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z, a$ J I ^ G) N* X K! {+ e 第三,此次運動已經注定不可能達到外國勢力支持的激進反對派的預設目的,但是佔領運動之初外國勢力為了迅速達成政治目標而不惜損毀反對派在香港的政治生存土壤,採取讓港人難以接受的過激方式推高衝突烈度,這種相當魯莽的操作,隨著佔領行動受到主流社會的普遍反對,讓包括激進反對派在內的香港反對派,形象和威望大大受損。 7 }! o1 B. n1 B
+ V7 }: j) ]4 s1 J" h%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現實的問題在於,一是超過50天的佔領行動已經引發香港社會絕大多數人的普遍反感,難以為繼;二是佔領運動與反對派政治人物無論如何脫不了干系,理性選民未來會用選票懲罰反對派政客;三是外國政治勢力在推動港版顔色革命的失敗之後,還是需要一些反對派政客為他們在香港長久代言。 & h6 L( h" b W) v/ O" Gtvb now,tvbnow,bttvb ! r G, ~' @, O7 ] 外國支持勢力此次一意孤行地在香港推動顔色革命,不僅全面暴露了外國政治勢力插手香港事務的事實與圖謀,也把多年儲備的一些潛伏力量推到前台,令很多原本以“愛港”標榜自我的反對派政治人物暴露了接受外國掌控、為外國效力的真正面目。在歷來愛國情緒佔據主流的香港,這種暴露無疑是致命的,令香港主流社會無法接受,因此也必將明顯地壓縮反對派原有的政治生存空間。由於此次顔色革命頗有孤注一擲的味道,在必然的失敗面前,如何盡量減輕此次不成功的“顔色革命”給香港反對派帶來的形象損毀,就成為最讓反對派焦慮的問題。而如何修補反對派政客們的面目,就成為反對派以及支持他們的外國政治勢力必須考慮的問題。 ' k1 a: K8 n3 e0 d& S" B公仔箱論壇' b" a1 D; P) J6 j/ X
公仔箱論壇 M0 j) P5 O2 q* k5 ?
而以目前的社會反映看,香港各界普遍對激進反對派慫恿、組織損害港人整體利益的佔領中環行動並一手造成的暴力衝突大有怨言,對激進反對派蓄意損毀港人最為驕傲的法治基礎極為反感甚至痛恨。此次佔領行動的暴力衝突,讓長期生活在安定繁榮狀態下的港人難以釋懷,主流社會普遍對佔領者的暴力傾向嚴重擔憂,也讓組織佔領行動、慫恿街頭衝突的激進反對派政治人物烙上了深深的“暴力印記”。如果不能在此次運動結束之前將“暴力印記”從激進反對派的頭上摘掉,那麼這種“暴力印記”將長久地作為一種標簽,重壓在激進反對派與激進學生政客身上,令他們在未來的政治生涯中擧步維艱,甚至失去利用價值。 % u! k9 B' e+ g公仔箱論壇 6 k! g: o Y4 p' C# \$ u; S5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顯然,任時光流逝洗刷掉這些外國政治勢力支持的激進反對派的“暴力印記”並不容易,外國政治勢力對於香港某些已經受損的政治棋子也未必具有足夠的耐心。在急於求成的現實需要下,通過某些比較冒險的政治操作來迅速“洗刷”或者說是“遮蓋”激進反對派的“暴力印記”,就是一個可能的選擇。或者可以假設,要想為已經令香港主流社會高度不滿的反對派洗脫“街頭暴力組織者”的污跡,最為直接的方式,就是讓一些人展示更為暴力的行為,讓社會迅速轉移焦點。就是在難以為繼的佔領行動被依法驅除之前,通過“更暴力”且表面上無組織的行動,讓社會接受反對派還是“比較溫和”的形象,從而迅速遮蓋激進反對派的“暴力印記”,挽救激進反對派的政治生命。 8 ?5 Y+ S; }" Z8 z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4 C( V; k6 V& P' D) V
除此之外,似乎想不到有什麼可以更好的理由,在佔領行動已經超過50天,無論佔領者和反佔領者都身心疲憊,清場行動可以溫和有序推動的時候,突然出現這麼一批忽來忽去的蒙面人,同時也可以說是冷靜而強悍的暴力實施者。 . H Q, R4 n% t- o3 ^ [( v$ r" h9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M, A! W: ]8 d @+ U9 Z
此次由一批忽來忽去的蒙面人製造的突如其來的針對立法會的衝擊行動,藉口上的明顯失誤,表明他們僅僅是利用“某個問題”而不是真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更為令人驚奇的是,在突然出現一批“無組織、無紀律”的所謂“網絡暴民”的同時,原有的佔領行動的組織者和推動者,或者說是街頭政治暴力的籌劃者與實施者,卻紛紛跳出來批評“網絡暴民”,時間上實在是非常巧合,行動上也非常一致。 7 z _- R q, P# L8 T+ W5 g/ W& q)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 X: }/ ]( N6 c4 p* F( h4 L4 V2 G4 [5 } 很可能,這才是外國政治勢力支持的佔領行動全面撤退的前兆。盡早撤退是好的,是有利於香港社會利益的,但是想在撤退之前製造特殊事件修復激進反對派的暴力形象,迅速而直接地從港人心中抹去激進反對派組織街頭政治所留下的“暴力印記”,並非易事。如果此次行動的策劃者僅僅想用一種“更暴力”的表演,來抹殺激進反對派在佔領行動中推動、慫恿、組織“很暴力”行動的事實,掩蓋激進反對派給香港民眾留下的暴力印記,甚至進而要讓香港社會對激進反對的暴力行為最終留下一個“相對溫和”的印象,全面修補已經嚴重受損的公眾形象,盡力修復已經受到壓縮的生存空間,那也是太過幼稚的表現,實在是侮辱全體港人的智慧。 , B9 b* w- A- e+ c N 3 `0 m% I$ ]8 I' G; S 越到大規模政治行動的尾聲,越要防範意外事件的發生。我們認為,香港政府一方面要阻止足夠的力量,嚴防“更暴力”的破壞行動;另一方面要對 “更暴力”的行為實施者嚴密追蹤,讓他們承擔應負的法律責任。作者: summerkey6 時間: 2014-11-23 06:5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