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Q, U1 s. w( I# kos.tvboxnow.com表面看起來乏善可陳的法國,去年在經濟學上大豐收。先是年中皮格蒂(Thomas Piketty, 1971-)自己動手英譯的《二十一世紀的財富》出版,此書不僅轟動讀書界,迄去年底已有二十種外文譯本(今年還有三十七種陸續面世),中文譯本《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已在去年十一月在內地出版,皮格蒂還應中信出版社之邀,於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訪問上海,並於十三日與名經濟學者、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張軍 對談(文字稿刊一月四日《上海書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 a1 C' a8 P. T) n5 D/ U
! X9 c9 A1 f. x
《財富》銷量迄今近百萬冊,令象牙塔蛋頭「騷亂」,彈讚之論充斥虛實媒介。不過,不管評價如何,它已成 為各貧富兩極化日趨嚴重國家釐定財政政策的重要參考,皮格蒂因此成為「社會名流」,獲多國朝野政客接見,風頭「一時無兩」,法國傳媒遂稱他為「經濟學界搖滾巨星」。筆者去年六月上旬在這裏評介此書的 系列長文(總題為「財富嚴重不均根治並無善法」),內地報刊轉載後還收在林行止、何帆著的小冊子《解讀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可見在經濟發展有成「先富起來」不限於少數 人的內地,關心國是的傳媒已有防範貧富鴻溝拉闊的識見。皮格蒂的論說,確是制訂拉近貧富兩極的決策者有益有建設性的參考文獻。- j1 Y% C# l* K
3 a0 W p$ q8 X0 a1 g3 N2 atvb now,tvbnow,bttvb四十出頭的皮格蒂一書成星,名利雙收,不在話下;惹來不少酸溜溜的抨擊,亦是很自然的事,而其中以《金融時報》論者宰予(Chris Giles)的書評最無稽,他指出皮格蒂誤取、濫用統計數據,「本書因此無足觀」(錯誤的統計達成的當然是錯誤的結論)。皮格蒂非常反感,他在網絡上把所 有統計數據公開,證明書中所用資訊正確無誤……。在接受Potemkin Review的訪問時,直斥該報及宰予的偏頗與偏見,那是學術界罕見的事。 4 n, o; Q0 o9 i' }公仔箱論壇) h! M5 d* Y6 K$ m2 q4 i
關於皮格蒂這本書的譯名,筆者仍堅持《二十一世紀的財富》才恰可;筆者認為應把Capital譯為財富 的說法,無法「打動」一眾經濟學者,尚好雷鼎鳴教授六月十六日第一次在本報評論此書時,同意筆者的譯法,他指出「資本」是一種生產要素,財富雖可帶來回報(如藝術品升值)卻不能用作生產。如此簡明扼 要的解釋,仍不能令「直譯派」學者動心!不過,雷教授在書名上加「論」字,筆者並不苟同,以此書雖然在價值判斷(Normative)及實證層面 (Positive)有極具說服力的陳述、闡釋,卻明顯地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論架構(筆者因此認為皮格蒂不可能憑此書得諾獎),稱「論」似有抬高其「身價」之嫌;還有,本書的結論雖主張把資本主義「翻新」,但皮格蒂是資本主義的擁戴者,他認同私有產權的重要,鼓吹自由市場的公平競爭不遺餘力,對富裕階級隨財 富增加而來的社會地位與權力,亦認為理當如此。皮格蒂強調必須改革的是財富分配應公道化!思前想後,此書難以「論」名之。 / v/ ]8 ~- E3 f# h0 j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8 k2 G3 v* q8 I2 L3 D' B( {, `
tvb now,tvbnow,bttvb, i1 [& Y8 S( A& y, P8 c- h 二、; \4 Y( I& _: \. d
0 C0 `: |; v. Q1 P+ Y'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財富》卷 帙浩繁,長達六百九十六頁,雖然「人手一卷」,但一如筆者較早前引述《華爾街日報》一項調查,平均的閱讀率僅及全書百分之二點四(約二十六頁),對此皮格蒂當然大不以為然,認為這類根據閱讀電子書頁數「統計」的數據,「愚蠢兼愚昧」。事實上,筆者去年已指出這本基本上沒有高不可測計量程式 的書,可讀性高(是否有耐性「刨」完是另一回事),在一次訪問中,皮格蒂說他曾任小學教師、從未讀過任何學術性書刊的母親,輕鬆地讀畢全書且有自己的看法,誠非虛語,這本書的確不難讀。皮格蒂討厭計量經濟學,尚嘲諷不少經濟學家故弄玄虛,硬套術語甚且自己鑄造外行人不易明白的專有名詞,令經濟學日趨複雜 和艱澀難明。皮格蒂以普通讀書人看得明白的筆調寫作。; ~ {* n+ E+ u- ?4 d
os.tvboxnow.com7 h! a. g. k4 l5 O/ u. b- m4 n
皮格蒂這本暢銷書出版後不數月,去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以研究工業組織、政府管制與壟斷理論有成的法國經濟學家梯若爾(Jean Tirole,1953-)奪得,對此筆者未着隻字,原因是一來所知甚少(以為史特勒〔G. Stigler,1911-1991〕在這方面的論著已「後無來者」);一來數位年輕經濟學精英在本報的專欄「經濟3.0」有精湛詳細的評介(當天新聞報道的簡介亦極清 楚)。筆者認識有限,便有不知如何下筆的惆悵……。 / }2 H* N7 a" _# E' c B. Q+ B' G2 |7 ]7 M1 W+ A+ x8 z
法國去年在經濟學以至經濟政策上建樹良多、大放異彩,是顯而易見的。難得的是,這兩位經濟學家的學說及 鼓吹的政策,均與香港有關。梯若爾的理論也許在稍後政府與兩電商討專利稅上派得上用場,而皮格蒂對導致貧富懸殊的剖析及政策建議,當局若下決心收窄本港的貧富差距,此書提供了不少具「大殺傷力」論 據。事實上,拉近縮窄貧富鴻溝,有全盤計劃,便不致「嚇走富人」同時可使中下階層人民受惠!os.tvboxnow.com x' \( }( h0 ].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