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香港]
種類極廣泛部分濫竽充數 節目如「炒雜碎」「文化日」質素參差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4-11-3 07:14 AM
標題:
種類極廣泛部分濫竽充數 節目如「炒雜碎」「文化日」質素參差
(星島日報報道)年輕人是藝術可持續發展的新血,校園藝術活動近年如雨後春筍,單是康文署轄下觀眾拓展辦事處,每年平均花費一千萬元推行各類項目,本報抽樣跟進包括「學校文化日」和「高中生藝術新體驗」等計畫,發現節目質素參差似「炒雜碎」,參觀圖書館也列作文化推廣,有濫竽充數之嫌。
* ]. O8 C: ~# i; ?7 Q6 i公仔箱論壇
5 j6 [1 y) D, h H& l
觀眾拓展是文化發展基石,政府和藝團近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既助業界爭取支持,又讓市民接觸藝術,然而花了資源、辦過活動,是否等如成功拓展觀眾?本報過去兩年走入全港不同社區、到訪多所學校,深入追蹤康文署和香港藝術節等官方和民間項目,並邀請海外專家分享經驗,一連四集研究如何完善本港觀眾拓展工作。
* L( c6 |9 V( [# l0 n7 m7 t3 x0 t公仔箱論壇
& X6 T* O$ e1 x2 Y9 X3 g
「文化日」鼓勵學校在上課時間安排學生參與康文署轄下場地活動,增加年輕人接觸文化機會,活動分為表演藝術、視覺藝術,以及圖書館三大範疇,普遍免費。過去四年,每年有約九萬六千名、來自全港五百三十多所學校學生參與。
* Z; b) D/ [4 G7 L& u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3 W; D1 n% o. _" F$ I8 J
一級藝團演出 參觀圖書館
os.tvboxnow.com |) S3 N. {+ x9 T
2 Y6 Q% u/ q! B$ n9 k6 w+ Y公仔箱論壇
本報翻查過去數年「文化日」節目編排,發現種類極廣泛,既有國際一級藝團演出,如聖彼得堡艾庫曼芭蕾舞團公開綵排和布達佩斯吉卜賽交響樂團音樂會,又有本地博物館展覽和工作坊,但令人困惑的是,竟然連港九新界各區公共圖書館參觀亦包括在內。
公仔箱論壇, P8 Z) _6 I' B$ H$ \
+ `! x/ M N& t! |0 S8 ltvb now,tvbnow,bttvb
大角嘴聖芳濟書院過去曾參與「文化日」,近年則已絕迹,負責老師盧美茵解釋,計畫讓學生接觸更多藝術形式,「這是學校無法獨力做到」,但她發現康文署安排的節目質素參差,學校只有在運氣、眼光兼備的情況,才有機會參加優秀節目。
0 {# j/ H% Z' ~. s0 K' e)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O: F$ ]+ I3 t9 i4 d" W; {
「文化日」活動一般跨越不同年級,讓學校按自身情況選擇節目,例如本年度由音樂事務處主辦的《「舞」林盛會》弦樂音樂會,目標觀眾是小四至中三學生,盧美茵表示,明白處方需要盡量服務最多學生,實際運作卻有不少困難,「有些話劇節目,對高中太易、對初中太難,大家程度不同,需要不會一樣。」
' _1 B6 C9 p) o0 ?" V) K* fos.tvboxnow.com
tvb now,tvbnow,bttvb/ [, T0 \7 b0 c" W& r3 ]
學生跨年級 難照顧程度
. Y7 F5 Q) t% v1 j& @
! [" a+ w/ z4 W
她更直指個別節目太過膚淺,「有個音樂節目,主持人只是簡介不同樂器,試問現時哪所學校沒有樂隊?學習價值太低的話,根本浪費時間。」
9 i# L# _% N. t1 B; y
1 \+ p2 F( n1 q4 C* N: Z
有多年帶領學生參與康文署觀眾拓展活動的中學老師同意,「文化日」活動質素並無保證,有時甚至覺得費時失事,她憶述有次帶隊由西貢學校前往元朗劇院參與有關「舞台知識」工作坊,節目全長四十五分鐘,當中十分鐘屬現場演出,其餘時間則是後台經驗分享,「主持人竟然問學生:『一旦沒有燈,舞台會怎樣?』,無燈自然甚麼都看不見,這是一般常識,不是舞台知識!」
7 L, {" l U ~( \8 M% j
% E; S1 @& P& F3 b! M' z1 S) Vos.tvboxnow.com
除了「文化日」,「高中生藝術新體驗」是觀眾拓展辦事處另一焦點計畫,提供多種不同形式表演,旨在增進高中學生藝術評賞能力,並配合新高中課程「其他學習經歷」的「藝術發展」,當中不乏水平極高藝團,例如本地旗艦中英劇團和中國新進陶身體劇場今年都有參與。
; v; b, J) {6 r* Y& J+ [6 n5 ~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q7 m8 u& Z: T& }; _. ?
就算節目吸引,時間安排亦不容易,不少學校安排下午課堂節數作「藝術發展」項目,「節目歷時兩小時,交通需要額外兩小時,隨時花了整個下午,然而『藝術發展』時數未必有那麼多,校方必須額外『補時』」,沙田天主教郭得勝中學上年參加「新體驗」節目——俄羅斯特林姆四重奏音樂會,老師林艷梅帶領過百學生離校觀賞演出,並協調各班級安排補課,「同事都很明白藝術的重要性,不過學制就是那麼緊逼,老師當然一課都不想減。」
6 w* t; W$ ~' ?; m6 E! o/ F# \
& v [9 S& x( z: a# q1 h6 Ytvb now,tvbnow,bttvb
藝術家駐校 成效顯著
/ A& ]$ ]. A$ f: r/ @# q* A/ y: L
os.tvboxnow.com# @) G" i& U' I) [5 U# L
深水埗九龍工業學校並無參與「文化日」和「新體驗」計畫,該校「藝術發展」負責老師鄧慧敏指,時間不便是主因,相反校方近年廣邀藝術家進駐校園舉辦如漫畫班和結他班,成效顯著,「真正因應學生志趣和天分安排項目,而非僅僅考慮時間能否配合。」觀眾拓展辦事處回應,指針對「文化日」項目,署方一直擔當「統籌」角色,收集不同節目再向學校推廣,根據去年意見調查,超過九成師生滿意計畫;時間安排方面,署方亦透過問卷收集意見,並盡力配合。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