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_; K+ m; j! }3 `. S6 s3 R 第三,李浩这个表面上被同事、邻里视为正常的男人,其精神状态其实极不正常。国内媒体有文章分析,说李浩具有被长期压抑的权力型人格,因此企图通过囚禁女子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李浩及不少国民的双重人格与西方心理学分析的权力型人格有一些本质的不同。我以前曾写过一篇文章谈中国人的囚犯人格。这种人格的特征是在强势者面前唯唯诺诺,卑微到恨不得将自己变成一粒尘埃;在弱势者面前却能端足架子,摆出一副可以主宰他人命运的势派。这种人格电视剧里的最佳诠释是太监,现实生活中则是囚犯。我将其命名为囚犯人格,来源于这一事实:中国人一进牢狱,就失去做人资格,许多犯人为了求存,在狱警面前比谁都更象孙子,每天考虑的就是如何“深刻”地写检查,尽力将自己贬得一钱不值。但只要到了地位较低的囚犯面前,顿时又端足架子,从奴隶到“主人”这两种角色的转换,常常因面对的角色不同在短时间内完成。在不少中国人身上,暴君、暴民与奴隶这三种人格都同时并存,视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必须指出的是,1949年以前,不少中国人身上固然有囚犯人格的因子,但并未如此严重,更未在全体中国人身上发酵膨胀。只有到了毛泽东统治时期,毛通过不断开展的残酷政治运动,将中国变成了一个无形的大监狱,积极分子们成了自觉的狱卒,形同囚犯的中国人为了在政治运动中挣扎求存,只有将自己变成双面人,那些不善变化的人大多成了牺牲品。这种从人到非人的炼狱经历,从当年右派们的回忆录中可以找到不少佐证。* S s; F! ]2 C. t! \
4 Y( o5 E) A r' k公仔箱論壇 李浩曾是军人,复员后又在事业单位工作。他所在的事业单位洛阳技术监督局执法大队,是准政府机构,这两地都是凭权力说话的地方,官大一级压死人,地位低的李浩在军队与单位里,长期处于服从上级的卑微地位,这与其内心的权力欲产生的长期交互作用,最后就形成了这种囚犯型人格。在对六名女子生杀予夺的“管理”中,他那囚犯型人格当中面对弱者的“暴君”人格得到尽情的展示发挥。os.tvboxnow.com; @( B ]4 E$ r* S. {
os.tvboxnow.com3 s3 n" P$ z. i; b/ f! S
被讨论得最多的另一个特色则是被囚禁的几位女子的斯德哥尔摩症状,即她们在被囚禁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对李浩产生怨恨,反而为了争宠而互相吃醋,施害同类。这一点其实是许多善于思考的中国人最感痛苦的一点,因为如果大家愿意正视这一点,可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当中有不少都患有这类症状,监狱、劳改农场,以及在江湖上挣扎求存的社会边缘人,最容易形成这种斯德哥尔摩人格。 4 t% \% P+ U/ j/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F7 [4 B) v# A- i* S 洛阳性奴案是中国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朵恶之花:政府无意保境安民,先是以国家机密吓阻记者,封口不成后将事业机关工作人员与公务员分开,想方设法保住政府“面子”;李浩控制下的这个小生存圈的特殊生态,则是李浩的囚犯人格与6位被害人的斯德哥尔摩症状相结合的产物。面对李浩这位在小圈子内生杀予夺的暴君,6位受害者不是团结起来与施害者抗争,而是互相施害、讨好暴君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人们可以从这一恶性事件中深深感受到中国社会生存环境之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