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1-9 10:07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Y) M& U+ @8 Z" N
公仔箱論壇/ X1 E7 Q7 ~; y
安裕周記:中日往事如煙os.tvboxnow.com, ?; `, D6 C1 _5 n }
0 z' Z. M+ S2 u( ]( f9 g9 S / M. V3 H& h' r8 [4 [ m公仔箱論壇忽然之間,歷史就在眼前重複了。星期五下午,日本放送協會(NHK)發出了一條簡短消息,說中日兩國領導人將在北京舉行峰會;幾乎同一時間,新華社說中日雙方已達成四點共識。這種同步的巧合予人印象似乎是預先安排,中日這兩家國營傳媒像是各取所需,中共要的是日本遵循四點共識,而日本則取峰會舉行。四點共識關鍵在第二及第三點,尤其是第三點「雙方認識到圍繞釣魚島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字眼與正規外交文件不太一樣。: B: k6 b8 l; N* Z4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G% \; I, s' o
日本傳媒那一刻沒有關於四點共識的新聞稿,看不到日文是如何描述,反而新華社英文稿很快就出來,「The two sides have acknowledged that different positions ……」。「認識」在四點共識的英文文件是acknowledge,這個英文字很滑頭,如果中文版本是以「認識」來翻譯,這是中共佔了上風,若是用「承認」這一字眼,則是日本先拔頭籌。這個英文字曾經令中共吃過苦頭,外交部條約司被指「賣國」便是因此而起。一九七九年一月《中美建交公報》第七段,英文是「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cknowledges the Chinese position that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aiwan is part of China」,如果是以「認識」來翻譯acknowledge,恐怕中共那時根本不可能就此簽訂公報,因為美國僅是「認識」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非「確認」。可是,《中美建交公報》中文版本卻是這樣:「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字之差,中共今天仍然拿美國和台灣沒轍,美國以《中美建交公報》英文版為憑經年武器售台、仍以國內法的《台灣關係法》處理對台關係。6 P. V4 _8 Z! W2 i& ]; D
% K& ? a) x5 a9 k9 G; B$ C
三十五年間,從《中美建交公報》到中日四點共識,在確認爭議的外交辭令戰,中共今次是汲取了教訓,把《中美建交公報》的英文字眼照抄到中日四點共識,中文版本則是「以我為主」。這樣折射出來的是,縱然習近平與安倍晉三在北京會面,中日關係肯定不會回到從前。 8 R9 M! Q0 N& ^os.tvboxnow.com * F) W, W4 p3 C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世上恐怕沒有那兩個國家像中共與日本那樣love and hate得如此。德法是世仇,英法也有百年恩怨,美蘇更是差點共同毀滅地球,卻就沒有中日那樣的奇特關係。這是因為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周恩來是在日本留學期間,通過河上肇譯本首次接觸《資本論》,還是抗日戰爭日本屠殺中國軍民之故抑或其他別的,從來沒人說清楚,因為每當要把這些愛與恨梳理之時,卻因為更多的夾纏不清而放下。今天中日幾乎要在東海兵戎相見,中共有專家說一旦開戰就扔原子彈,好像原子彈在軍火庫裏多的是,不用就會過期的口吻;日本則密密建艦造船,埋首研發戰機火控系統,彷彿明天就要全面開戰。 , ?$ _' e; W5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0 |: }& K, \7 _
tvb now,tvbnow,bttvb8 S! L# k8 d# o; t7 L5 A, t
「日中不再戰」的年代 " \, i7 z( ^& L, o/ N" c- C7 p: o2 I6 |. p8 q4 q& m* q% c1 N
目睹這些事難免令人感慨萬千。我在日本的時候,中日關係見得最多的是「日中不再戰」這五個漢字,還是就是東京上野動物園的パンダ(大熊貓)日語假名。《讀賣新聞》每年都有一個世論調查,專門研究日本社會對哪一個國家最好感。這個調查很有意思,這幾年還在進行,第一名通常不是美國便是法國,八十年代,中國一般都在前五名,擁戴率普遍有八成。早不久讀過一個類似調查,討厭中國的超過七成,這個結果很令人感到困擾:這是因為東海那個叫釣魚台的小島,還是其他原因扭轉了基本格局;到底是政客的刻意造成,抑或是兩國的對立蓋過了友好? & }; E( M% }% g/ J" ~ c. ]. v+ z( H! z# ]5 i9 |
中共建政後其中一個主要外交對象是日本,五十年代中日沒有邦交,但中共仍派出乒乓球運動員到東京參加世界錦標賽,那時的日本首相就是當今日揆安倍晉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沒有岸信介點頭,中共運動員無法登陸日本;雖然岸信介對蔣介石的不殺之恩沒齒難忘,在日本各地廣設蔣的銅像,可是他對紅色中國仍有某種期許,應該說,岸信介期待的是這個巨大的巿場。五十年代是冷戰最高潮,中日交流不輟,兩國互派記者長駐,北京《光明日報》東京特派員劉德有一駐就是十五年,成為一項紀錄。& t# } K8 z. F: P* z9 C
公仔箱論壇. Y% z W- E& j: [/ E: `3 ^7 X;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