照片已說明了一切。圖像是比文字更為「客觀」的存在,也是最便捷的散佈恐懼的方式。平面媒體罔顧新聞倫理,毫不考慮報紙作為最容易傳遞和取得的媒介,閱眾年齡無法設下限。媒體的怠隋從報紙所標榜的「圖文並茂」坐實。現今的「圖文並茂」事實上是「圖」和「圖說」並茂,因為新聞內文所述及其字數往往沒有比「圖說」說明得更多。當照片不足以說明經過,於是進化到各種繪圖。由於言/評論的親政府化和弱智化,進一步造就了只能「看圖說故事」的讀者世代。
- l' R9 s8 I$ r4 J公仔箱論壇
我們正是如此被失能腐敗的政府和傲慢怠忽的媒體餵養成低俗和平庸。於是我們只能用最低標準的是非觀來針砭對錯;用最廉價的道德觀來排除異己,認不出差異和多元的可貴;用對自己最無害的方案來抉擇和取捨,仿佛這樣才能平撫自己所受的錯待;用最簡單的邏輯來理解和思考,以為人皆自私趨利,自身難保時,談惻隱太奢侈。
os.tvboxnow.com) }9 m! R6 _! U+ \5 O
然而我們的處境並非絕境,否則我們怎麼會有五十多年的後退空間,長期容忍腐敗的政權,一次又一次的退縮與讓步?羅興亞難民事件讓我們看清了,我們沒有站在受壓迫的共同經驗中體會他者,沒有因此產生更高遠的自我追求和期許,我們只是附出了人性的代價,在受逼迫的、憤怒和恐懼的生活中出賣了良善,拋棄了惻隱之心,心安理得旁觀他人漂流!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