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A* N q/ f+ X 從1997年發現上當後,李竹潤在多所高校的新聞院校授課時現身説法,坦陳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並希望年輕人們汲取教訓,在日後的一線報道中對事實反覆求證,對新聞負起責任。老人在面對我們的採訪時説,如今選擇在微博上發聲,是希望假新聞“在更大範圍內消毒”。) @8 ^: r& J$ U
tvb now,tvbnow,bttvb7 D# f/ y I& L l* Y
李竹潤:我感覺我這一輩子作為記者上了一次當,是一個很大的教訓。所以我給我的學生上課的時候,都要用這件事情來現身説法。記者要勤於思考,不要輕信,遇事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我希望我的經驗和我的教訓,後面的新聞工作者都能汲取。不輕信是記者必須具備的一個品格,不能人云亦云。作者: chnluer 時間: 2015-1-17 11:00 AM
1月4日上午,新华社退休记者李竹润在新浪微博上发帖称,坊间流传多年的美国“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一事子虚乌有,而他自己,就是这个假新闻的“二传手”,他向这些年被误导的读者郑重道歉。 2 q# e4 w# c" J8 a6 V 9 j- `( m, o) @& k1 |公仔箱論壇李竹润以@老李头06 的ID发布的微博是这样的: ; @$ \1 b4 Q) }' W4 A" K: z0 }公仔箱論壇 1 m0 V5 u' {" s: v( f- G4 N1981年愚人节,某外电播发“消息”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不加思索,便把它写进文章(署笔名黎信)。直到1997年在《读书》杂志上看到李慎之揭露谎言的文章,才知道自己上了当。以后我在授课时经常现身说法,要学生引以为戒。本人对自已一切言论负全责,特承认错误、道歉。 ) a# \1 v: p/ S- G+ b3 S5 Z! ?% K' G* r8 g* @" e& p
4日下午,凤凰网联系了在北京石景山家中的李竹润。 : r! m2 m( c: |; n, z* oos.tvboxnow.com 3 P$ p3 e8 X7 b' U. D# Q: G) zos.tvboxnow.com1981年的时候,李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新华社对外部记者,另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的老师。 ( z5 I# u& {- C" o0 q, f * T# W" V1 g% j# Btvb now,tvbnow,bttvb“我在对外部的外电接收系统里发现合众国际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UPI)的一篇写西点军校学雷锋的英文稿,非常有趣,”李竹润回忆,“当时觉得这篇稿子写作的技巧很好,导语非常吸引人。”0 U+ _0 O! d k% K' y%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a W- m! W( K
李并没有为新华社全文翻译这篇稿件,他在给社科院新闻系的撰写函授材料时提及了该文的导语写得好,“以美国军人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开头,一下子把读者的兴趣提起来了。” ) n* A0 V0 r# ^% j; t$ j: T# m$ s' f6 O
“那时我年轻,不知道西方媒体往往在愚人节编造洋葱‘新闻’,还当了真。我承认我是这个假新闻国内传播的始作俑者,但这是无心所为,后来的以讹传讹,就不是我个人能控制的了。” % Z0 j/ g: M* S7 f1 {' ]$ w4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 f: M2 k* Z( R0 M
16年后,他在《读书》杂志上读到了李慎之的一篇文章,“我记得是1997年第3期(注:应该是第1期),这位老前辈说西点军校学雷锋的事情完全是假的,当时我特别震惊,才意识到自己摆了一个大乌龙。” + `5 J ^% S. L6 B6 T6 [0 Q4 M 3 s/ [" ?' m3 r# n$ L( ^凤凰网查阅了《读书》杂志这篇名为“诺贝尔与孔夫子”的文章,让李竹润“大吃一惊”的应该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公仔箱論壇! d) E( d* m4 s0 l2 ~6 k
) j# z# P6 b8 c; S6 T' a“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好像到现在还没有摆脱一种心理,一个人、一件事情或者一样商品好像只要得到洋人的夸奖或者起一个洋式的名字就觉得脸上特别有光。前几年流传一种说法,说是美国的西点军校挂有雷锋的画像(也有说是树雕像的),把他作为美国军人学习的模范。对此我曾问过在那里教书的中国教授,得到的答复是‘没有听说过。’”* o! ?4 A) J7 J# b. ?
7 W d4 u" g$ P9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李竹润1960年毕业于徐州三中,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文革期间的1972年,他“偷偷摸摸”开始了对美国新闻写作的研究,“当时肯定用不上,没想到文革结束后,我成了国际新闻的记者和老师。” , \7 f. i2 p, K7 t1 Q/ b! X - S. m' O7 I2 Ytvb now,tvbnow,bttvb1998年,李结束了英国威尔士大学的访学回国,在新华社研究生院——中国新闻学院任教,2001年至今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2009年-2013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客座教授。公仔箱論壇8 x+ W3 {: C- d4 D0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