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U C q' a3 d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 w) |9 f1 v2 N/ g0 j" v. F g# ?
至於究竟為什麼有關發生了一次GRB的事件會在互聯網上傳播地如此熱鬧,具體原因尚不得而知。但雨燕衛星在GRB探測方面戰果豐碩則是不爭的事實,事實上它剛剛被評選為美國宇航局(NASA)“本月最佳”。我猜想可能是那些天文發燒友們對這些消息感到歡欣鼓舞,但不幸的是最後他們的解讀有些過了頭。我甚至還讀到有人聲稱有大量的伽馬射線從哪個輻射源發出,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事實上,雨燕-BAT項目組只是表示,這是一次“微弱的BAT響應”。 * a3 C/ p6 b3 W4 xtvb now,tvbnow,bttvb0 Y, ~7 O" m) g& P( o+ x* G2 O
; C2 x" u! h! e9 Tos.tvboxnow.com那麼就奇怪了,這些消息究竟從何而來?tvb now,tvbnow,bttvb! B* d" g5 n2 V5 |4 a# h 公仔箱論壇3 y5 Z; v. \; R
* d6 i! s5 ]9 }僅僅因為這個X射線源是已知的,可能與GRB事件無關這一點並不一定就意味着整個事件的索然無味。如果這個X射線源的亮度遠遠超出常規水平,那麼幾乎可以肯定它就是觸發BAT機制的源頭,從科學角度看這將會非常有趣。任何在與地球較近距離上的爆發現象都值得好好研究。在正常情況下,當雨燕衛星的X射線望遠鏡觀測到一個新的源,就會有一部分數據被自動傳回地球並由專門軟件進行自動分析。而在這次事件中,開展分析的軟件出了一點問題,尤其是用於爆發亮度分析的軟件。於是當時值班的科學家便迫於無奈只好使用較為粗略的數據進行估算,從這樣的精度上觀察,這個X射線源的亮度似乎要遠高於正常情況。於是,這個消息便不脛而走了。; u. ?3 E- Y$ n _0 |$ S
5 i% [5 `. h0 o. b4 i: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