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u2 E- y; w$ A) w3 kos.tvboxnow.com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 b R. r3 T* f. |, W公仔箱論壇 0 w- i" o( n. B6 l; C* m公仔箱論壇另如呂東萊、陳同甫之間的「永嘉學派」的代表人物葉適(水心),大致都主張學以致用,不大同意高談心性,無補時艱的空言義理。其他還有「閩中學派」、「寧波學派」等等,也各有所長,各有專著行世。有人說:「哲學家和文學家,都出生在亂世和衰世的時代。」如果以這個觀點來看南北宋的文運,似乎覺得哲學和文學又太多了一點。但到了南宋建都杭州百年以後,十三世紀的後期,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家的主流,也都如「強彎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了!由於理學的興起,傳統儒學的「五經」正義的經世致用之學,也已漸形沒落。禪宗從臨安大慧宗杲禪師以後,也已進入「說理者多,行證者少」的情況。道家有與朱熹同在福建武夷山的白玉贍,被後人推薦為繼南宗張紫陽真人的正脈以後,也就轉入元朝初期王重陽和長春真人邱處機所創的「龍門派」的道教了!' | B2 t* c. x
tvb now,tvbnow,bttvb* a! s2 @4 g4 e6 h
可是宋儒的道學,從出入禪道的樊籬,以《大學》、《中庸》為主導的「性理微言」,猶如異軍突起,勢不可遏。其中尤以朱熹所尊奉「伊洛學說」,並自創立以「道問學」為主導的性理學風,更為一般後起學者所歡迎。自朱熹以後,有真德秀和魏了翁二人。皆宗奉朱子的學派,最為傑出。雖然宋室的政權,已在風雨飄搖,垂垂欲墮的情勢之中。但被歷史認為促使宋朝滅亡的先後三大名相,如韓侂冑、史彌遠、賈似道,也都是忠奸莫辨的人物。其實,是因為他們復興無功,建國無能,又在學術思想和政治作為上矛盾衝突,就弄得灰頭上臉,遺臭萬年。不管南宋的朝政如何紊亂,但在宋理宗時期,真德秀仍以儒家理學可以救時的用心,作了一部名著《大學衍義》,極力推祟「大學之道」便是千古不易的「帝王之學」。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為四大綱領,引證經訓,大旨在端正領導人皇帝的「君心」,嚴肅宮廷的齊家之道,排棄幸進者的當權執政等三個要點,都是針對宋室術代衰亂的情形而立論,所以更被當權者所忌憚。史稱其「立朝十年,奏疏數十萬言,皆切中要務」,終亦不免遭受排擠出局的必然結果。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5-1-1 11:16 PM
2 U4 z$ s3 U, s2 A& H. {0 v9 B0 S7 atvb now,tvbnow,bttvb三是變成雙重人格,既充滿仇恨與刻薄,又很悲觀而具有同情心。但有時仁慈,有時殘忍,很難自制。公仔箱論壇2 y8 \5 A) m6 w5 F! P' V8 J5 M
os.tvboxnow.com/ C8 R" y8 z4 \7 s0 W/ A9 j# @
我們只要多讀《明史》,仔細研究朱元璋,你就可以瞭解到孟子所說孤臣孽子的心境了。如孟子曰:「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可惜他所遭遇的是時勢造英雄,做了皇帝,卻不達觀。如果以他的聰明慧知,做一個中唐時代的和尚,一定會成為一代宗師,稱佛做祖。但他的根本學識習性,仍然沒有脫離少年時代在皇覺寺為僧時的僧院知識。因此在他所創建的明朝政治體制中,有關官職的名稱,有些仍然採用「叢林寺院」僧職的名位,如「都察院」、「都檢」,乃至稱僧職叫「總統」、「統領」等名詞,都是與「禪林寺院」職司的名號相同。 ( h7 V" X1 D2 T" k( bos.tvboxnow.com 4 v7 f6 h% W5 H2 B3 m S可是在他稱「吳王」開始,到登位稱帝以後,的確勤奮讀書,努力學習。但很可惜,沒有得到良師益友的輔導。如宋濂、劉基,他都是以臣工視之,並非尊為師友。如史載他對兩人的評語說:「宋濂文人,劉基峻隘。」所以對於他們,始終是有距離,用而不親,影響不大。在他心理上最大的缺點,就是始終有揮之不去的自卑感。古今中外的人性心理,凡是過分傲慢的人,都是由心理上有一種自卑感在作祟。他自小由環境所造成嚴肅忮刻的生活習慣,很難兼容並蓄,更談不到有「格物致知」的容人容物之量。 $ i. v0 K% [8 A: ] W7 l8 o9 y8 N' M% H/ ]7 c; A
但他在登位稱帝以後,正如唐、宋開國的皇帝一樣,總想找出一個具有顯赫有名的祖宗,作為自己的背景。李唐皇帝,找到老子李耳。有道教教主的「李老君」做背景,是夠神氣的。趙宋也用道教的帝君來陪襯自己。朱元障找誰呢?開始他是想用朱大夫子朱熹的關係。當他還正在疑難不決的時候,剛好碰到一個理發的司務(相當於今天所稱的師傅)也姓朱。他便問他,你是否也是朱熹的後人?誰知那個理髮匠卻答說,我姓朱,是另有祖先的。朱熹和我沒有關係,我為什麼要認他做祖先啊!這句話,使他感覺到很慚愧,因此,就決心不認朱熹做祖先了。這個典故,不是憑空捏造的,是記在明人一部史料筆記中,我一時記不起書名來了,你們查對,一定會發現的。 J) b6 q# L2 _, A6 s* s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9 G' O, B1 V2 j
【科舉取士的利弊】 7 g+ u2 d. E. H @, j3 z公仔箱論壇% {7 y9 ?, \. _
但從明朝開國,創建科舉取士的考試體制,規定用朱熹的《四書章句》為標準,推崇《大學衍義》等傳統,實在出自朱元璋的創製規定,以後一直沿用到由明朝乃至清朝約六百年而不變,並非事出無因。另如以宋儒理學家的嚴峻規範思想,制定對婦女的節操觀念,限制重重,也是由他手裡所開始的。大家不可以把這些過錯,隨便歸到儒家的禮教和孔子、孟子的罪名上去,那是很不公平的。 " E, Y" D8 A$ o- o2 Z9 s" [9 A( {0 D- F; R
現在為了縮短講課的時間,我們只引用明初朱皇帝有關這一方面的史料,大家看了,就可明白了。 * @+ x, C" Y, e6 Y2 [& p5 S4 G' O# \: ~% N# r8 J& h
元順帶至正二六年,即公元一三六六年,朱元璋正在稱吳王的第三年。即詔求遺書,如史載:tvb now,tvbnow,bttvb9 c0 B; ^9 M2 o y, P5 V& `
公仔箱論壇6 O# G! P2 ]( r+ K% T/ Y
《上謂侍臣詹同等曰:三皇五帝之書,不盡傳於世,故後世鮮知其行事。漢武帝購求遺書。而六經始出。唐虞三代之治,始可得而見。武帝雄才大略,後世罕及。至表章六經,開闡聖賢之學,又有功於後世。吾每於宮中無事,輒取孔子之言觀之,如「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真治國之良規。孔子之言,誠萬世之師也。 8 J; l& L* N' D# I: w H8 f/ e* A$ _7 N 4 G& q% u( d- \- x2 m+ P6 I$ etvb now,tvbnow,bttvb又命侍臣書《大學衍義》於兩底壁間。曰:「前代宮室,多施繪畫。予書此,以備朝夕觀覽,豈不愈於丹青乎!」》 3 Y( T; z6 c9 C$ w公仔箱論壇2 V [8 M$ D. C; ?
第二年,開始第一次創製文武科取士之法。如云:「然此二者,必三年有成,有司預為勸諭,民間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時勉學。俟開舉之歲,充貢京師。其科目等第,各出身有差。」& `7 @# w' `+ f" N) n) v1 ^; u2 i
4 Q1 F# O$ D( ~6 K: t( J t: v: ?洪武元年,公元一三六八年。謂學士朱升等曰:「治天下者,修身為本,正家為先。觀歷代宮閫,政由內出,鮮有不為禍亂者也。卿等纂修《女誡》,及賢妃之事可為法者,使後世子孫知所持守。」0 h3 _& B. `6 E4 D
; F( D; k, m6 O! M; J! H洪武三年,第二次「詔設科取士,定科舉法。初場,各經義一道。四書義一道。二場,論一道。詔、誥、表、箋、內科一道。三場,策一道。中式者,後十日,以騎射、書、策、律五事試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 E) m, C1 l/ r.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