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占飛: 神啊!請容我對祢「可證偽性」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3-9-28 08:03 AM     標題: 占飛: 神啊!請容我對祢「可證偽性」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9-28 08:04 AM 編輯
! j0 ?6 ~& ~$ X* n" t$ T; S9 ctvb now,tvbnow,bttvb
7 F9 n' G5 r7 P- T$ S- w2 Otvb now,tvbnow,bttvb占飛: 神啊!請容我對祢「可證偽性」
  I" _/ e9 {$ b2 Z1 Btvb now,tvbnow,bttvb. l) h9 u9 ?2 [& [

, d2 ~" C% s& k4 X
$ V% b% A3 w, K- D# T久矣乎未見基督教界和神學家這麼熱鬧了。在香港過去的大事件中,比如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宗教界通常表明立場便算完了事。但是,一場佔領中環運動,不單聖公會立場跟天主教有異,還牽扯出「公民抗命」和「違法達義」是否符合教義和怎樣才算符合教義的爭論。神學家要從象牙塔出來面對風風雨雨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a  ^5 z; T; D; s* L  @-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j) E  Z. Q- s/ z2 i* `1 y
練乙錚旁徵博引指出:基督教義並不排斥公民抗命。吳宗文牧師為文表示:「單看題目,我想幾乎所有基督徒……都不會反對,甚至會完全同意這個命題,因為《聖經》確是如此教導……」《聖經》成書年代久遠,根本沒有公民抗命這個東西,邏輯上怎會排斥公民抗命呢?但說《聖經》同意公民抗命,倒要更多更強的論證才行。
  I/ A* L6 j8 |" g公仔箱論壇
. `6 ^  A" @# H, |2 s; O公仔箱論壇 2 n: b* s9 p# P' w
斷章取義os.tvboxnow.com; ~& |8 O' n1 Q

$ M/ k- n2 d/ J- ltvb now,tvbnow,bttvb要知道《聖經》是一本作者眾多,十分雜博的大書,有舊約和新約。新約還包括使徒行傳。不同的意見都有,有些甚至互相矛盾。隨便舉個例子,舊約講「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新約耶穌的教導卻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馬太:第五章39)。舊約說要「行公義.好憐憫」(《彌迦書》第六章8節)。「不要與惡人作對」,又怎樣行公義呢?公仔箱論壇0 ^7 k' [3 A+ G

; |& Q/ X: z' d, d% |: X- J* D. F$ ]當然,神學家或傳道人會指出,這些所謂「矛盾」,只不過是因為引用者離開了「文本的脈絡」(context),斷章取義,才會顯得矛盾。然而,所謂「讀經」、「查經」不也是斷章取義,頂多不過讀一、兩節《聖經》,便用以支持、合理化(justify)教會或傳道人的立場嗎?" Y# l$ W( `+ V; u

3 r  [* ~) m: U& @) ?% L. Z5 h1 g回顧教會的歷史,教義的爭論無日無之,在任何一個時代的天主教廷,或眾多不同的新教教會之間,都存在對《聖經》不同的詮釋,都有「左」、「右」之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p' h( W# \! e7 ?4 ~

- g1 C4 {3 r9 n! J/ F1 D( o「左」代表激進,不滿現狀(包括社會現狀及教會現狀),主張以對抗或「革命」的方式「行公義」。天主教許多屬會,例如方濟各會,興起時都是「左」的。由馬丁路德發源的基督新教,當初都是「左」的。「右」代表保守、不反建制,以「現有條件下爭取得最好的」的方式「行公義」,甚至與權貴合作。
1 m: b; p0 k/ c% I* I4 hos.tvboxnow.com
; J( t# o8 k2 b5 {6 s( W「左」、「右」之間,還有很大的光譜,有中間派,有中間偏左,有中間偏右,不一而足。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來港傳教的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有「右」亦有「中間偏左」的,「右」的協助維持殖民地管治,中間偏左的則推動社會改革。他們都能在《聖經》裏找到經文來合理化他們的立場。誰對誰錯?也許有待神學家辯論一番,才能得到共識,或繼續各持己見。
) Z! N& Y% N3 y5 S! T) E$ @- b7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 W0 W/ e& l3 R5 v( {3 D公仔箱論壇詮釋經文,不是科學,沒有客觀的「可否證性」(falsifiability,又稱「可反證性」、「可證偽性」),但這並不等於可以「各說各話,人人都對」。反覆辯論,仍是可以達致「正見」(orthodoxy),意思是「正確的見解」(right opinion)。十三世紀天主教神學家聖湯瑪斯(Thomas Aquinas)著有《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ca),成為天主教的「正見」幾百年。二十世紀著名的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便寫了《教會系統神學》(Church Dogmatics)十四卷,縷述基督教的「正見」。tvb now,tvbnow,bttvb! i1 O* G5 e' \; e2 P# _7 Q
os.tvboxnow.com" i$ X; U  w) N) O3 q  j9 g/ l( X
反覆辯論
. x( I1 J" a6 L4 S5 U2 M5 w4 Yos.tvboxnow.com 5 M, c4 v" x$ A/ ]# r
DogmaticsDogma雖字出同源,意思有很大的分別。Dogma一般譯作教義或教條,是教會視作顛撲不破的「真理」。你不相信全部教義,就不算是教徒。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l1 u( b( }2 O6 E  w# w( g( U4 H
os.tvboxnow.com1 F( y- n% n) c# Y+ t
基督教的教義可見於公元325年和381年兩次大公會議確定的《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天主教會(羅馬大公教會)、正教會、聖公會、信義宗(路德宗),以及基督新教的主要教派,都奉此為教義。
4 T5 D- ^$ p; r9 X6 r os.tvboxnow.com* a, H8 U5 K$ q2 c4 H
《尼西亞信經》純講宗教,神學家則由教義衍生出「正見」,以及「系統神學」(Dogmatics),再由「正見」推論到「道德教訓」(moral teachings)──即是教徒應該如何待人處世。在個人範疇,是對婚前性行為、離婚,墮胎、同性戀家庭等問題,應採取什麼立場。在社會層面,面對佔領中環運動之類社會事件,應該支持或者反對。8 ?5 Q6 }2 Q) Z8 @0 e0 A
; a( k9 _; f3 a( I2 M2 C4 r% Y% S
追隨心和直覺
1 f/ v' E) A6 y* }( }: Ktvb now,tvbnow,bttvb
& o3 a( i+ d9 ~2 |7 [& X天主教選出新教宗方濟各。他被譽為自1978年的短命教宗若望保祿一世後最開明的教宗。他當教宗之前,已很勇於就政治和社會問題發言。他在紀念福克蘭群島之戰三十周年時說過:「英國佔領了(usurp)祖國的馬爾維納斯群島(即福克蘭群島)」,還惹來英國首相卡梅倫的反駁和幽他一默。os.tvboxnow.com6 f3 J$ k/ _4 b, P  \* t
os.tvboxnow.com% H: j% v2 S3 G9 |/ }+ l
近期他就墮胎、避孕和同性戀問題所發表的意見比較開明,並沒有堅持一貫天主教廷的強硬反對立場。有人推論教廷可能改變立場,方濟各連忙澄清教廷的「道德教訓」並沒有改變。他只是認為教會不應太着眼這些「眼界淺窄的規矩」(small-minded rules)。教義跟「道德教訓」並不是相等的,教廷需要找出一個新平衡點(new balance),否則教會的道德基礎就會「忽喇喇似大廈傾」(fall like a house of cards)。他呼籲要回到最根本、最重要的教義:即是耶穌拯救世人。
9 @0 W& t0 R5 |/ Ttvb now,tvbnow,bttvb
% x; I5 E. G/ ^tvb now,tvbnow,bttvb方濟各教宗這番話,重新強調:教義是千秋萬代不能改變的。正是因此,才有教條主義(dogmatism)這個貶詞。教義最大的缺點是,它會淪落為教條主義,窒息獨立思考、批判精神。其實,雖然教義顛撲不破,但「正見」和「道德教訓」卻應可隨時代改變而變。
3 h! w/ Z9 X4 E' O* e+ x/ Vos.tvboxnow.com os.tvboxnow.com" `' y# X+ @" x# r0 i
被噪音掩蓋
4 `! w3 S+ {; M( P% c$ Q# pos.tvboxnow.com
* h2 d" e: l! ~& G/ j' N" f! w歷史顯示,教廷的Dogmatics不知顛破了多少次。湯瑪斯曾經說過:「沒有受過相關的科學教育的天主教徒,如把科學觀察已證明是虛假的陳述,視作教義,我們的信仰就會遭外教者奚落。」可惜,羅馬教廷沒有聽從湯瑪斯的教誨,在伽利略和進化論問題上,一而再的犯上教條主義的錯誤。公仔箱論壇9 u! H# {  A1 b( g. q8 q3 @

" \$ N" B8 e" S+ ^( m2 f  H《布朗神父探案》的作者及天主教徒神學家車達頓(G.K. Chesterton),在《異端》(Heretics)一書寫道:「現代世界多的是堅執教條到根本不知哪些是教條的人……教條就是不被視為教條主義的東西(a dogma means a thing which is not thought dogmatic)」。教徒若明白教義、「正見」和「道德教訓」之別後,便不應將個人的獨立和批判思考外判給教會、傳道人或神學家,宜聽從蘋果「教父」喬布斯的忠告:「不要被教條所困……不要被別人的噪音掩蓋你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有勇氣追隨你的心和直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M4 q2 w* m- F6 F; Z) i

& ^& }' s' x( ftvb now,tvbnow,bttvb聽完神學家的滔滔雄辯後,要決定支持或反對佔領中環運動,還是「追隨你的心和直覺」吧!
  ~8 G6 V' [$ [! r- H* t2 `5 X! f1 e# b+ K% d! u/ o( L9 s

6 ~! |, G) d. F$ k8 T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G4 \! g# S) W( }. A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