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馬來西亞]
莊迪澎/林冠英鬥檳州記者:雙方自曝其短
[打印本頁]
作者:
angel987
時間:
2014-8-31 10:37 AM
標題:
莊迪澎/林冠英鬥檳州記者:雙方自曝其短
林冠英和媒體的摩擦,不盡然就是「打壓」媒體。然而,其「自我」太強、自信不足,不大能承受媒體和批評者的非議。但就馬來西亞的新聞自由現狀而言,林冠英對主流媒體的批評也未必是無的放矢。媒體面對朝野從政者有差別待遇,以及類似批評,已是陳腔濫調。此次糾紛,一方面是檳城記者和林冠英之間積怨的再爆發,另一方面則是中文報社記者「集體委屈感」的宣洩,這股委屈感也夾帶著或不自覺地流露出「媒體的傲慢」。
" z' M$ w6 h) M, W W# Y# dos.tvboxnow.com
8 O! r. y, V9 D3 y% y
多年來,馬來西亞學界對新聞自由和媒體業的觀察主要集中在聯邦的層級或全國性現象,鮮少關注地方(州)現象,這是可理解的,因為管制媒體的法源、權力和手段都在聯邦政府。然而,民聯執掌檳州之後(尤其晚近兩三年),檳城業已成為考察「政府-媒體」博弈的一個地方重鎮,而首席部長林冠英則是「非常主角」。
os.tvboxnow.com) p6 i; z5 g: K0 O9 J: G4 E
已非第一次和媒體杠上的林冠英,這次再和檳州記者交鋒。8月20日,檳州行政議員彭文寶為檳州志願巡邏隊隊員涉嫌打人事件召開記者會時,與《光華日報》記者、檳城中文媒體記者及攝影協會(檳記協)主席蔡昌偉發生一小段「提高聲量講話」的小插曲,林冠英翌日在另一場記者會上發言非議「某些中文報記者欺善怕惡」,招致檳記協和檳城報界俱樂部在四天內發表三篇文告反擊,甚至訂於9月1日「還原真相,維護報人尊嚴」記者會,播放事發時之錄影和錄音。
# f2 j+ E# P/ ], W/ h1 `: m
持平而論,林冠英和媒體的摩擦,不盡然就是「打壓」媒體。然而,林冠英的「自我」(ego)太強、自信不足,確實導致他不大能承受媒體和批評者的非議。此次風波微不足道,林冠英身為首席部長委實無需越俎代庖、逞口舌之快。
, G9 w) r" _% C9 L* O! Cos.tvboxnow.com
民主行動黨和林冠英雖然已在檳州執政,但仍是聯邦在野黨,問鼎布城之大業未竟,卻三不五時和媒體對著幹,就政治戰略而言相當匪夷所思。由於民主行動黨畢竟是檳州執政黨、國會最大在野黨,而林冠英既是檳州首席部長,又是民主行動黨秘書長,不至於因為和媒體摩擦而步上鄧章欽及丘光耀被媒體封殺之後塵,但是以「鬥媒體」的姿態在媒體曝光,卻會造成廣大民眾對他、行動黨甚至民聯產生「和國陣一樣不能容納異議、不尊重新聞自由」的惡質印象。
) @( d0 p4 t/ C/ }! \1 G;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嗆聲馬前卒:幕僚團隊回應待商榷
公仔箱論壇% K1 A/ s: Z# c1 d9 l$ a' D, K
此現象固然關乎林冠英的個性,但其幕僚和文膽也難辭其咎。作為政府首長幕僚的一份子,新聞團隊的工作類似「企業傳訊」(corporate communication),不只是為首長撰寫和派發文告、講稿,或代表首長回應媒體上的意見,也應該協助首長和媒體維持比較健康、積極、友善的關係。因此,新聞團隊做為幕僚團隊的一員,應在適當時克盡「勸說」(advise)上司採取比較理想的應對手法之職責,而不僅僅是代表上司向媒體嗆聲的馬前卒。可惜的是,從我還在主持《獨立新聞在線》編務的2007年,到如今2014年,我所見為林冠英回應批評的聲明,雖然出自不同人的手筆,但始終不改輸入不輸陣、準備和你鬥到底的筆調。
os.tvboxnow.com& U/ D3 |# T) n1 i
然而,就馬來西亞的新聞自由現狀而言,林冠英對主流媒體的批評也未必是無的放矢。媒體面對朝野從政者有差別待遇,「執政黨喉舌」、「欺善怕惡」、「見虎燒香、見兔開槍」,諸如此類的批評,在傳播學界已是陳腔濫調。此次引發糾紛,一方面是檳城記者和林冠英之間積怨的再爆發,另一方面則是中文報社記者「集體委屈感」的宣洩——然而,這股委屈感也夾帶著或不自覺地流露出「媒體的傲慢」。
tvb now,tvbnow,bttvb8 s& K D K( B+ T' D- c
(照片/Adli Ghazali/Corbis)
" I, b7 [& r2 x7 e5 ~* j4 _os.tvboxnow.com
評估馬來西亞的新聞自由狀況,可從嚴刑峻法和所有權這些結構層面概括論述整體情況,但也可以將不同語文的媒體區隔,比較不同語文媒體的處境差異。一般印象,相對於馬來文和英文媒體,中文媒體有稍微寬鬆的新聞空間,所以在中文媒體能看到較多的野黨、非政府組織和異見人士的言論,甚至在大選期間,雖然比例失衡,在野黨候選人還不至於絕跡於報端。然而,這也不能說是中文媒體業者勇者無懼的結果,而是依馬來西亞的人口結構,中文媒體的影響力遠不及馬來文和英文媒體,對政權穩定較無威脅力(在某些特殊時間點可能例外),加上國陣「老大哥」巫統權貴不懂中文,直接監視和干預的能力不足,乾脆讓中文媒體成為粉飾新聞自由的櫥窗。
os.tvboxnow.com% z1 M+ f4 q7 T5 g/ E$ ~0 h
然而,中文媒體往往不看這些因素,反而經常流露出既自憐又自大的心態——自憐的表現是不厭其煩地抱怨沒有後臺撐腰(其實不然),隨時成為犧牲品;自大的表現則是認為是他們「頂著走鋼索的壓力」去「捧紅」在野黨人(以及異議分子、評論人等)。過去不論是封殺鄧章欽、炮轟林冠英,或是攻訐評論人,《星洲日報》都曾以「奶水論」的調子攻訐它的批評者以怨報德、忘恩負義。這次檳記協和檳城報界俱樂部反擊林冠英的聯合聲明也出現了這個敗筆——非議林冠英等人「過橋抽板,無情無義」,因為他們「完全罔顧中文媒體在行動黨在野時
對該黨的『厚愛』及同情……也使更多民眾及讀者熟悉行動黨一舉一動
……甚至在民主行動黨執政,中文媒體也同樣的緊跟提供大量的訊息報導,甚至言行必錄,在報館不吝版位下
首長的新聞不只近乎天天見報
,更是大篇幅的報導,
這也直接或間接使到首長家喻戶曉
」。
; x2 W' q2 L; e. P5 W+ H4 a
「奶水論」和「過橋抽板,無情無義」之所以不可取,是因為報導在野黨人的動態既是媒體的義務,也關乎媒體本身的利益。
2 r+ x6 z. W2 @6 C公仔箱論壇
第四權怪論:批評媒體等於忘恩負義
3 [. c- {- z/ C8 i
就義務而言,假使媒體仍然以「第四權」自我期許(儘管政治現實可能知易行難),就應該意識到,挹注資源採訪及撥出版位刊登在野黨(或其他壓力團體、異見人士)的新聞,是他們爲了促進輿論多樣化、維護社會多元性及健全政治民主所應克盡之義務。假使媒體沒這麼做,若非黨報,就是失職了。因此,若硬要說嘉惠了誰,與其說是嘉惠在野黨人,不如說是嘉惠社會大眾;但即便媒體嘉惠廣大民眾,也不能說有人批評媒體就是忘恩負義。
tvb now,tvbnow,bttvb5 h+ y+ _; j S6 C$ `8 ~4 V- }$ j$ M" k
至於媒體的利益,新聞媒體將客觀性(Objectivity)原則奉為圭臬,始於美聯社之前身爲了將他們產製的新聞產品同時賣給不同黨派和政見的報社;後來新聞業者紛紛看齊,也是基於爭取最大範圍讀者的道理。回到馬來西亞的具體脈絡,我在2011年發佈的學術論文《文化霸權之偽善抗衡――〈星洲日報〉的「道德-文化」行銷策略批判(1988-2010)》已曾概括性論述道:
「馬來西亞報業的微妙之處在於它們不會表現得完全一言堂,在非關鍵時刻仍會發表一些批評的聲音,這主要是出自市場考量,畢竟有近半數選民投選在野黨。在這方面,中文報紙承受讀者的壓力可能要比其他同業大,畢竟它們的讀者幾乎都是華人,而種族政治環境造成華人讀者期待中文報章成為華人社會之喉舌,因而會評估哪一份報紙『比較敢講話』、比較能傳達華人的心聲。」
8 k" L! i$ }0 U; sos.tvboxnow.com
6 {5 v/ B) `, u: V$ O1 L/ w
易言之,兼容在野黨和異議分子的聲音,即便是走鋼索,也是媒體在市場生存的手段之一。用一個最淺白易懂的問題概括:你會買一份只有國陣官腔、沒有在野黨新聞的報紙嗎?巫統控制的《新海峽時報》和《馬來西亞前鋒報》自1998年烈火莫熄以來,發行量節節敗退(後者最近公佈第二季度的業績,虧損馬幣1105萬令吉),也許就是說明此事的最佳註腳。
- y9 }, H, e. mtvb now,tvbnow,bttvb
綜上所述,媒體對在野黨人(或其他新聞人物)「厚愛」,讓他們因得以在媒體曝光而「家喻戶曉」,因而媒體有恩於他們的說法,不就是一種自以為是的傲慢嗎?(《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鄭丁賢在8月29日的專欄文章〈誰才是欺善怕惡的狐狸〉裡,兩次提說林冠英的新聞秘書張燕芬得到中文報「栽培」,也是這種傲慢的表現)。實際上,媒體和新聞人物之間有一種共生互惠(symbiotic)關係,媒體也受惠於新聞人物,這點我在2011年評述《星洲日報》封殺鄧章欽事件時,已有詳細解說,不再贅述(參閱2011.09.09,東方日報,〈報社惡行侵害讀者權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s4 |3 m3 G4 n0 Z/ r% ]
總體而言,身為倡導新聞自由的傳播學人,我樂見檳記協和報業俱樂部勇於反擊權威的動作,因為對抗權威的勇氣需要培養,然後蔓延、彼此壯膽,才有可能從點到線到面,形成一股全國性的力量,促進馬來西亞的新聞自由運動。國陣政府的正副部長們經常在失言後諉過於記者錯誤詮釋,媒體和記者幾乎都是逆來順受,我期許未來不論是聯邦政府或州政府,不論執政黨是國陣或民聯、不管失言的部長權威大小,新聞工作者組織都能勇者無懼。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