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d' j) N3 ~7 v/ q4 q0 K洪先生厭惡的「官僚」思維其實是非常支持人多好辦事,例如一個政策一個局。創新與科技沒有必然關係,洪先生是互聯網業界代表及「爭取科技局聯盟」的成員,我留意到聯盟沒有「創新」兩字,為什麼聯盟不繼續支持今屆政府兩年前提出的人少又政策分明的「科技及通訊局」,而要爭取人數眾多、除科技外還負責「創新」 政策、卻不包括「創意產業」(創意產業不算「創新」?)和「通訊」政策(互聯網是否「通訊」?)的創新及科技局(請讀者原諒我說的囉嗦)? ! H/ `- P, k c6 p! l+ s2 V / ^4 ` Q9 s; m+ u1 t Q公仔箱論壇今次建議讓創意產業和通訊政策留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日後政府會否順應「業界」要求,把創意產業、通訊及科技三個政策範疇放在三個不同的局?食物安全政策的重要性不低於創新及科技,政府是否須要考慮成立一個新的食物安全局?還有,假如地產界支持,政府應否把房屋政策從運輸及房屋局抽離,成立一個新局?! W# g8 \- K" _6 s0 w*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b* A* P. W5 l% o/ D) T5 J, T
上述提問不是胡扯亂說,而是想說明,推動某一項重要政策不等於一定要成立一個新政策局;一個政策局亦不一定不能處理多過一項重要政策。創新及科技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人頭」。os.tvboxnow.com/ H. f. ~$ ^8 k4 s6 U" l' E, n- M
公仔箱論壇' `3 O5 k' ^) x1 [; x% Z! c
我想提醒洪先生及立法會議員看一篇專欄文章,題為《辦公聽會質詢候任局長》(王慧麟,刊16日《am730》)。作者擔心創新及科技局可能成為「業界自 肥、政治分贓之政治工具」,於是建議立法會舉辦公聽會,質詢繼任局長的人選,讓他們談談出任局長後的施政抱負、方針、政策路向等。我認識作者,但沒有就設局一事與他有過任何溝通。os.tvboxnow.com$ S5 t: g% `" J7 C- J" c5 v1 V
# C N: F1 w6 U再說一次:我支持創新及科技,但看不到有充分理據支持政府在今天成立一個人數眾多、政策及權責不清不楚的創新及科技局。此外,我在這議題上已經清楚表達個人的立場、意見和建議,所以不會再撰文回應其他人對我個人或意見的批評。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5-12 11:27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