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環球時報》又刊登了彭光謙“轉基因安全要用事實說話”的文章,新華網也報道了彭光謙的評論“靠轉基因解決糧食問題是飲鴆止渴”。郎鹹平在廣東衛視“財經郎眼”播出的“警惕!轉基因!”,上海第一財經頻道“解碼財商”做的《轉基因食品,你敢吃嗎?》中,更是把權威機構已反覆澄清過的所謂轉基因食品致癌、影響生育、導致土地報廢等謠言拿來說事,又一次引起了人們對轉基因技術的恐慌。近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院長羅雲波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接受了記者專訪,對相關問題給予了堅決回應。公仔箱論壇5 O1 I. c; [* L( |) k
os.tvboxnow.com& D/ r% A7 Z y+ o
記者:彭光謙的文章稱,當前商業化推廣的轉基因品種,只有抗除草劑或者殺蟲的特性,或者二者的結合,轉基因不增產,更談不上高產。迄今為止,全世界沒有任何一項轉基因作物是增產的,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搞出任何一個“增產基因”。實際情況如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m& J0 D: g: n, m& o
6 P; |0 E1 Y" ? U) y/ Y1 ?公仔箱論壇黃大昉:轉基因技術在作物上首先實現商業化的確是抗除草劑和抗蟲兩個基因,但不是只有這兩個基因。之後在農業領域,包括農業轉基因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的培育方面,轉基因作物的發展速度最快,培育了一批具有抗蟲、抗病、耐除草劑等性狀的轉基因作物。目前,轉基因技術正朝著改善農藝性狀如光合效率、肥料利用效率、抗旱耐鹽和改善品質等技術方向發展,含有複合功能基因的新一代轉基因作物的研究開發近年明顯提速,成為技術競爭的新熱點。比如,含有8個基因,能防治多種害蟲,並具有抗兩種除草劑特性的玉米已獲准在美國生產應用;富含ω-3不飽和脂肪酸的大豆即將上市。2013年,阿根廷宣佈開始試種乾旱和鹽鹼環境下還能高產的小麥品種。此外,具有保健、防病或抗癌功能的蔬菜、油料、糖料等多種轉基因作物因能顯著提高產品附加值,市場開發前景更為廣闊。目前,轉基因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醫藥、工業、農業、環保、能源、新材料等領域。至於彭的文章中所提到的“增產基因”,據最新研究發現,產量不是由單一基因決定,農業上的增產更是受多種因素影響,轉基因抗蟲、抗除草劑品種能減少害蟲和雜草危害,減少產量損失,實際起到了增產的效果。因此,轉基因農作物的增產效果是客觀存在的。值得一提的是,巴西、阿根廷等國種植轉基因大豆後產量大幅度提高,已分別成為全球第二、第三大大豆出口國;南非推廣種植轉基因抗蟲玉米後,單產提高了一倍,由玉米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印度引進轉基因抗蟲棉後,也由棉花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tvb now,tvbnow,bttvb& w1 h. |9 j0 R3 ]4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