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8 m( _* D7 F, h" p ]7 Y 9 u2 h! t9 R. m% ]"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回收物品,非塑膠容器莫屬。雖然人們多能做到回收再利用,但到資源回收場實地訪查會發現,來不及處理的寶特瓶,仍佔了回收廠極大的面積。美國環境運動推行者克里斯‧喬登(Chris Jordan)表示,在美國,每分鐘丟棄的寶特瓶量就高達200萬個。公仔箱論壇5 M5 ?" F2 U2 h
. E* ~- O& o, y
/ z- U( a+ v- O3 F3 W為改善此現象,英國三名學生(Rodrigo Garcia Gonzalez, Pierre Paslier and Guillaume Couche)發明出了可食用寶特瓶,他們把這項發明取名為「Ooho」,並以此獲得了2014年Lexus發明獎。7 H4 c& D5 J4 _4 r
公仔箱論壇# v% [+ o: P1 k; H7 S, M+ m
os.tvboxnow.com- d* n" z g6 S% C: N! L& @
Ooho是一種水珠狀的儲水容器,不但成本低、環保易分解,還可以烹煮食用。他們說,他們的靈感來自於包圍蛋黃的薄膜,這層物質能夠隔絕蛋黃與蛋白,並使蛋黃維持圓形。他們以此為基礎,將氯化鈉與藻酸鹽混合,做成加厚球體,只用了簡單的食材、微薄的成本,就做成了外表膠狀,內部含水的小水球。tvb now,tvbnow,bttvb! W# V# ^& n% m. G
% ?3 w A% S0 d f# ntvb now,tvbnow,bttvb ; D8 O( w( D! y2 ]9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4 h. x% I f R9 n ▲可食用水球在太陽下透著光芒(圖/designboom) & p% A+ [% x% }( e$ _, A7 T. } ^/ ]* e!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V9 S9 w% \
其實,這種將水夾在薄膜中的技術(spherification),最早出現於1946年,1980年代,匈牙利物理學家與烹飪狂熱者尼可拉斯‧柯提(Nicholas Kurti)將這種表面膠化成球的料理方法,訂名為「分子料理學」。這種烹飪技術,直到近年來被西班牙廚師elBulli推廣後,才廣為世人所知。英國學生的發明,可說是spherification的進階版。 $ ]2 b& `% W) e# ]tvb now,tvbnow,bttvb8 W1 a- c3 T/ [3 K! U+ R v
: M! l) a+ h% g3 `% M發明此項技術的學生洛迪哥(Rodrigo Garcia Gonzalez)表示「我們將改進版的spherification用於盛裝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質──水。」被問到為何將發明取名為Ooho時,洛迪哥回應「它看起來不是圓圓的嗎?這就是我們命名的依據!另外,這也是很多人看到它的第一眼會發出的聲音。」 ]# G* M$ e9 C% O/ e) ]
tvb now,tvbnow,bttvb& T- C Y4 b; p1 e% K
) B/ z! `- b! X* k
「而且,更重要的是,O(eau)在法文裡有水的意思。」他說。# X: y$ e, M# ?2 @5 S
os.tvboxnow.com* \8 H7 a9 o: T2 p: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