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SOGO鳩烏之行,我有所反思。朋友們,恕我直言,讓我們認清現實,馬來西亞沒有社運,沒有學運,沒有工運,沒有婦運,沒有農運,只有選舉政客。所以,我們無法做選舉造勢以外的群眾動員……既然無法在『街頭力敵』,只有靠『選舉智取』。」(引自丘光耀臉書)0 o# r' f( H$ p8 [ W. X) Z3 P丘氏的反思並不全錯,其建議也可圈可點(恕不在此詳列),只是其結論有待商榷。這結論暗示了一切領域抗爭形式的非此即彼:即「街頭力敵」或「選舉智取」。難道除了義憤填胸的街頭抗爭或五年一度的投票,平時各種運動主體對各自崗位的努力:包括研究、調查、推廣教育、人力培訓、社區教育和賦權行動等等,都不是社會運動嗎?誰來裁定一個運動的參與人數一定得牽動衆人情緒,甚至義憤填胸到足夠的程度,才符合社運的資格?) r* z( o' \8 \7 g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