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安裕周記﹕新人類與他者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10-12 06:54 AM
標題:
安裕周記﹕新人類與他者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0-12 06:57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 e& c/ r# o7 a; a& s% S9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 N9 y. M/ u( J% i
安裕周記﹕新人類與他者
. |5 t; O" j' x7 L/ v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1 k/ t" u! [1 r; R' \
周六早上讀畢小思老師在《明報》的專欄是默然,愣着那刻報紙難在手裏一時間
不知如何放下來接過侍應的一杯茶;這不僅由於是老師專欄的最後一篇文章,而是字裏行間對年輕一代的期許。香港走到今天的大時代,老師文字裏透出的是對年輕
人的關切和疼惜,到文章後段才說到自己病了停筆。曾經走過憂患今天面對憂患的知識分子是真正的讀書人。
( }+ U# Q* ]9 m% R+ d: s' c/ A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 b; f9 S9 p& l
佔中新世代已是沛然莫之能禦,他們接受了香港能夠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我的形容是,站在台上的周永康黃之鋒岑敖暉都是「正紅旗下」成長的一代,如果
三人在內地成長,幾乎可以保證頸上都是代表「三好」的紅領巾,可是如今他們放下一切奔走呼號,不能自己。而這一切都發生於二
○
一四年的香港,時維回歸十七
年。
. O$ Z; i* ~, Ntvb now,tvbnow,bttvb
% I9 U7 r4 z! t8 ?7 Q& gtvb now,tvbnow,bttvb
年輕的面孔讓人想起很多,每個世代都曾經年輕過。今天人們孜孜而談的西方社會六十年代學運,是年輕人巨大能量迸發的年代。六十年代美國社科界有一個名詞
「新人類」,是對生於戰後一代的叫法,意喻他們沒有跟從傳統意識形態及社會規範;同一時間日本出現另一種變革模式的「三大神器」,電冰箱、電視機、洗衣
機,文化以及消費形態的轉變,構建了充滿革命氣息的時空。歷史滿是嘲諷,
回首前塵,昔日被視為激進、推翻傳統的改革理念,諸如反對核武、社會平權,以至於同工同酬、環境保護,今天已變得理所當然成為社會規範(
norm
)。
6 a2 S* S" e+ j4 k8 H- e+ Y, G6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n3 c8 I; Q2 w% @$ g; j
社會進步的巨輪無人可阻,普選爭論,我覺得可以各提理據,甚至保守一方公開說就是不讓民主派勝出也毋須赦言,但若以「英國人時代也沒有普選」拒絕給予香港
真正普及而平等的選舉,這是對時代的最大侮辱。先不說這是早就應該按協議給我們,遲了這些年我們都不介意,卻絕非不給你貨真價實的還賣乖「本來也就沒有」
這些話。
6 K0 b' H( y P, w& e! @! X. z
8 g7 d, W7 P1 K9 e' [
六十年代的新人類
# x" s2 v% ?! J9 u0 z* y7 q$ p
os.tvboxnow.com) X8 L( t7 x6 S, i% Q0 A8 _
我不認識周永康岑敖暉,對黃之鋒的認知也只是透過傳媒報道,一個念文學,其餘兩個一是念工程一是社會科學,其實都是
decent
的青年,與六十年代的美國
新人類和八十年代的日本新新人類相比,他們身處的時代本來應不致令青年走上街頭。六十年代西方社會遠比今天香港舒服,美國大學生數量首次超越農民,汽車工
業帶來更大的自由空間,美國是裝在四個輪子上的國家。然而一場不義之戰喚醒了年輕一代,在富泰的生活當中尋找公義,對巨大無匹的制度拋出挑戰的手套。
+ J; E( k, P p$ N- ~& Y
1 _% X, [1 Y) z1 S$ r
一九六一年出版的美國小說《二十二號規條》(
Catch-22
)被認為足以描述新人類反抗傳統勢力的作品,今天重讀,依然充滿令人感動的人性突顯。這部由
海勒(
Joseph Heller
)寫的小說,講的是二戰末年地中海一個小島上的美軍轟炸機大隊故事。飛行大隊隊長為了逢迎上級,不斷要求下屬加班飛行,遠超原本出勤規定上限
的二十五次戰鬥任務。機師們受不了,千方百計開小差,逃避出動命令。後來有人找到規條當中有一項是「若是精神有問題,可予免役,但必須病者自行申請」,機
師遂群起提交申請免役書。詎料申請送抵之後悉數駁回,上級回覆是「既然關切到自己健康,即是大腦仍可理性思考」。最後是機師反抗,逃兵役跑到中立國瑞典。
d- H# [2 R8 q- h% e)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5 A. r/ U6 B' }; |( z7 M
這部書甫出版之時,被認為是反體制著名禁書《憤怒的葡萄》(
The Grapes of Wrath
)的孿生兄弟,內容至今半世紀仍膾炙人口,例如書中將軍自稱「我的缺點便是沒有缺點」。
Catch-22
其後載入韋伯斯特大辭典,意喻統治階層
對民眾的作弄,或是民眾對統治階層的反擊。
6 ~' r: p3 q2 C3 L
tvb now,tvbnow,bttvb; u: U. z9 }! T# C, W
8 N7 ?) q; a0 j( O# i5 ~" P) eos.tvboxnow.com
Catch-22
的個人
vs.
體制
os.tvboxnow.com* F J& \* {( N k# ^
os.tvboxnow.com$ |7 P) s: t" t: _" y2 m
這種體制
vs.
個人的衝突典型,其後發生在每一場社會運動尤其是學生運動,包括香港佔中。這條線路脈絡分明,先是在城巿或國家內部引發,之後是擴展到國家
層面,最後是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抖動。中間主要思想是「更加合理的社會」,而當中的「合理」則是當年被保守派標籤「與共黨合流」或「無政府主義」的各式改革
社會主張。《二十二號規條》一書風行的原因,是指出龐大體制的不合理本質,挑戰之後勿論成敗如何,結果是捨棄國家,遠走第三地。於這一層次而言,體制或其
隱喻的建制是最大的輸家,因為其子民(轟炸機機師、國內人民)揚棄母體,視母體為「他者」(
other
),始是全書精要。
# K) R7 w& f" D- xos.tvboxnow.com
! M8 M4 m8 z& ^ M% o: x- }tvb now,tvbnow,bttvb
香港這次佔中運動發展下去,會否變成《二十二號規條》以及其後歐美學運的宿命,視中共政權為他者,很大程度端視中共對這次運動的取態。北京於二
○○
三年之
後一直說的「人心未回歸」,這刻面對事實的考驗。必須指出的是,視中共為他者不等於「港獨」,應該說,這可能是一種朝內轉向的關切方向,更多聚焦於香港本
土的一切,包括民主民生,前者例子可以是爭取真普選的行動,後者則可以是保育生態,真正做到視香港如家(
home town
)而不是先民祖籍的廣東福建。這種始於不良制度觸發的疏離心態,最終會以什麼形態終結,此刻並無答案,這可以是幾經努力終於回到母體,也可以是梁
啟超百年前談到台灣時所言的愛爾蘭自治模式。對北京來說,最壞的是類如現時台灣的半獨立心態。台灣年輕一代視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自己則是
「中華民國在台灣」或僅僅二字的「台灣」實體,而六四事件是「中國人」的悲劇,無礙興高采烈跨海到大陸旅遊玩樂。
tvb now,tvbnow,bttvb' O3 G7 B, q# S: m
( |3 Z6 X2 ]0 B
5 ]% ~) i. G* ?
「他者」在兩岸的意義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_: D7 H7 t% e4 `& T* E: q. N
. W. b& j# ~: ?: B4 t0 v7 y1 C9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兩蔣時代的台灣以及更早期的中共領導層,對於「中國」法統極為重視,一切概以防止從「中國」逸出為基本思考。中共當局在文字上從不承認台灣為政治實體,除
了是內戰成王敗寇的尾巴,更是通過虛擬的敵我分明內戰狀態,不容台灣漂向遠方的日本或美國。因此,台灣立法院在新華社新聞稿變成「台灣立法機關」,馬英九
陳水扁一個是中共最愛一個是最恨,卻同一稱呼「台灣地區領導人」。兩蔣時代,台灣政體仍有國民大會,是根據「大陸陷共」前的省巿編制,其中有年輕一代早已
不知何處的「熱河省」代表。國共這些掩耳盜鈴伎倆儘管可笑,卻是兩岸政權為了防範「中國」變成他者的做法。然而時至今日,政治現實無可抵擋,台灣眾口一詞
把北平改叫北京之時,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秋海棠大國只是一個地理名詞。
$ O& p0 r* I/ H0 K" a
$ p4 A6 L+ S! `; ttvb now,tvbnow,bttvb
在各國走過的抗爭及反抗爭道路觀之,體待這連串的變化需要耐性及觀察,而非事事揮舞大棒。資本主義世界三巨頭美國法國日本都曾經面對社會反抗運動,最盛之
時,美國有人交還護照自稱「世界公民」。但這三國儘管在反抗運動年代傷痕纍纍,最終靠着政黨更替、公民網絡以及自由的新聞媒體,把龐大怒潮逐一宣泄,而不
是由軍警鎮壓。當然,贊成動武的會認為美國黑豹黨消於地下,或日本聯合赤軍遁走出國是強力彈壓的結果,但這派隱而不提的是在對抗過程中大量人命傷亡,最著
名的是日本淺間山莊圍剿事件。對此,美國自由派史學巨擘小史萊辛格的看法是一針見血的正面﹕社會反抗運動是一個不會完結的自我反省過程。事實上,美國反戰
運動銷聲匿舻之後,取而代之的是關注團體大量冒起,他們通過法律渠道監督政府,八十年代初,受訪美國民眾加入類似團體的僅約一成,幾年後同類調查,數字茘
升至四成,公民社會在人民覺醒後成形,結成牢不可破的民主體系。
* X* C% }" r" e3 }! a0 x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9 c" s8 Q5 Q! f2 p7 H
( M3 m; D' u3 y$ M+ p; ~* v公仔箱論壇
德國戰後的民主之路
公仔箱論壇5 s* E- Q3 B& c3 [" b. W
" M' y1 Q0 }" U& O3 @os.tvboxnow.com
說一段歷史。這幾天德國官員對香港民主化屢有評論,對大戰結束後幾乎在國際舞台隱形的德國來說是極為罕有。姑勿論陰謀論者如何判斷德國對香港民主化置喙的
原因,但德國戰後的重建優次,折射出對一個幾乎炸成廢墟的國家來說,最優先的不是推動經濟讓人人吃飽的實用主義,而是重建學校編寫教科書。同一段時間,德
國政黨重現生機,一九四五年七月,社民黨和共產黨恢復活動,招收黨員,政黨有兩個共同目標﹕對外承認戰爭責任作出賠償,對內發揚民主重建德國。這段長路的
中間站是一九七
○
年十二月,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華沙猶太人死難紀念碑前雙膝跪下,德國從此站起來,為一九九
○
年十月兩德和平統一寫下前傳。德國對民主的
理解,應該不會比我們小。
, m3 @# @6 r" ^* m1 v4 w
1 Y& ~ d/ h1 x' M: z# e8 t+ {) Z8 Qtvb now,tvbnow,bttvb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