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內地]
河北農業大學完成世界首個棗全基因組測序
[打印本頁]
作者:
nt1972
時間:
2014-10-29 03:52 AM
標題:
河北農業大學完成世界首個棗全基因組測序
校址位於此間的河北農業大學29日透露,由該校教授劉孟軍領軍的30余名科技人員,歷時3年多完成了棗全基因組測試研究成果,並於美國時間10月28日被國際權威科學雜志《自然通訊》在線發表,這標志著中國在棗基因組學研究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該研究使棗樹成為世界鼠李科植物中首個完成基因組測序的物種,對揭開棗樹進化和生長發育之謎、加速分子育種等將產生重大影響。
% _; G( n: A6 i! @* e9 b5 ]
9 N/ q& F6 X$ T: Z# |7 ?7 b6 y/ ~ {公仔箱論壇
據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劉孟軍介紹,自2010年始,該研究團隊在20多年棗樹科研積澱基礎上,開始了棗樹的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經30余名科技人員3年多的艱辛努力,終於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棗樹的高質量全基因組測序工作。該研究項目共組裝出438M的序列,占預估棗基因組大小的98%,同時把80%的序列錨定到了棗的12條假染色體上,注釋出包括大量棗特色基因32,000多個,為棗後續的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資源,為揭示棗特殊生物學性狀的分子機制奠定了基礎。
+ _1 F8 [$ Q5 a% m" Q
0 Q0 H# Q' h. E$ Z, M' R! T+ W
劉孟軍稱,在完成基因組測序組裝基礎上,該團隊還對棗樹的多個特殊和優異性狀的形成機制進行了深度研究,通過大量比較基因組和轉錄組的深入分析,發現棗果同時具有柑橘和獼猴桃兩種積累Vc的分子機制,該機制在其它果樹上尚未發現。此外,該研究還揭示了棗樹抗旱、耐鹽、棗果富含糖分等獨特和優異性狀形成的分子機制,對揭開棗樹進化和生長發育之謎、加速分子育種、推動棗業現代化和國際化將產生重大影響,為鼠李科及其它果樹和木本植物的分子遺傳改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論借鑒。
7 T4 v6 v2 C! h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8 f3 H- R8 h, P9 \9 ^& ?
河北省科技廳農村處副處長楊佩茹稱,該研究是河北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研成果,棗全基因組測序的完成為未來棗樹的育種、基因應用等專業技術攻關找到一把“金鑰匙”,希望能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及應用,促進健康、農業和環境等領域的快速發展。
2 _/ I% s- ^2 c- W; {* ^4 ?2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7 m: P2 B- q) x
國家林業局科技司計劃處副處長陳列表示,棗樹為鼠李科重要栽培種,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五果”之一。目前,棗樹已被引種到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中國的栽培面積就達3000萬畝,年產量達600萬噸,為2000多萬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棗全基因組測序的完成對棗樹的高效栽培、精深加工等領域的技術創新提供了基礎支撐,將為棗樹的產業升級提供持續動力。
: c# T, J( H4 {9 w; E5 `* ?0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m2 Q% ^; x1 I3 M
《自然通訊》雜志執行主編印格致表示,《自然通訊》是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的系列子刊之一,屬綜合性學術期刊,在該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均經過兩位以上世界著名科學家的審定通過,代表著某一領域取得了意義重大的研究進展。“希望將來有更多來自中國科學家的優秀科研成果在該期刊上發表”。
3 H# w3 P( _+ x% b
tvb now,tvbnow,bttvb, Q. @% ^$ @6 P/ U) D
劉孟軍,河北農業大學二級教授,中國園藝學會幹果分會理事長,國際園藝學會棗工作組主席。其領軍的“河北農業大學棗產業科技創新研究團隊”,是唯一獲得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中國園藝學會華耐科技獎和國際園藝學會獎的創新團隊。
" E0 x* N+ n/ M
, V# n) R' G0 b+ l
河北農業大學建於1902年,是中國建校最早的高等農業院校之一。該校現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8個。2006年以來,共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790余項,鑒定科技成果500多項,專利200多項,年創社會效益百億元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