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中國內地] 打擊謠言,還是借題發揮加強網絡控制?(圖)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3-9-2 07:56 AM 標題: 打擊謠言,還是借題發揮加強網絡控制?(圖)
os.tvboxnow.com% @2 N" y2 T3 B9 d7 ]; q2 {% K' r* ?: ]
中國武漢的一家網吧,一位年輕人正在上網。Facebook網頁在中國被封鎖,用戶必須翻牆才能登錄。
" J$ N1 s* J6 j$ {8 R# ]! a# I
9 R3 w" R* M*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1 Y+ k0 W) P) V
3 n. G2 C3 {* [4 l8 k) r# Z1 |os.tvboxnow.com前幾天,中國的官方電視台連續在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等重點節目中,連續數天播放了中國警方抓捕“職業網絡造謠者”和“網絡傳謠者”的消息。在電視鏡頭前,他們將這些仍然沒有定罪的“犯罪嫌疑人”在全國的觀眾面前示眾,並且讓他們自己譴責自己,表示懺悔。我不是律師,不知道新聞媒體是否有權利將正在審理的案件擅自公佈於眾,也不知道逼迫嫌疑人在定罪前就公開當眾認罪的做法是否違反了相關法律。只是感覺電視示眾和文革當中的當街示眾的確有些大同小異。
! r" l+ o8 m, R& K6 u6 Q# A1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v( N- {+ b* M% g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 y. L1 ~9 T! T# Z2 F7 |# v
我對利用造謠達到目的的做法歷來是鄙視的。我對中國官方發布的消息基本上不信任,同時對不少與官方宣傳口徑不同的網絡消息也常常持懷疑的態度,因為有不少消息有著明顯的“外傷”,稍微有一點分析能力的人一看便知道那不是真實的。例如,在有些海外的報章雜誌中,常常繪聲繪色地描述中央政治局開會時領導人發言的場景和神態,似乎寫作的人就在會議現場,但是這些描述者顯然並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所以他們的描述並不能讓人信服。公仔箱論壇6 ]6 h, ^5 o" p( k0 n! B) R5 q4 |
8 u/ s0 `! N6 B0 t* e公仔箱論壇我雖然不信這些消息,但是也常常想,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報應”吧。中國官方的新聞天天在哪些傳播“假、大、空”的東西,同時他們還無時不刻地利用國家的資源控制著所有社會和政治信息的傳播。普通的民眾縱然不滿,也根本沒有渠道表達不滿,或者反駁他們,所以就用謠言的方式與之作對。這種方式雖然不甚高尚,但也是有話無處說的人的一種幽默反抗方式。這麼一想,心中還生出幾分對“造謠者”的同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x% _1 N N: x% k
公仔箱論壇/ J9 Y- Q" e% e
再仔細看看哪些被抓的所謂“造謠者”,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與政府觀點不同的人,這種觀察使得我對官方媒體的動機不禁產生了深深的懷疑。這些人所造的“謠言”,不是在網上散布對執法者、政府機構的不滿,便是發泄對政府官員和官方樹立的“模範”的不敬。至於漫天飛舞的關於影視明星的八卦新聞和那些對共產黨的政治對手進行醜化的謠言,中國官方的態度則是袖手旁觀。這就不僅令人想道,官方的這一輪所謂的打擊網絡謠言,究竟是藉機打擊政治上的異己,還是真正地“凈化”網絡。
5 ^$ m. s" _8 j1 U' I, P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D) J" S6 A, n$ `1 h7 k
對造謠者進行制止和懲罰是應該的,但是這種制止和懲罰應該採用法律的手段。而最公道、最有效、最能夠遏制謠言的方法應該是鼓勵和支持謠言的受害者直接通過法庭提出訴訟,既讓造謠者承擔法律後果,有讓造謠者承擔被造謠者的經濟和精神損失。這也是當今文明世界通用的方法。我想中國的官方是斷不敢鼓勵謠言的受害者走法律途徑的,因為這麼以來,各級政府的官員和官方媒體的老總們恐怕會成為這類案件中頻繁出現的被告。
6 y* A" u! Z5 H* N
/ w! k, a! G" r8 _( p8 M" aos.tvboxnow.com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新聞媒體不僅沒有權利給他們認為的“造謠者”定罪,也沒有權力擅自將他們所認為的“造謠者”進行示眾,他們這樣做在法律上站不住腳,也無法讓中國民眾真正的信服。更何況,這些官方媒體、尤其是中央既的媒體本身就是最大的虛假信息來源地和傳播地,有他們出面採取法外的手段來闢謠,與其說是凈化網絡,不如說是在上演一出黑色幽默劇。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