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3-10 02:00 AM 編輯 ; o$ O! \; w& ^; L u 0 H- }6 u. g' ]) t# {( A公仔箱論壇(二)氣韻生動和遷想妙得(見洛陽西漢墓壁畫)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j" T6 T' K5 N! R3 j
公仔箱論壇" u: Z! n5 Z8 B" f0 I4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l' C: Z: d+ }5 l/ f
六朝齊的謝赫,在《古畫品錄》序中提出了繪畫“六法”成為中國後來繪畫思想、藝術思想的指導原理。“六法”就是:(1)氣韻生動﹔(2)骨法用筆﹔(3)應物象形﹔(4)隨類賦彩﹔(5)經營位置﹔(6)傳移模寫。tvb now,tvbnow,bttvb* N/ Z3 a ]5 M2 A, }
7 b* }: d- ~2 b, X# e
希臘人很早就提出“模仿自然”。謝赫“六法”中的:“應物象形”、隨類賦彩”是模仿自然,它要求藝術家睜眼看世界:形象、顏色,並把它表現出來。但是藝術家不能停留在這裡,否則就是自然主義。藝術家要進一步表達出形象內部的生命,這就是“氣韻生動”的要求。氣韻生動,這是繪畫創作追求的最高目標,最高的境界,也是繪畫批評的主要標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0 R6 t! V2 S
公仔箱論壇( O: @2 E3 j" c, Z* f6 g: _
氣韻,就是宇宙中鼓動萬物的“氣”的節奏與和諧。繪畫有氣韻,就能給欣賞者一種音樂感。六朝山水畫家宗炳,對著山水畫彈琴說:“欲令眾山皆響”,這說明山水畫裡有音樂的韻律。明代畫家徐渭的《驢背吟詩圖》,使人產生一種驢蹄行進的節奏感,似乎聽見了驢蹄的的答答的聲音,這是畫家微妙的音樂感覺的傳達。其實不單繪畫如此,中國的建築、園林、雕塑中都潛伏著音樂感——即所謂“韻”。西方有的美學家說:一切的藝術都趨向於音樂。這話是有部分的真理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l+ w% L$ \/ B4 I3 U: w* U3 A' A5 a
: c1 J5 {; P3 C& r& g公仔箱論壇 再說“生動”。謝赫提出這個美學范疇,是有歷史背景的。在漢代,無論繪畫、雕塑、舞蹈、雜技,都是熱烈飛動、虎虎有生氣的。畫家喜歡畫龍、畫虎、畫飛鳥、畫舞蹈中的人物。雕塑也大多表現動物。所以,謝赫的“氣韻生動”,不僅僅是提出了一個美學要求,而且首先是對於漢代以來的藝術實踐的一個理論概括和總結。 9 a ^0 m5 r4 J6 a8 r i1 E, e3 ?公仔箱論壇 . A% W- H1 L' v. p! J! [5 S' Vos.tvboxnow.com 謝赫以後,歷代畫論家對於“六法”繼續有所發揮。如五代的荊浩解釋“氣韻”二字:“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立形,備遺不俗”(《筆法記》)。這就是說,藝術家要把握對象的精神實質,取出對象的要點,同時在創造形象時又要隱去自己的筆跡,不使欣賞者看出自己的技巧。這樣把自我融合在對象裡,突出對象的有代表性的方面,就成功為典型的形象了。這樣的形象就能讓欣賞者有豐富的想象的餘地。所以黃庭堅評李龍眠的畫時說,“韻”者即有餘不盡。 . d3 e, L- N+ Wos.tvboxnow.com% w: I- O9 h/ B* x+ O9 P B
為了達到“氣韻生動”,達到對象的核心的真實,藝術家要發揮自己的藝術想象。這就是顧愷之論畫時說的“遷想妙得”。一幅畫既然不僅僅描寫外形,而且要表現出內在神情,就要靠內心的體會,把自己的想象遷入對象形象內部去,這就叫“遷想”﹔經過一番曲折之後,把握了對象的真正神情,是為“妙得”。頰上三毛,可以說是“遷想妙得”了——也就是把客觀對象真正特性,把客觀對象的內在精神表現出來了。os.tvboxnow.com( p: a' w" [( s8 d' w
+ H7 U% M, L0 ?7 M) E3 X 從邏輯語言進到音樂語言,就產生了一個“字”和“聲”的關系問題。os.tvboxnow.com" T2 M! a) G8 u/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7 I# N4 w+ ~; S E6 U
“字”就是概念,表現人的思想。思想應該正確反映客觀真實,所以“字”裡要求“真”。音樂中有了“字”,就有了屬於人、與人有密切聯系的內容。但是“字”還要轉化為“聲”,變成歌唱,走到音樂境界。這就是表現真理的語言要進入到美。“真”要融化在“美”裡面。“字”與“聲”的關系,就是“真”與“美”的關系。只談“美”,不談“真”,就是形式主義、唯美主義。既真又美,這是梅蘭芳一生追求的目標。他運用傳統唱腔,表現真實的生活和真實的情感,創造出真切動人的新的美,成為一代大師。tvb now,tvbnow,bttvb2 {, L+ `! U0 Q& q' `
" m! M% q9 E& R) v z/ X 宋代的沈括談到過“字”與“聲”的關系,提出了中國歌唱藝術的一條重要規律:“聲中無字,字中有聲。”他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n5 B' F1 W# J! P& p
tvb now,tvbnow,bttvb7 b" ?5 ^* {: b( E6 L' j8 |% n! x
“古之善歌者有語,謂‘當使聲中無字,字中有聲’。凡曲,止是一聲清濁高下如縈縷耳,宇則有喉唇齒舌等音不同。當使字字舉本皆輕圓,悉融入聲中,令轉換處無磊塊,此謂‘聲中無字’,古人謂之‘如貫珠’,今謂之‘善過度’是也。如宮聲字而曲合用商聲,則能轉宮為商歌之,此‘字中有聲’也,善歌者謂之‘內裡聲’。不善歌者,聲無抑揚,謂之‘念曲’﹔聲無含韞,謂之‘叫曲’。”(《夢溪筆談》卷五)$ R _. ]) c% m7 W; Y' ? c" ]" F/ B
公仔箱論壇' c: N0 U( J- {3 p$ o( D
“字中有聲”,這比較好理解。但是什麼叫“聲中無字”呢?是不是說,在歌唱中要把“字”取消呢?是的,正是說要把“字”取消。但又並非完全取消,而是把它融化了,把“字”解剖為頭、腹、尾三個部分,化成為“腔”。“字”被否定了,但“字”的內容在歌唱中反而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取消了“字”,卻把它提高和充實了,這就叫“揚棄”。“棄”是取消,“揚”是提高。這是辯証的過程。tvb now,tvbnow,bttvb: ^1 O4 K% d. e' z" o
# k/ v$ B1 \4 U3 P" i* n$ d6 H
戲曲表演裡講究的“咬字行腔”,就體現了這條規律。“字”和“腔”就是中國歌唱的基本元素。咬字要清楚,因為“字”是表現思想內容,反映客觀現實的。但為了充分的表達,還要從“字”引出“腔”。程硯秋說,咬字就如貓抓老鼠,不一下子抓死,既要抓住,又要保存活的。這樣才能既有內容的表達,又有藝術的韻味。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e5 Y7 t' W. N. x* B, l
公仔箱論壇$ G* N$ Y. e, L# D0 ~% ]6 _# a
“咬字行腔”,是結合現實而不斷發展的。例如馬泰在評劇《奪印》中,通過聲音的抑揚高低,表現了人物的高度政治原則性。這在唱腔方面就有所發展。近來在京劇演現代戲裡更接觸到從生活出撥,從人物出發來發展和改進京劇唱腔和曲調的問題,值得我們注意。& e5 B& Z' {& j* b U$ J
* v, w0 D- A) R8 k: ]& K公仔箱論壇(四)務頭 3 m v9 h" T0 o, U# Jtvb now,tvbnow,bttvb . b% }$ c# D7 N% B3 B* Mtvb now,tvbnow,bttvb 戲曲歌唱裡有所謂“務頭”,牽涉到藝術的內容和形式等問題,所以我們在此簡略地談一談。 : _ g7 X3 ~ N% |os.tvboxnow.com # {. e9 f1 i/ Qos.tvboxnow.com 什麼叫“務頭”?“曲調之聲情,常與文情相配合,其最勝妙處,名曰‘務頭’。”(童斐伯《中樂尋源》)這是說,“務頭”是指精彩的文字和精彩的曲調的一種互相配合的關系。一篇文章不能從頭到尾都精彩,必須有平淡來突出精彩。人的精彩在“眼”,失去眼神,就等於是泥塑木雕。詩中也有“眼”。“眼”是表情的,特別引起人們的注意。曲中就叫“務頭”。李漁說:/ q' d2 }- u* M' Z
1 s( Z e5 q% r. z; |os.tvboxnow.com “曲中有‘務頭’,猶棋中有眼,有此則活,無此則死。進不可戰,退不可守者,無眼之棋,死棋也﹔看不動情,唱不發調者,無‘務頭’之曲,死曲也。一曲有一曲之‘務頭’,一句有一句之‘務頭’,字不聱牙,音不泛調,一曲中得此一句即使全曲皆靈,一句中得此一二字即使全句皆健者,‘務頭’也。由此推之,則不特曲有‘務頭’,詩、詞、歌、賦以及舉子業,無一不有‘務頭’矣。”(《閑情偶寄·別解務頭》)公仔箱論壇; X. z6 K9 x, \: Y* r! r
公仔箱論壇6 n5 S( [# ]5 k$ M' D1 u. L3 F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務頭”的問題,並不限於戲曲的范圍,它包含有各種藝術共有的某些一般規律性的內容。近人吳梅在《顧曲麈談》裡對“務頭”有更深入的確切的說明。公仔箱論壇7 t+ B' G/ L L9 b
% _3 t* r4 H; A% P* n2 h" y
宗白華: 論中西畫法的淵源與基礎/ }4 X$ o1 h V8 ?' E2 w
tvb now,tvbnow,bttvb8 n" P! E6 L8 w; I! g
公仔箱論壇. @2 k4 W8 W9 Y. P% K) Q9 [ I
3 A: H) H3 c; o. ?, ^" Y4 ]; d @( ?5 \
人類在生活中所體驗的境界與意義,有用邏輯的體系范圍之、條理之,以表出來的,這是科學與哲學。有在人生的實踐行為或人格心靈的態度裡表達出來的,這是道德與宗教。但也還有那在實踐生活中體味萬物的形象,天機活潑,深入“生命節奏的核心”,以自由諧和的形式,表達出人生最深的意趣,這就是“美”與“美術”。/ d. |% a1 c+ r
3 }2 \* T3 V9 m6 }9 I, b2 k F所以美與美術的特點是在“形式”、在“節奏”,而它所表現的是生命的內核,是生命內部最深的動,是至動而有條理的生命情調。“一切的藝術都是趨向音樂的狀態。”這是派脫(W.Pater)最堪玩味的名言。公仔箱論壇' f/ H+ d0 U, N: [- Z9 g/ J
5 F1 I: B' q% E4 T. o
美術中所謂形式,如數量的比例、形線的排列(建築)、色彩的和諧(繪畫)、音律的節奏,都是抽象的點、線、面、體或聲音的交織結構。為了集中地提高地和深入地反映現實的形相及心情諸感,使人在搖曳蕩漾的律動與諧和中窺見真理,引人發無窮的意趣,綿渺的思想。os.tvboxnow.com' Y% P7 W2 k K3 D7 X" g# x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3-13 11:48 PM 編輯 1 V! V$ C- W' M/ D* k. t) L公仔箱論壇 3 A7 \8 a. I, k%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1 n9 z/ r1 E) r2 j! \& Sos.tvboxnow.com希臘的畫,如龐貝古城遺跡所見的壁畫,可以說是移雕像於畫面,遠看直如立體雕刻的攝影。立體的圓雕式的人體靜坐或站立在透視的建築空間裡。後來西洋畫法所用油色與毛刷尤適合於這種雕塑的描形。以這種畫與中國古代花紋圖案畫或漢代南陽及四川壁畫相對照,其動靜之殊令人驚異。一為飛動的線紋,一為沈重的雕像。謝赫的六法以氣韻生動為首目,確系說明中國畫的特點,而中國哲學如《易經》以“動”說明宇宙人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與中國藝術精神相表裡。tvb now,tvbnow,bttvb. Z% i" ^; d% \& X2 t l
6 ?" f4 z) D4 \0 H( N/ t/ p) @
希臘藝術理論既因建築與雕刻兩大美術的暗示,以“形式美”(即基於建築美的和諧、比例、對稱平衡等)及“自然模仿”(即雕刻藝術的特性)為最高原理,於是理想的藝術創作即系在模仿自然的實相中同時表達出和諧、比例、平衡、整齊的形式美。一座人體雕像須成為一“型范的”,即具體形相溶合於標准形式,實現理想的人相,所謂柏拉圖的“理念”。希臘偉大的雕刻確系表現那柏拉圖哲學所發揮的理念世界。它們的人體雕像是人類永久的理想型范,是人世間的神境。這位輕視當時藝術的哲學家,不料他的“理念論”反成希臘藝術適合的注釋,且成為後來千百年西洋美學與藝術理論的中心概念與問題。 2 }4 z8 }6 }: E. qos.tvboxnow.com / u! t4 m6 u8 \5 U: ?- S, |1 h; x- t公仔箱論壇西洋中古時的藝術文化因基督教的禁欲思想,不能有希臘的茂盛,號稱黑暗時期。然而哥特式(gothic)的大教堂高聳入雲,表現強烈的出世精神,其雕刻神像也全受宗教熱情的支配,富於表現的能力,實灌輸一種新境界、新技術給與西洋藝術。然而須近代西洋人始能重新了解它的意義與價值。(前之如歌德,近之如法國羅丹及德國的藝術學者。而近代浪漫主義、表現主義的藝術運動,也於此尋找他們的精神淵源)。tvb now,tvbnow,bttvb1 ]5 k; Q/ I1 C( n& Q
* F1 R; B( m4 F' e
十五、六世紀“文藝復興”的藝術運動則遠承希臘的立場而更滲入近代崇拜自然、陶醉現實的精神。這時的藝術有兩大目標:即“真”與“美”。所謂真,即系模范自然,刻意寫實。當時大天才(畫家、雕刻家、科學家)達·芬奇(L. da Vinci)在他著名的《畫論》中說:“最可夸獎的繪畫是最能形似的繪畫。”他們所描摹的自然以人體為中心,人體的造像又以希臘的雕刻為范本。所以達文西又說:“圓描(即立體的雕塑式的描繪法)是繪畫的主體與靈魂”。(白華按:中國的人物畫系一組流動線紋之節律的組合,其每一線有獨立的意義與表現,以參加全體點線音樂的交響曲。西畫線條乃為描畫形體輪廓或皴擦光影明暗的一分子,其結果是隱沒在立體的境相裡,不見其痕跡,真可謂隱跡立形。中國畫則正在獨立的點線皴擦中表現境界與風格。然而亦由於中、西繪畫工具之不同。中國的墨色若一刻畫,即失去光彩氣韻。西洋油色的描繪不惟幻出立體,且有明暗閃耀烘托無限情韻,可稱“色彩的詩”。而輪廓及衣褶線紋亦有其來自希臘雕刻的高貴的美。)達·芬奇這句話道出了西洋畫的特點。移雕刻入畫面是西洋畫傳統的立場。因著重極端的求“真”,藝術家從事人體的解剖,以祈認識內部構造的真相。屍體難得且犯禁,藝術家往往黑夜赴墳地盜屍,斗室中燈光下秘密支解,若有無窮意味。達·芬奇也曾親手解剖男女屍體三十餘,雕刻家唐迪(Donti)自夸曾手剖八十三屍體之多。這是西洋藝術家的科學精神及西洋藝術的科學基礎。還有一種科學也是西洋藝術的特殊觀點所產生,這就是極為重要的透視學。繪畫既重視自然對象之立體的描摹,而立體對象是位置在三進向的空間,於是極重要的透視術乃被建築家卜魯勒萊西(Brunelleci)於十五世紀初期發現,建築家阿柏蒂(Alberti)第一次寫成書。透視學與解剖學為西洋畫家所必修,就同書法與詩為中國畫家所必涵養一樣。而闡發這兩種與西洋油畫有如此重要關系之學術者為大雕刻家與建築家,也就同闡發中國畫理論及提高中國畫地位者為詩人、書家一樣。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o" B9 c h6 A
公仔箱論壇7 w$ f+ a, z3 Z% t# x4 g5 X
求真的精神既如上述,求真之外則求“美”,為文藝復興時畫家之熱烈的憧憬。真理披著美麗的外衣,寄“自然模仿”於“和諧形式”之中,是當時藝術家的一致的企圖。而和諧的形式美則又以希臘的建築為最高的型范。希臘建築如巴泰龍(Parthenon)的萬神殿表象著宇宙永久秩序﹔莊嚴整齊,不愧神靈的居宅。大建築學家阿柏蒂在他的名著《建築論》中說:“美即是各部分之諧合,不能增一分,不能減一分。”又說:“美是一種協調,一種和聲。各都會歸於全體,依據數量關系與秩序,適如最圓滿之自然律‘和諧’所要求。”於此可見文藝復興所追求的美仍是踵步希臘,以亞裡士多德所謂“復雜中之統一”(形式和諧)為美的准則。 - ~" Y4 |+ s: d6 mtvb now,tvbnow,bttvb & O- Z% F# w9 b1 u% w. b3 ~2 U“模仿自然”與“和諧的形式”為西洋傳統藝術(所謂古典藝術)的中心觀念已如上述。模仿自然是藝術的“內容”,形式和諧是藝術的“外形”,形式與內容乃成西洋美學史的中心問題。在中國畫學的六法中則“應物象形”(即模仿自然)與“經營位置” (即形式和諧)列在第三第四的地位。中、西趨向之不同,於此可見。然則西洋繪畫不講求氣韻生動與骨法用筆麼?似又不然! * h) o. }9 p" L- w) t) j 7 v; n/ z, Y1 g; V' v西洋畫因脫胎於希臘雕刻,重視立體的描摹﹔而雕刻形體之凹凸的顯露實又憑借光線與陰影。畫家用油色烘染出立體的凹凸,同時一種光影的明暗閃動跳躍於全幅畫面,使畫境空靈生動,自生氣韻。故西洋油畫表現氣韻生動,實較中國色彩為易。而中國畫則因工具寫光困難,乃另辟蹊徑,不在刻畫凸凹的寫實上求生活,而舍具體、趨抽象,於筆墨點線皴擦的表現力上見本領。其結果則筆情墨韻中點線交織,成一音樂性的“譜構”。其氣韻生動為幽淡的、微妙的、靜寂的、灑落的,沒有彩色的喧嘩眩耀,而富於心靈的幽深淡遠。 4 H2 p: r/ w; L, ~7 p( d公仔箱論壇" D/ s' U" C. k# w. V6 h
中國畫運用筆法墨氣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態,內表人格心靈。不敷彩色而神韻骨氣已足。西洋畫則各人有各人的“色調”以表現各個性所見色相世界及自心的情韻。色彩的音樂與點線的音樂各有所長。中國畫以墨調色,其濃淡明晦,映發光彩,相等於油畫之光。清人沈宗騫在《芥舟學畫篇》裡論人物畫法說:“蓋畫以骨格為主。骨幹只須以筆墨寫出,筆墨有神,則未設色之前,天然有一種應得之色,隱現於衣裳環佩之間,因而附之,自然深淺得宜,神彩煥發。”在這幾句話裡又看出中國畫的筆墨骨法與西洋畫雕塑式的圓描法根本取象不同,又看出彩色在中國畫上的地位,系附於筆墨骨法之下,宜於簡淡,不似在西洋油畫中處於主體地位。雖然“一切的藝術都是趨向音樂”,而華堂弦響與明月簫聲,其韻調自別。tvb now,tvbnow,bttvb: S5 J" O# {* A C+ i
6 l$ O( B+ ]% n& b. ftvb now,tvbnow,bttvb西洋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雖根基於希臘的立場,著重自然模仿與形式美,然而一種近代人生的新精神,已潛伏滋生。“積極活動的生命”和“企向無限的憧憬”,是這新精神的內容。熱愛大自然,陶醉於現世的美麗﹔眷念於光、色、空氣。繪畫上的彩色主義替代了希臘雲石雕像的淨素妍雅。所謂“繪畫的風俗”繼古典主義之“雕刻的風格”而興起。於是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寫實主義與表現主義、立體主義的爭執支配了近代的畫壇。然而西洋油畫中所謂“繪畫的風格”,重明暗光影的韻調,仍系來源於立體雕刻上的陰影及其光的氛圍。羅丹的雕刻就是一種“繪畫風格”的雕刻。西洋油畫境界是光影的氣韻包圍著立體雕像的核心。其“境界層”與中國畫的抽象筆墨之超實相的結構終不相同。就是近代的印象主義,也不外乎是極端的描摹目睹的印象。(淵源於模仿自然)所謂立體主義,也淵源於古代幾何形式的構圖,其遠祖在埃及的浮雕畫及希臘藝術史中“幾何主義”的作風。後期印象派重視線條的構圖,頗有中國畫的意味,然他們線條畫的運筆法終不及中國的流動變化、意義豐富,而他們所表達的宇宙觀景仍是西洋的立場,與中國根本不同。中畫、西畫各有傳統的宇宙觀點,造成中、西兩大獨立的繪畫系統。公仔箱論壇1 J6 t) C) c, C% o/ r5 S. r9 D5 E
! r f K2 i1 D) atvb now,tvbnow,bttvb現在將這兩方不同的觀點與表現法再綜述一下,以結束這篇短論: , U7 q0 p$ ?; dtvb now,tvbnow,bttvb ( M' o) L; Z7 A m6 ](一)中國畫所表現的境界特征,可以說是根基於中國民族的基本哲學,即《易經》的宇宙觀:陰陽二氣化生萬物,萬物皆稟天地之氣以生,一切物體可以說是一種“氣積”。(庄子:天,積氣也)這生生不已的陰陽二氣織成一種有節奏的生命。中國畫的主題“氣韻生動”,就是“生命的節奏”或“有節奏的生命”。伏羲畫八卦,即是以最簡單的線條結構表示宇宙萬相的變化節奏。後來成為中國山水花鳥畫的基本境界的老、庄思想及禪宗思想也不外乎於靜觀寂照中,求返於自己深心的心靈節奏,以體合宇宙內部的生命節奏。中國畫自伏羲八卦、商周鍾鼎圖花紋、漢代壁畫、顧愷之以後歷唐、宋、元、明,皆是運用筆法、墨法以取物象的骨氣,物象外表的凹凸陰影終不願刻畫,以免筆滯於物。所以雖在六朝時受外來印度影響,輸入暈染法,然而中國人則終不願描寫從“一個光泉”所看見的光線及陰影,如目睹的立體真景。而將全幅意境譜入一明暗虛實的節奏中,“神光離合,乍陰乍陽”。《洛神賦》中語以表現全宇宙的氣韻生命,筆墨的點線皴擦既從刻畫實體中解放出來,乃更能自由表達作者自心意匠的構圖。畫幅中每一叢林、一堆石,皆成一意匠的結構,神韻意趣超妙,如音樂的一節。氣韻生動,由此產生。書法與詩和中國畫的關系也由此建立。 2 T, I5 ~" d- r/ f$ o# x" x"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E* V8 D! G: N/ e/ v1 N8 H
(二)西洋繪畫的境界,其淵源基礎在於希臘的雕刻與建築。 (其遠祖尤在埃及浮雕及容貌畫)以目睹的具體實相融合於和諧整齊的形式,是他們的理想。(希臘幾何學研究具體物形中之普遍形相,西洋科學研究具體之物質運動,符合抽象的數理公式,蓋有同樣的精神)雕刻形體上的光影凹凸利用油色暈染移入畫面,其光彩明暗及顏色的鮮艷流麗構成畫境之氣韻生動。近代繪風更由古典主義的雕刻風格進展為色彩主義的繪畫風格,雖象征了古典精神向近代精神的轉變,然而它們的宇宙觀點仍是一貫的,即“人”與“物”,“心”與“境”的對立相視。不過希臘的古典的境界是有限的具體宇宙包涵在和諧寧靜的秩序中,近代的世界觀是一無窮的力的系統在無盡的交流的關系中。而人與這世界對立,或欲以小己體合於宇宙,或思戡天役物,申張人類的權力意志,其主客觀對立的態度則為一致(心、物及主觀、客觀問題始終支配了西洋哲學思想)。 5 L. q, g `*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 |4 Z# j8 _( ~而這物、我對立的觀點,亦表現於西洋畫的透視法。西畫的景物與空間是畫家立在地上平視的對象,由一固定的主觀立場所看見的客觀境界,貌似客觀實頗主觀(寫實主義的極點就成了印象主義)。就是近代畫風愛寫無邊天際的風光,仍是目睹具體的有限境界,不似中國畫所寫近景一樹一石也是虛靈的、表象的。中國畫的透視法是提神太虛,從世外鳥瞰的立場觀照全整的律動的大自然,他的空間立場是在時間中徘徊移動,游目周覽,集合數層與多方的視點譜成一幅超象虛靈的詩情畫境。(產生了中國特有的手卷畫)所以它的境界偏向遠景。“高遠、深遠、平遠”,是構成中國透視法的“三遠”。在這遠景裡看不見刻畫顯露的凹凸及光線陰影。濃麗的色彩也隱沒於輕煙淡靄。一片明暗的節奏表象著全幅宇宙的絪缊的氣韻,正符合中國心靈蓬鬆瀟灑的意境。故中國畫的境界似乎主觀而實為一片客觀的全整宇宙,和中國哲學及其他精神方面一樣。“荒寒”、“灑落”是心襟超脫的中國畫家所認為最高的境界(元代大畫家多為山林隱逸,畫境最富於荒寒之趣),其體悟自然生命之深透,可稱空前絕後,有如希臘人之啟示人體的神境。 2 Y0 S4 o: n' ~ I* U公仔箱論壇 5 h$ B5 o! o k. a4 ~. F+ S中國畫因系鳥瞰的遠景,其仰眺俯視與物象之距離相等,故多愛寫長方立軸以攬自上至下的全景。數層的明暗虛實構成全幅的氣韻與節奏。西洋畫因系對立的平視,故多用近立方形的橫幅以幻現自近至遠的真景。而光與陰影的互映構成全幅的氣韻流動。2 E9 _/ Y& k% j3 l \# h* O
* o( J/ R" v X$ f中國人以書法表達自然景象。李斯論書法說:“送腳如游魚得水,舞筆如景山興雲。”鐘繇說:“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見萬類皆象之。點如山頹,摘如雨驟,纖如絲毫,輕如雲霧。去若鳴風之游雲漢,來若游女之入花林。” ) s# I2 S3 d& F4 _2 s& `5 utvb now,tvbnow,bttvb 0 U2 a5 P) L8 n% G8 o書境同於畫境,並且通於音的境界,我們見雷簡夫一段話可知。盛熙明著法書考載雷簡夫雲:“余偶晝臥,聞江漲聲,想其波濤翻翻,迅駃掀磕,高下蹙逐,奔去之狀,無物可寄其情,遽起作書,則心中之想,盡在筆下矣。”作書可以寫景,可以寄情,可以繪音,因所寫所繪,只是一個靈的境界耳。 2 C; B+ ?5 D8 I' x6 S, U4 z公仔箱論壇- e6 z, e8 W% U
惲南田評畫說:“諦視斯境,一草一樹,一邱一壑,皆潔庵靈想所獨辟,總非人間所有。其意象在****之表,榮落在四時之外。”這一種永恆的靈的空間,是中畫的造境,而這空間的構成是依於書法。 5 Q/ A8 ^2 n5 n& w; A- Z8 H + K' a @4 ]2 Z公仔箱論壇以上所述,還多是就花卉、竹石的小景取譬。現在再來看山水畫的空間結構。在這方面中國畫也有它的特點,我們仍舊拿西畫來作比較觀。(本文所說西畫是指希臘的及十四世紀以來傳統的畫境,至於後期印象派、表現主義、立體主義等自當別論。)公仔箱論壇0 R( j0 O- b3 Y% v# U! O
公仔箱論壇; S1 G, k$ j) `5 d5 z
西洋的繪畫淵源於希臘。希臘人發明幾何學與科學,他們的宇宙觀是一方面把握自然的現實,他方面重視宇宙形象裡的數理和諧性。於是創造整齊勻稱、靜穆庄嚴的建築,生動寫實而高貴雅麗的雕像,以奉祀神明,象征神性。希臘繪畫的景界也就是移寫建築空間和雕像形體於畫面﹔人體必求其圓渾,背景多為建築。(見殘留的希臘壁畫和墓中人影像)經過中古時代到文藝復興,更是自覺地講求藝術與科學的一致。畫家兢兢於研究透視法、解剖學,以建立合理的真實的空間表現和人體風骨的寫實。文藝復興的西洋畫家雖然是愛自然,陶醉於色相,然終不能與自然冥合於一,而拿一種對立的抗爭的眼光正視世界。藝術不惟摹寫自然,並且修正自然,以合於數理和諧的標准。意大利十四、十五世紀畫家從喬阿托(Giotto)、波堤切利(Botticelli)、季朗達亞(Ghirlandaja)、柏魯金羅(Perugino),到偉大的拉飛爾都是墨守著正面對立的看法,畫中透視的視點與視線皆集合於畫面的正中。畫面之整齊、對稱、均衡、和諧是他們特色。雖然這種正面對立的態度也不免暗示著物與我中間一種緊張,一種分裂,不能忘懷爾我,渾化為一,而是偏於科學的理知的態度。然而究竟還相當地保有希臘風格的靜穆和生命力的充實與均衡。透視法的學理與技術,在這兩世紀中由探試而至於完成。但當時北歐畫家如德國的丟勒(Dǖrer)等則已愛構造斜視的透視法,把視點移向中軸之左右上下,甚至於移向畫面之外,使觀賞者的視點落向不堪把握的虛空,彷徨追尋的心靈馳向無盡。到了十七、十八世紀,巴鏤刻(Baroque)風格的藝術更是馳情入幻,眩艷逞奇,摛葩織藻,以寄托這彷徨落漠、苦悶失望的空虛。視線馳騁於畫面,追尋空間的深度與無窮。(Rembrandt的油畫)5 @% e) m* j0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 \( J" c. X4 q7 P2 e: t
所以西洋透視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間構造,如鏡中影、水中月,其幻愈真,則其真愈幻。逼真的假相往往令人更感為可怖的空幻。加上西洋油色的燦爛眩耀,遂使出發於寫實的西洋藝術,結束於詼詭艷奇的唯美主義(如Gustave Moreau)。至於近代的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派等乃遂光怪陸離,不可思議,令人難以追蹤。然而彷徨追尋是它們的核心,它們是“苦悶的象征”。os.tvboxnow.com1 S# G6 E" w1 D2 W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b+ k8 Q! a4 v
我們轉過頭來看中國山水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公仔箱論壇- O8 X; E# s, N! t3 t
/ R! u K e, i* _& \) z7 mtvb now,tvbnow,bttvb中國山水畫的開創人可以推到六朝、劉宋時畫家宗炳與王微。他們兩人同時是中國山水畫理論的建設者。尤其是對透視法的闡發及中國空間意識的特點透露了千古的秘蘊。這兩位山水畫的創始人早就決定了中國山水畫在世界畫壇的特殊路線。 . R$ E/ B0 A/ G$ Y7 x公仔箱論壇 0 m& r8 z0 i U. L+ v. M9 k宗炳在西洋透視法發明以前一千年已經說出透視法的秘訣。我們知道透視法就是把眼前立體形的遠近的景物看作平面形以移上畫面的方法。一個很簡單而實用的技巧,就是豎立一塊大玻璃板,我們隔著玻璃板“透視”遠景,各種物景透過玻璃映現眼帘時觀出繪畫的狀態,這就是因遠近的距離之變化,大的會變小,小的會變大,方的會變扁。因上下位置的變化,高的會變低,低的會變高。這畫面的形象與實際的迥然不同。然而它是畫面上幻現那三進向空間境界的張本。 9 _- H3 g% m( n, j9 d % C+ b0 K8 t3 h1 }os.tvboxnow.com宗炳在他的《畫山水序》裡說:“今張綃素以遠映,則崐閬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裡之遠。”又說:“去之稍闊,則其見彌小。”那“張綃素以遠映”,不就是隔著玻璃以透視的方法麼?宗炳一語道破於西洋一千年前,然而中國山水畫卻始終沒有實行運用這種透視法,並且始終躲避它,取消它,反對它。如沈括評斥李成仰畫飛檐,而主張以大觀小。又說從下望上只合見一重山,不能重重悉見,這是根本反對站在固定視點的透視法。又中國畫畫棹面、台階、地席等都是上闊而下狹,這不是根本躲避和取消透視看法?我們對這種怪事也可以在宗炳、王微的畫論裡得到充分的解釋。王微的《敘畫》裡說:“古人之作畫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標鎮阜,劃浸流,本乎形者融,靈而變動者心也。靈無所見,故所托不動,目有所極,故所見不周。於是乎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以判軀之狀,盡寸眸之明。”在這話裡王微根本反對繪畫是寫實和實用的。繪畫是托不動的形象以顯現那靈而變動(無所見)的心。繪畫不是面對實景,畫出一角的視野(目有所極故所見不周),而是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那無窮的空間和充塞這空間的生命(道),是繪畫的真正對象和境界。所以要從這“目存所極故所見不周”的狹隘的視野和實景裡解放出來,而放棄那“張綃素以遠映”的透視法。os.tvboxnow.com% _. ^3 `# z& K$ M
& O" `3 ~2 T( G, Z. I' C#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阮公鄰家婦有美色,當壚沽酒。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阮醉便眠其婦側。夫始殊疑之,伺察終無他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s. \ T% n( ?2 f
/ a# U5 j* r! Vtvb now,tvbnow,bttvb這樣解放的自由的人格是洋溢著生命,神情超邁,舉止歷落,態度恢廓,胸襟瀟灑: 6 i m9 ]. O/ Hos.tvboxnow.com + t8 \* x6 G! E# a) Q王司州(修齡)在謝公坐,詠“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雲旗!”(九歌句)語人雲:“‘當爾時’覺一坐無人!” 3 o% B$ v' X$ b# {; m0 ]( K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9 @# \6 M; c( x
桓溫讀高士傳,至於陵仲子,便擲去曰:“誰能作此溪刻自處”這不是善惡之彼岸的超然的美和超然的道德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 G9 L5 H
tvb now,tvbnow,bttvb, Q% f. n, x' ?) K, V/ v6 a/ e& ^, `
“振衣千仞岡,濯足萬裡流!”晉人用這兩句詩寫下他的千古風流和不朽的豪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b3 ]+ V: j. q/ m' T
tvb now,tvbnow,bttvb3 ^ U; U: w9 S
os.tvboxnow.com H! @( x, N5 f3 s/ m7 g
公仔箱論壇! B0 r% x! P$ G: P7 Z (原載1940年《學燈》) U' x7 b3 R$ g* J, e6 Y. k1 M / v6 @# u7 m& Y1 ~, E5 ros.tvboxnow.com附:清談與析理tvb now,tvbnow,bttvb l4 i% Y$ k* {5 d: ~) I6 Q3 G# K
拙稿《論<世說新語>與晉人的美》第五段中關於晉人的清談,未及詳論,現擬以此段補足之。 ; U( j. J' j+ u( Y0 K2 s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 i/ y6 X2 l2 X
被後世詬病的魏晉人的清談,本是產生於探求玄理的動機。王導稱之為“共談析理”。嵇康《琴賦》裡說:“非至精者不能與之析理。”“析理”須有邏輯的頭腦,理智的良心和探求真理的熱忱。青年夭折的大思想家王弼就是這樣一個人物。(1)何晏注老子始成,詣王輔嗣(弼),見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與論天人際矣。”“論天人之際”,當是魏晉人“共談析理”的最後目標。《世說》又載:6 G1 I8 y ~. t
$ p, u/ Y9 X& H; Ctvb now,tvbnow,bttvb“殷浩、謝安諸人共集,謝因問殷:‘眼往萬屬形,萬形來入眼否?’” 0 l% W- V/ `" L$ q, ^9 ?2 Y # z! \. y: \: }( Y+ A" N+ cos.tvboxnow.com是則由“論天人之際”的形而上學的探討注意到知識論了。 % T# H6 I" L3 f"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d, x8 I3 B
當時一般哲學空氣極為濃厚,熱中功名的鍾會也急急地要把他的哲學著作求嵇康的鑒賞,情形可笑:公仔箱論壇% a' b& k: u: u: x! O, A8 j; f: ?7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R8 F6 V0 L$ \1 o! A2 H }' a. Y
“鍾會撰《四本論》始畢,甚欲使嵇公一見。置懷中,既定,畏其難,懷不敢出。於戶外遙擲,便回急走。”6 }1 v: l5 j& Q& `& p) \( L) d&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1 p n( s
但是古代哲理探討的進步,多由於座談辯難。柏拉圖的全部哲學思想用座談對話的體裁寫出來。蘇格拉底把哲學帶到街頭,他的街頭論道是西洋哲學史中最有生氣的一頁。印度古代哲學的辯爭尤非常激烈。孔子的真正人格和思想也只表現在《論語》裡。魏晉的思想家在清談辯難中顯出他們活潑飛躍的析理的興趣和思辨的精神。《世說》載:tvb now,tvbnow,bttvb$ D% [: l. _# M' {" x! }8 l! M
tvb now,tvbnow,bttvb$ |; g0 s. w: l4 b) \
“何晏為吏部尚書,有威望。時談客盈座。王弼未弱冠,往見之。晏聞弼名,因條向者勝理,語弼曰:‘此理仆以為極,可得復難不?’弼便作難,一座人便以為屈。於是弼自為客主數番,皆一座所不及。” # _6 V+ U# q; z. t& r- h: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d9 R( D9 b( I( X/ `9 zos.tvboxnow.com當時人辯論名理,不僅是“理致甚微”,兼“辭條豐蔚,甚足以動心駭聽”。可惜當時沒有一位文學天才把重要的清談辯難詳細記錄下來,否則中國哲學史裡將會有可以比美柏拉圖對話集的作品。 , k" g/ e- L! R- X# r' w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c Q* p$ E! p
我們讀《世說》下面這段記載,可以想象當時談理時的風度和內容的精彩。 7 p, f4 A( U% btvb now,tvbnow,bttvb * v, Z% J* Z5 {8 Y公仔箱論壇“支道林、許(詢)、謝(安)、盛德,共集王(濛)家。謝顧謂諸人:‘今日可謂彥會。既時不可留,此集固亦難常,當共言詠,以寫其懷!’許便問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漁父一篇。謝看題,便使四座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許語。敘致精麗,才藻奇拔,眾咸稱善。於是四座各言懷畢。謝問曰:‘卿等盡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謝復粗難,因自敘其意,作萬餘語,才峰秀逸,既自難干,加意氣擬托,蕭然自得,四座莫不厭心。支謂謝曰:‘君一往奔詣,故復自佳耳!’”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u5 r- l4 c& v, E7 y s
" Q6 [( H9 _9 L9 Y% K0 Btvb now,tvbnow,bttvb謝安在清談上也表現出他領袖人群的氣度。晉人的藝術氣質使“共談析理”也成了一種藝術創作。 3 O; C5 Q5 o6 L% K7 e5 X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2 a$ k: s' j- X( ^: k# l
支道林、許詢諸人共在會稽王(簡文)齋頭。支為法師,許為都 講。支通一義,四座莫不厭心,許送一難,眾人莫不抃舞。但共嗟詠二家之美,不辯其理之所在。" w9 V8 F+ v, m9 S) [ U
tvb now,tvbnow,bttvb; N& e0 G. L/ d2 @0 s ?( w
但支道林並不忘這種辯論應該是“求理中之談”。《世說》載: 0 B& Y. a, ?" P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A) t4 U+ H" J& \4 H
許詢少時,人以比王苟子。許大不平。時諸人士及於法師,並在會稽西寺講,王亦在焉。許意甚忿,便往西寺與王論理,共決優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許復執王理,更相復疏,王復屈。許謂支法師曰:“弟子向語何如?”支從容曰:“君語佳則佳矣,何至相苦邪?豈是求理中之談哉?” . U. A$ ?7 ?% e* T% M; {; `tvb now,tvbnow,bttvb6 ?$ ]4 O0 D/ g& ~1 v
可見“共談析理”才是清談真正目的,我們最後再欣賞這求真愛美的時代裡一個“共談析理”的藝術傑作: ' s X, ?: t3 \' v! `6 V# @tvb now,tvbnow,bttvb 5 [" B) o, y1 g/ F# W* s; V; s1 Z客問樂令“旨不至”者,樂亦不復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確幾曰:“至不?”客曰:“至”。樂因又舉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於是客乃悟,服樂辭約而旨達,皆此類。 / C& B6 h: j a0 R6 N" o/ {7 p+ h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b/ l8 ?3 q" i7 Q; M4 _% N( M
大化流衍,一息不停,方以為“至”,倏焉已“去”,雲“至”雲“去”,都是名言所執。故飛鳥之影,莫見其移,而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孔子川上之嘆,桓溫搖落之悲,衛玠的“對此茫茫不覺百端交集”,王孝伯嘆賞於古詩“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晉人這種宇宙意識和生命情調,已由樂廣把它概括在辭約而旨達的“析理”中了。+ p1 y1 ` t( L4 F/ P
公仔箱論壇" w: J5 U5 e2 o8 g0 b! N
os.tvboxnow.com6 v) N: Z# [0 h3 I: k& Z! h (一九四○年,寫於重慶) 9 C: Q* i- w* V8 T7 j: ], m公仔箱論壇 5 r( E$ y' Z" K注: ' n% Z7 J* C4 k; F' R( Jos.tvboxnow.com(1)何宴以為聖人無喜怒哀樂,其論甚精,鍾會等述之。弼與不同。以為“聖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體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物。然則聖人之情,應物而無累於物者也。今以其無累便謂不復應物,失之多矣。”(《三國志·鍾會傳》裴鬆之注)按:王弼此言極精,他是老、庄學派中富有積極精神的人。一個積極的文化價值與人生價值的境界可以由此建立。os.tvboxnow.com8 n& \/ a+ u0 X7 E) G9 P
7 ]2 ~. N1 w% a* N
os.tvboxnow.com+ ]9 \ A. T {) n8 X3 |1 M9 D7 L2 j 宗白華 美學散步公仔箱論壇& l3 i: j/ l; y
3 J" h+ |& c' t s公仔箱論壇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3-3-23 11:44 PM
, b x( s I1 A( M) }) H公仔箱論壇鮑氏是沃爾夫的最著名的弟子,康德在他的前批判哲學的時期受沃爾夫影響甚大。他把鮑氏看做當時最重要的形而上學者,而且把鮑氏的教課書(邏輯)作為他的課堂講演的底本,就在他的批判哲學時期也曾如此,雖然他在講課裡已批判了鮑氏,反對著鮑氏。& l/ a8 h& M* I/ G5 z
z, F b* S2 R& f7 ]+ W6 V鮑氏區分著美學Ästhetik作為感性認識的理論,邏輯作為理性認識的理論。這名詞也為康德在他的《純粹理性批判》裡所運用,康德區分為“先驗的邏輯”和“先驗的美學”即“先驗的感性理論”。在這章裡康德說明著感覺直觀裡的空間時間的先驗本質。我們可以說,康德哲學以為整個世界是現象,本體不可知。這直觀的現象世界也正是審美的境界,我們可以說,康德是完全拿審美的觀點,即現象地來把握世界的。他是第一個建立了一個完備的資產階級的美學體系的,而他卻把他的美學著作不命名為美學。他把美學這一名詞用在他的認識論的著作裡,即關於感性認識的闡述的部分,這是很有趣的,也可以見到鮑姆加登的影響。康德也繼承了鮑氏把美基於情感的說法,而反對他的完滿的感性認識即是美的理論。康德把認識活動和審美活動劃分為意識的兩個不同的領域,因而閹割了藝術的認識功用和藝術的思想性,而替現代反動美學奠下了基礎。他繼承了鮑氏的形式主義和情感論擴張而為他的美學體系。 7 ~, q! E; S U5 O & b/ v& H2 S: [) K/ [* e5 H: ^二 * X7 p h) N7 X: Y( n; A( \tvb now,tvbnow,bttvb 3 ?; ?: ^: i6 J$ m utvb now,tvbnow,bttvb美學思想從意大利文藝復興傳播到法國,在那裡建立了唯理主義的美學體系,然後在德國得到了完成。在十八世紀的上半期,藝術創造和審美思想的條件有了變動,於是英國首先領導了新的美學的方向。這裡也是首先有了社會秩序的變革為前提的。一六八八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情調,也就影響到藝術和美學的思想。在這個工業、商業興盛和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獲得自由的英國,獨立了的受教育的資產階級開始自覺它的地位,封建的王侯不再具有絕對的支配人們精神思想的勢力。文學裡開始表現資產階級的理想人物和貴族並駕齊驅。在歐洲資產階級的自由發源地荷蘭的十七世紀的繪畫裡,尤其在大畫家倫伯朗的油畫裡直率地表現著現實界的生活力旺盛的各色人物,不再顧到貴族的儀表風度。荷蘭的風俗畫描繪著單純的素朴的社會生活情狀。在英國的文學裡,這種新的精神傾向也佔了上風,和當時的美學觀念、文藝批評聯系著。英國的新上升的資產階級需要一種文學藝術,幫助它培養和教育資產階級新式的人物、新思想和新道德。美學家阿狄生有一次在倫敦街頭看著熙熙攘攘、匆匆忙忙的人們感動地說道:“這些人大半是過著一種虛假的生活。”他要使他們成為真正的人,這就是不再是通過宗教,而是通過審美和文化教養出來的人。這時在文藝復興以來壯麗的氣派、華貴的建築和繪畫以外,也為新興的中產階級產生了合乎幽靜家庭生活的、對人們親切的風景和人物的油畫。對於自然的愛好成為普遍的風氣。就象在哲學家斯賓諾莎、萊布尼茨、歇夫斯伯尼的哲學裡,自然界從宗教思想的束縛裡解放出來,成為獨立研究的對象一樣,繪畫裡也使大自然成為獨立表現的主題,不再是人物的陪襯。在克勞德·洛倫(法)、魯夷斯代爾、荷伯瑪(荷蘭)等人的風景畫裡,人對自然的感覺愈益親切,注意到細節,和當時的大科學家畢封、林耐等人一致。十八世紀這種趣味的轉變是和許多熱烈的美學辯論相伴著。英國流行著報刊裡的討論,法國狄德洛寫文章報導著繪畫展覽。德國萊辛和席勒的戲劇是和無數的爭辯討論的文章交織著,歌德和席勒的通信多半討論著文藝創作問題。這時一些學院哲學以外的思想家注重各種藝術的感性材料和表現特點的研究,如萊辛的拉奧孔區別文學與繪畫的界限,想從這裡獲得各種藝術的發展規律。所以從心理分析來把握審美現象在此時是一條比較踏實的科學地研究美學問題的道路,而這一方面主要是先由英國的哲學家發展著的。; q1 a- ^. s+ C
os.tvboxnow.com* }" V8 p7 u! B& z0 g4 E* y
荷姆(Home),生於一六九六年,是蘇格蘭思想界最興盛時代的學者。一七六二年開始發表他的《批評的原則》(Elements of criticism)是心理學的美學奠基的著作。一百年後,一八七六年德國的費希勒爾搜集他自己的論文發表,名為《美學初階》。在這二書裡見到一百年間心理分析的莢學的發展。荷姆的主要美學著作即是《批評的原則》(1763年譯成德文,1864年鏗裡士堡《學術與政治報》上刊出一書評,可能出自康德之手。見Schlapp:《康德鑒賞力批判的開始》),是分析美與藝術的著作。由於他在分析裡和美學概念的規定裡的完備,這書在當時極被人重視。這是十八世紀裡最成熟和完備的一部對於美的分析的研究。萊辛、赫爾德、康德、席勒都曾利用過它。他對席勒啟發了審美教育的問題。. d. g1 q! B3 Z f1 X6 R. ?8 ^" L
; z/ t! q% j#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荷姆的分析是以美的事物給予我們的深刻的豐富印象為對象。他首先見到美的印象所引起的心靈活動是單純依據自然界審美對象或過程的某一規定的性質。審美地把握對象的中心是情感,於是分析情感是首要的任務。當時一般思想趨勢是注意區分人的情緒與意志,審美的愉快和道德的批判。布爾克已經強調出審美的靜觀態度和意志動作的區別。荷姆從心理學的理解來把審美的愉快歸引到最單純的元素即無利益感的情緒,亦即從這裡不產生出欲求來的情緒。他因此逐漸發展出關於情緒作為心靈生活的一個獨立區域的學說,後來康德繼承了他而把這今學說系統化。康德嚴格地把情緒作為與認識和意志欲望區分開來的領域,這在荷姆還並沒有陷入這種錯誤觀點。不過他也以為一個美麗的建築或風景喚起我們心中一種無欲求心的靜觀的欣賞,但他認為我們著想完全理解審美印象的性質,就須把一個實際存在的事物所激起的情緒和一個對象僅在“意境”裡所激起的情緒(如在繪畫或音樂裡)區別開來。意境對於現實的關系就象回憶對於所回憶的東西的關系。它(這意境)在繪畫裡較在文學裡強烈些,在舞台的演出裡又較繪畫裡強烈些。荷姆所發現的這“意境”概念是後來一切關於“美學的假相”學說的根源。不過在荷姆這“意境”概念的意義是較為積極的,不象後來的是較為消極性的(即過於重視藝術境界和現實的不同點)。 % Z# F! _: s3 m. M v' ~公仔箱論壇- w% x2 M d7 w7 E& I5 x
但這種對美感的心理分析或心理描述引起了一個問題,即審美印象的普遍有效性問題,審美的判斷是在怎樣的范圍內能獲得普遍的同意?休謨曾在他的論文裡發揮了鑒賞(趣味)標准的概念。這個重要的概念,荷姆在他的著作裡繼續發展了。康德更是從這裡建立他的先驗的唯心主義的美學,而完全轉到主觀主義方面來。荷姆還有一些重要的分析都影響著後來康德美學及其它人的美學研究,我們不多談了。 * B) }7 H8 T4 z4 W9 r' k4 S f公仔箱論壇9 U; a' u; S3 c# w
現在談談布爾克。康德在他的《判斷力批判》裡直接提到他的前輩美學家的地方極少,但卻提到了英國的思想家布爾克(1729—1797)。布爾克著有《關於我們壯美及優美觀念來源的哲學研究》[1756年,在他以前1725年已有赫切森(Hutscheson)的《關於我們的美的及品德的觀念來源的研究》]。& b! n. K6 [& @3 p) P" W
公仔箱論壇* ?. u2 {. d$ o' t7 O1 W' K& H: a
英國的美學家和法國不同,他們對於美,不愛固定的規則而愛令人驚奇的東西,在新奇的刺激以外又注意“偉大”的力量,認為“偉大”的力量是不能用理智來把握的。因此藝術的創造和欣賞沒有整體的心靈活動和想象力的活動是不行的。 + t: b4 K) Q6 |5 Q( [$ ltvb now,tvbnow,bttvb9 U0 j' b4 I6 S& f- Q
康德在《判斷力批判》裡簡單地敘述了布爾克的見解,並且贊許著說:“作為心理學的注釋,這些對於我們心意現象的分析極其優美,並且是對於經驗的人類學的最可愛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 B, ?& V+ V6 n! u0 u, ? 3 c* n0 H1 E! m) v% n4 c公仔箱論壇康德從他以前的德國唯理主義美學和英國心理分析的美學中吸取了他的美學理論的源泉。他的美學象他的批判哲學一樣,是一個極復雜的難懂的結構,再加上文字句法的冗長晦澀,令人望而生畏。讀他的書並不是美的享受,翻譯它更是麻煩。公仔箱論壇8 U, Z4 u% y0 n* E; a
tvb now,tvbnow,bttvb- \3 X9 ]. c2 ` v. X. z- Y
三+ o: x5 @. U4 N' r! j2 E7 z
$ F7 L5 s! i) F1 o( i* _' M3 s1 V
一七九○年康德在完成了他的《純粹理性批判》(對知識的分析)和《實踐理性批判》(對道德,即善的意志的研究)以後,為了補足他的哲學體系的空隙,發表了他的《判斷力批判》(包含著對審美判斷的分析)。' W- n a5 X3 j4 y
1 D z; ?, Q" C( W3 I6 }, W
但早在一七六四年他已寫了《關於優美感與壯美感的考察》,內容是一系列的在美學、道德學、心理學區域內的極細微的考察,用了通俗易懂的、吸引人的、有時具有風趣的文字泛論到民族性、人的性格、傾向、兩性等等方面。9 Q) e0 h3 x. B a: l" l
3 `6 r. ^9 }; F& i3 r.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康德尚無意在這篇文章裡提供一個關於優美及壯美的科學的理論,只是把優美感和壯美感在心理學上區分開來。“壯美感動著人,優美攝引著人。”他從壯美裡又分別了不同的種類,如恐怖性的壯美、高貴、燦爛等。可注意的特點是他對道德的美學論証建立在“對人性的美和尊嚴的感覺上”。這裡又見到英國思想家歇夫斯伯尼的影響。+ U/ d! H3 q6 o4 D9 ` e
公仔箱論壇. {. C, |- d. O' ^+ k# v! w6 F
《判斷力批判》(1790年第1版,1793年第2版),這書是把兩系列各別的獨立的思考,由於一個共同觀點(即“合目的性”的看法)結合在一起來研究的。即一方面是有機體生命界的問題,另一方面是美和藝術的問題。但是在《純粹理性批判》裡,康德尚認為“把對美的批判提升到理性原理之下和把美的法則捉升到科學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願望”。但是他在他所做的哲學的系統的研究進展中,使他在一七八七年認為在“趣味(鑒賞)”領域裡也可以發現先驗的原理,這是他在先認為是不可能的事。 ( @$ b! [7 ]5 yos.tvboxnow.com% ?9 {% q' y2 U. u! a
這種把“鑒賞的批判”和“目的論的自然觀的批判”結合在一起的企圖到一七八九年才完全實現。工作加快地進行,一七九○年就出版了《判斷力批判》,完成康德的批判哲學的體系[康德所謂批判(Kritik),就是分析、檢查、考察。批判的對象在康德首先就是人對於對象所下的判斷。分析、檢查、考察這些判斷的意義、內容、效力范圍,就是康德批判哲學的任務]。康德的《判斷力批判》第一部分是“審美判斷力批判”。此中第一章第一節,美的分析﹔第二節,壯美(或崇高)的分析﹔第二章,審美判斷力的辯証法。現在我主要地是介紹一下“美的分析”裡的大意,然後也略介紹一下他的論壯美(崇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o6 s$ M! {8 k1 E5 ^! k4 m* G
os.tvboxnow.com! p/ [' I9 t) R; B
我們先在總的方面略為概括地談一談康德論審美的原理,這是相當抽象,不太好懂的。 3 g* p, |5 F) h. h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B. f: j1 R2 f% [
康德的先驗哲學方法從事於闡發先驗地可能性的知識(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識)。美學問題是他的批判哲學裡普遍原理的特殊地運用於藝術領域。和科學的理論裡的先驗原理(即認識的諸條件)及道德實踐裡的先驗原理相並,產生著第三種的先驗方法在藝術領域裡。藝術和道德一樣古老,比科學更早。康德美學的基本問題不是美學的個別的特殊的問題,而是審美的態度。照他的說法,即那“鑒賞(或譯趣味)判斷”是怎樣構成的,它和知識判斷及道德的判斷的區分在哪裡?它在我們的意識界裡哪一方向和哪一方面中獲得它的根基和支持?' x8 Q$ k* f$ l* T! w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