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王國璋/水患政治的平庸紀事 [打印本頁]

作者: angel987    時間: 2015-1-10 10:21 AM     標題: 王國璋/水患政治的平庸紀事

東海岸大水患之救災不力,再度自曝馬來西亞空有亞洲數一數二的龐大官僚團隊,管治能耐卻持續衰敗至平庸不堪的現狀。中央政府各部門分別「領養」彭亨災區之舉,尤其荒謬。姑不論其黨派私心下的官方資源分配不公,這種領養分派,恰恰證明中央政府至今仍沒整合救災大局的盤算。公務員不在其崗位上發揮協調作用,卻瞎忙著各往各的領養災區跑。公仔箱論壇  a, M" F+ M$ {$ w, C  b
納吉該扛著高爾夫球桿匆匆返國領導救災嗎?
2 z, F) \6 [5 o1 V5 E夏威夷的嬌媚確實令人不捨,奧巴馬更非輕易可以約上的球友,但你知我知,東海岸世紀水患當前,首相若再不歸家,必遭民間輿論五雷轟頂。2005年颶風卡特里納肆虐美國新奧爾良,小布希總統因度假貽誤救災釀成政治大難的殷鑑不遠。結果納吉真扛著球桿回來了,更亡羊補牢,下令部長們別再度假統統回家。然後納吉直奔災區視察,然後納吉就感染大腸桿菌病倒了。  _3 L) s( ^) D5 C
安華在野,卻無法倖免,也要為他不能從紐西蘭及時趕回救災道歉。而大水一退,大小政治人物即蜂擁而出,捲袖子換長靴,巡視的巡視、派糧的派糧、清污的清污,摟摟災民抱抱小孩媒體拍照為證。
* z2 |4 }/ L( Z/ f" Y他們都錯了嗎?倒也不。不論動機為何,嘲諷政治人物親赴前線的救災行動並不厚道,畢竟棉薄之助也是貢獻,也要犧牲個人的精力時間。領袖露臉安撫災民、讓災民感到安心,展現悲天憫人胸懷,更是中外救災政治學的指定動作。不過換個角度,以國家管治能力(state capacity)的視角檢視,這場大水患折射的,毋寧是中央政府極其平庸且後知後覺的救災努力。吉蘭丹州政府的表現,更可謂一塌胡塗。
, Y7 e  t0 J8 A& A  |(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照片來源/UMNO Online)
# V' j! g2 `( H缺乏通盤規劃與協調6 C3 e9 a. d% L0 n6 @
水患之大誠然遠超預期,不過肇因不論,水患從來就是西馬東海岸例行演出的歲末大戲,一如吉隆坡市區偶遇暴雨後的積水夢魘,差別只在大小。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救災及善後機制,本該在此常設常備,受災之際才能迅速施援,降低人命傷亡及財物損失。何況水患暴露的,還有國家竟無一通盤規劃以統籌協調各部會及地方政府防範、應對水患的嚴重問題。公仔箱論壇* h0 r& c+ Z' d0 k
納吉政府的內閣諸部、專業官僚與軍警系統如果稱職,那首相本人親赴災區與否,根本不該是個議題。同理,林吉祥與安華若能運籌帷幄,協助統合民間的救援物資、資訊及力量,林老也大可不必拖著七旬傴僂之軀,在媒體鏡頭前參與災區物資的接力運送。這類工作,留給亟待上位的各黨青年團小將即可。) A* d0 V1 Q3 ^) K! t# h0 ]
2008年「政治海嘯」至今,國內好談民主改革,卻往往疏於具體督促改進國家管治能力,這一點國陣、民聯的中央或地方政府皆然。國之為國,重點本就在提供群體安全、秩序及公共服務,並捍衛公民個體的憲政權益。所以大如國家安全與社會治安,中如穩定的水電供應及突發狀況時的救災救難,小至溝渠渠道的鋪設維護及家居垃圾的收集處理等,都是國家管治能耐的重要一環。tvb now,tvbnow,bttvb! Z# H1 W. |% J
民主機制與強勢有效的國家管治能力,孰輕孰重?或者說就實證而言,孰前孰後對於國家整體的政治發展較好?國際政經思想界對此爭辯多年,論述繁多,至今莫衷一是。1990年代中國崛起後,中國學界好談的中國模式或「北京共識」(Beijing Consensus),就愛突出後者、貶抑前者,而其訕笑的負面對照,正是「全球第一大民主國家」印度。至於和馬來西亞一水之隔的新加坡,更屢屢成為論辯各方舉證參照的經典案例──強國家、弱民主,但民眾普遍滿意。
5 C  R1 Q0 K# K0 i$ {日裔美籍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是這場論辯的積極參與者。1989至1991年間東歐及蘇聯共產政權摧枯拉朽般相繼解體後,福山就曾以「歷史終結論」名噪一時,其省思西方民主政體管治能耐日衰的近著《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在此或有參考價值。os.tvboxnow.com( c- e* x1 l/ C0 S, g
os.tvboxnow.com- y* d# ~8 r. b& c1 E2 G6 M: z2 w3 z
良治社會有賴績效問責
, R9 Z1 _7 E+ K% W4 h5 k福山認為,良治社會有三大要素,一曰國家(尤其指中央政府)的有效管治,二曰法治,三曰民主問責(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民主不必然帶來良治,而三者出場的先後順序,尤為重要。福山的某項爭議性論點是:要得良治,民主其實並非優先事項,強勢有效的國家管治能力才是。一國如果在尚未具備有效的管治能耐前,就先經歷民主化,那必將失敗。非洲政治發展亂七八糟的諸多惡例,就是敗在這裡。過早到手的民主,既無法糾正國家既有的弱處,反而讓其惡化。此因民主社會裡過多的利益衝突,會不斷地侵蝕政府施展權威的空間。反觀東亞的日本、南韓,之所以順利完成民主轉型,則是要歸功於兩國先有一貫強大的中央政府傳統作底,才後有民主。至於印度,政治發展近況不佳是因為三缺一,即印度縱已擁有法治、民主,中央政府的權威卻仍相對孱弱,以致施展不開。
1 a5 _" c& F" u  A5 W+ Y- yos.tvboxnow.com福山的這番新論並沒說服我,學界當然也有不同意見,但其著作一貫充滿卓見。我們也不難想像,何以主流中國學者一反當初對福山「歷史終結論」的敵視態度,熱捧此書。事實上,類似的論調早見於王紹光、胡鞍鋼等於1990年代發表的系列著作,如兩人合著的《中國國家能力報告》(1993),就反覆論證國家能力在中國社會與經濟轉型中的關鍵主導作用,力倡強勢政府。簡言之,民主機制和國家能力孰輕孰重、孰前孰後固然可以爭論,無庸置疑的是國家能力不彰,卻一定會拖累政治發展。民主不該只是抽象的權利保障或權力制衡理念,民主也講究績效,也要能展現其工具性的存在價值,否則無以說服只求日子過得更好的尋常百姓追求民主。
4 U  I. ~2 ?" [. V9 P6 stvb now,tvbnow,bttvb就管治能力而言,丹州政府這回並未通過考驗。宗教的良善價值畢竟不能當飯吃,基於平等的州內族群和諧,亦非政治發展的全部。丹州的各項管治機制∕機構顯然仍未現代化,這固然有其歷史背景,民聯卻不該昧於承認。至於中央政府,則是由2013年蘇祿軍入侵沙巴拿篤開始,經翌年馬航客機空中失聯後荒腔走板的搜尋應對及沙巴東岸無窮盡的外籍武裝份子擄人勒贖案,已經完成其不堪的「國際認證」。東海岸大水患之救災不力,再度自曝馬來西亞空有亞洲數一數二的龐大官僚團隊(這是就公民對公務員的人口比例而言),管治能耐卻持續衰敗至平庸不堪的現狀。中央政府各部門分別「領養」彭亨災區之舉,尤其荒謬。姑不論其黨派私心下的官方資源分配不公,這種領養分派,恰恰證明中央政府至今仍沒整合救災大局的盤算。公務員不在其崗位上發揮協調作用,卻瞎忙著各往各的領養災區跑。
  x6 b/ M% K  b$ D% n. A1 \6 Ptvb now,tvbnow,bttvb
& X! P$ P8 c: c7 |1 d1 E+ y民聯在2013年大選丟掉吉州政權,是否與伊黨執政時管治不力有關,眾人心裡有數。所以行動黨和公正黨若要長保檳、雪兩州,民主改革之外(如在既有的框限下恢復某程度之地方選舉),管治能耐的提升就是關鍵。管治能力不必儘往大處看,小處著眼,往往更為具體,何況某些「大處」──如州內的警察系統及治安情況,還真不是今日「偽聯邦制」下的州政權可以主宰。無論如何,水電管線的管理維護、救傷車救火車應召施救的反應時間與服務品質,還有溝渠通不通、家居垃圾處理得好不好這類瑣事,絕非單純獨立的市政項目,說到底仍需中央統籌及各級政府間相互協調。
$ R& K6 X) j  d& P我不住雪州,對雪州政府的管治能耐沒立場發言。不過老家在北海,檳州的溝渠、垃圾,還算略有所知。很抱歉,北海的溝渠現況及垃圾處理,國陣時代與民聯執政下的歲月,並無大變。Penang Free Wifi則2013年大選前後還算順暢,此後即難覓芳蹤。媒體最近報導《2010年檳州資訊自由法》於年初生效後,記者前往申索資料,公務員竟仍在狀況外。這無疑是顧得了民主改革、卻疏於管治的又一警訊。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