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港澳台] 婦產、小兒專科醫師 每個鄉鎮都該有? [打印本頁]

作者: abcd0816    時間: 2013-10-3 12:38 AM     標題: 婦產、小兒專科醫師 每個鄉鎮都該有?

台灣有368個鄉、鎮、市區,其中有150個以上沒有婦產科及小兒科專科醫師;即使有,因為經常只有一位,無法輪班隨時待命,民眾抱怨連連。也就是說,超過六、七成的鄉鎮,夜間根本找不到上述的專科醫師。因此孕產婦及病童就醫,就成為醫療體系的重大問題。 該不該每一個鄉鎮都有這兩科的專科醫師?而且要24小時看診?當然要有!
1 A& ^: e4 F; F' T1 A+ {! Mos.tvboxnow.com台灣的城鄉醫療資源差距頗大,例如光是台北都會區,就有八家醫學中心、十數家區域醫院,提供24小時婦產科、小兒科專科醫師的服務。
- }( J5 W6 }( A. @公仔箱論壇而偏鄉地區的民眾一樣完糧納稅,也依健保法的規定按時繳交健保費,難道他們是「細漢的」,為什麼不能跟都會區的民眾享有一樣的醫療服務?有沒有可能讓368個鄉鎮、24小時都有婦產科及小兒科專科醫師隨時待命?
* r! u+ L7 ~/ \# @5 I公仔箱論壇先進國家 僅設全科醫師
" o/ V& S6 q* ]. k( w/ I3 k% stvb now,tvbnow,bttvb坦白說,我們做不到,地廣人稀的澳洲、紐西蘭做不到,先進強國美國、日本、英國也做不到,就是被認為社會主義實施公醫典範的古巴也做不到,他們至多在偏遠地區能設有一名全科醫師(General practitioner)或家庭醫師(Family doctor),就額手稱慶了。
$ p4 w- T' R9 D) r' I" [tvb now,tvbnow,bttvb以英國為例,除非不是正常的分娩,他們不但由家庭醫師接生,甚至由助產士接生;一般小兒疾病,當然由一般科(GP)醫師診治,如有必要再轉診專科醫師。
* {' s( E% g: }  K" M6 I6 Q9 jos.tvboxnow.com以一般科醫師擔任偏鄉民眾健康的守護者,是世界各國普遍施行的政策,所以才會有20、30年前,日本到台灣廣徵在日據時代獲得日本醫師資格的台灣醫師,赴日本無醫鄉服務之事。
7 z; H1 P; X2 I  q  M. etvb now,tvbnow,bttvb台灣有59個鄉鎮人口不足一萬人,只有2、3千人者亦不在少數;全台灣平均生育率是千分之8.7,因此有59個鄉鎮每年生育不到90名嬰兒,甚至只有個位數,平均每4天至多才生產1名。且偏鄉多人口老化,育齡婦女及實際生育數更少,如何養得起一名婦產科醫師?小孩子少,又如何能維持一名小兒科醫師?
7 w, ?' Y/ C" m3 s8 ?現實層面做不到,但相對都會區民眾,這些病患又處於弱勢與不利的地位,那該如何?
. C3 G: Z- L; f5 C# U9 e每個鄉鎮 加強社區醫師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2 t4 ?+ h: O# K
補救方法是學習大部分的國家,每個鄉鎮至少要有家庭醫學專長的社區醫師。目前家庭醫師的訓練已有相當水準,若進一步強化訓練,必然足以照護大部分的婦產科及小兒科疾病,或正常的懷孕,少數需要專科醫師診治的複雜病患,再由家庭醫師轉診。( j5 T6 i+ d# g5 j$ t# C" D! X
為補償對這些弱勢地區族群的照顧不足,轉診病患除應免除部分負擔外,應建立機制,免除各種掛號等行政程序,優先安排至區域級以上醫院直接就診或住院,並提供交通費用補助。另一方面,在偏鄉地區應廣泛設置遠距醫療,建立家庭醫師與專科醫師相互諮詢的體系。- O3 I8 J$ i6 i9 _' k2 \, ?
目前台灣已沒有「無醫鄉」,且平均每600人就有一名醫師,但有四至五成醫師在醫院服務,而非自行開業,願意到偏鄉執業的醫師更少。因此衛生當局應以各鄉鎮每1200人至少有一名家庭醫師為目標。
0 K1 W& t' V0 C9 M! ~5 K;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若干縣市長及地方立委,常以在縣市內設立醫學中心為施政口號,以為設立醫學中心就是政績,可解決民眾就醫問題,但基層衛生所缺人缺預算,又未能提供條件以鼓勵家庭醫師在地方開業,捨本逐末,並不可取。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