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b4 x: d/ N- V S. \(一)推廣體育tvb now,tvbnow,bttvb3 t( o6 @4 U4 @ B- U) V t
, g' E4 `3 }" R
體育當然值得推廣,但舉辦亞運會作用肯定有限。推廣運動重點在市民參與,而非作壁上觀。香港馬拉松和毅行者辦得有聲有色,因為每年成千上萬市民親 身參 加,大大提高香港跑步和行山風氣;對比 7 人欖球賽,雖也是國際盛事,各位讀者身邊又有多少朋友玩過欖球?香港主辦過奧運馬術賽,但之後香港人仍舊只熱衷賽馬。對筆者來說,東亞運唯一「傳奇一刻」,是特首化身小球迷現身看台 的奇景。os.tvboxnow.com b) }# g' T" d# h5 t1 o
公仔箱論壇# ~; a* ~0 V: ^$ |) i7 f5 P$ K2 x
有說,主辦亞運會留下大批符合國際標準的運動場地,可供市民享用,這完全是一廂情願。為大型運動會建造的大都是專業和專項場地,一般市民根本沒有機會或興趣使用。有幾多北京市民可以去「鳥巢」跑步,和到「水立方」游泳?香港大部分公共室內運動場出租率極高,往往令人望門興歎,一般公園又貼滿「不准這樣那樣」告示,供大眾使用的運動場地嚴重不足。與其花幾百億買來幾個星期的亢奮,不如多建普通場地惠及普羅市民。加強培訓精英運動員,也只需動用 300 億元的一小部分。os.tvboxnow.com3 q* S! A" A2 V
tvb now,tvbnow,bttvb* v# m; D; q& u5 ]9 V5 C (二)城市品牌9 P! F0 `1 c" r# B) ?
公仔箱論壇: V: Z6 I$ p* J- }1 l
今年亞運在廣州舉行,請問上屆由哪城市主辦?(答案:卡塔爾的多哈。)我們仍相信舉辦亞運有助宣傳城市品牌嗎?況且,香港乃亞洲首屈一指的金融商貿中 心,何需多花 300 億再向亞洲各國宣傳? + D8 U! C, X! T! _- j2 |" S3 @tvb now,tvbnow,bttvb & |9 z1 r- k/ p% @' X% mtvb now,tvbnow,bttvb(三)經濟效益公仔箱論壇2 V& Z/ E' B3 a z0 D* ^
, }7 Y. _2 K6 J1 o: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 3 月份發表一篇題為《值得嗎? (Is it Worth It?) 》 的文章,歸納主辦大型體育賽事經濟效益的研究結論:效益成疑。較小眾的玩兒如冬季奧運會如是,最大眾化的夏季奧運會亦然,就連真正萬眾期待、亦最商業味的世界杯足球賽,也不能為主辦國帶來具體經濟效益。 " f) k, Z# v. ?; Y! Y0 N' Vos.tvboxnow.com 6 M2 N( a. A* \8 G; ~首先,大型體育賽事從來與超支結下不解之緣。雅典奧運最初預算是 16 億 (美元,下同),結果以差不多 10 倍價錢結帳;北京也是預算 16 億,最終竟花了 400 億!倫敦奧運會還有兩年才舉行,成本已由原來預算 40 億增加到 190 億。4 p% J/ k8 b) x% Z
4 l5 a' K3 Q* B.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次,就算體育賽事對經濟有刺激,作用也很短期,縱有旅客增長,盛會帶來的高旅費和擠塞,也令部分旅客卻步。筆者最近迫於無奈要往上海出差,由於世博效應,機票就比平常貴了兩三成。 特區政府最喜歡強調大型建設創造多少職位,當然也只是短期刺激。況且花上巨資興建日後無甚用途、還需繼續負擔高昂營運成本的場館,其實就是經濟學者說的「頑童打破玻璃窗有助經濟增長」悖論。 「值得嗎?」最重要的結論是,所有客觀研究,都無從證明舉辦體壇盛會可以帶來具體效益,大部分的所謂「支持論據」,俱來自需要向市民伸手要錢的主辦單位或政府。特區政府過往也在各大型項目上馬前發表效益估計,爭取民意支持,但最終種種有形無形、界內界外、直接間接、短期長期效益,皆證實是空頭支票。納稅人,甘心再上當嗎?os.tvboxnow.com4 c0 p! g m2 H! N; w8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