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j) T v% T( ytvb now,tvbnow,bttvb氣餒?這就是《南方周末》和《新京報》在事件裏得道多助,人們還覺得中國有救的原因,那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敢於冒險犯難,是對中共這幾十年間的政令的反發。這次《南方周末》事件引發出的廣泛反彈,說明一樣:在經濟改革高速增長三十年後,在中共一再說要反貪反腐說了十幾年的今天,中國的新聞工作者要為自己爭取頭上的一片天。這次事件在香港聽起來覺得匪夷所思的是,追求憲政上的中國何以會觸動中共的神經。把那篇原本的文章翻來覆去,連對中共有正面期待的文字也被認為犯禁,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確實得虛弱得可以。4 @0 m, J: Z/ T' I
5 ~( V, J. u: [, i- Gtvb now,tvbnow,bttvb這就回到中共如何對待新聞行業這個根本命題。中共通過黨組織中宣部管治傳媒,而不是由政府機關部門負責,這把新聞媒體置於黨的政策而不是政府政令之下。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一批年輕香港的大學生和新聞工作者,極為關心《人民日報》前社長胡績偉提倡設立《新聞法》,甚至有人想自告奮勇上京向胡先生提意見。最終《新聞法》至今依然星沉影寂,一點風聲都沒有。四分一世紀之後回望,當年的年輕人太過天真,看不到中共當權後的本質與一九四九年前的天各一方,已然背叛了原來的階級。 0 L' ~8 I# S) E1 rtvb now,tvbnow,bttvb C7 ^0 n5 @8 a/ i& ]5 W 四十年代辦《華商報》寸土必爭 ( `9 P& C' c, c8 {8 b 9 H. a, \$ w- E6 l5 l+ R8 @5 I公仔箱論壇事情來到事物的本質。中國大陸在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裏幾乎開放所有產業,唯獨新聞出版這一塊抓得極死,全無民營參與。這正反映傳媒在中共眼中的敏感性,是「一步都不會讓」的寸土必爭。中共心知肚明,一張報紙可以帶來什麼樣的巨大效應,四十年代初,中共派出廖承志及范長江在香港創立《華商報》,在這塊英國殖民地享受過一段不受國民黨打壓的相對自由空間。通過這份報紙,中共組織滯港的大陸文化人士反蔣統一陣線,以喬冠華撰寫的國際評論向西方世界釋出中共的觀點取態。這份報紙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一度停刊,一九四六年內戰爆發前夕在港復刊,主力宣揚中共理念以及反國民黨,在外圍輿論起極大作用。一九四九年後,國共把香港視為必爭之地,官媒半官媒見縫插針,竟促成香港不世的左右共治言論空間。 ' m' A# Q4 B7 I- J. g公仔箱論壇 / g) x- a) g+ h' t/ m4 v悲嵌字暗撐如月餅起義字條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o! m' d8 k- }, v! B: {
os.tvboxnow.com2 X% Y: f2 g% \: B. l
一份報紙關係到一個政權的興替,中共的緊盯可以想像,儘管如此,大陸上的新聞工作者依然各出方法在有限空間掙脫枷鎖。當《南方周末》事件發生後,內地一些媒體以各式隱喻表達對《南方周末》的支持,必須承認,享受慣香港那套新聞自由,會不慣於這種把「南方周末挺住」六字,以舊式謎語體的升冠格嵌在六個句子的第一個字,串連出對這份廣東周報的隱性支援。說實在,不習慣是必然的,當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卻還要用封建年間的文字隱喻,不免令人有「今夕是何年」的哀嘆。這和元朝年間漢人把字條塞在月餅裏號召起事有何不同,都是為了逃避官差掃蕩而做,然而這七百年前的舊事卻在今天中國「盛世」出現,豈不悲哉。( Y+ h; l3 i1 M) y3 V. V3 t \
$ x% L. { X f1 i8 W- W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w4 R' y9 a4 m/ |/ X% D; F
伊能靜是知名藝人,她不是不知道自己這樣說,在大陸意味着甚麼,張惠妹被封殺幾年,大家印象猶深,她一個靠在大陸做選秀評委搵食的台灣藝人肯定是更加知悉冷暖好歹,但是良知驅使她以這樣一種文明、優雅的方式現身說法──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人的命運不是忽然而來,是從原生家庭而來,而原生家庭從歷史而來、政治背景而來。她的家庭曾經遭遇慘痛,但是她並不仇恨,只是更有信念、更有擔當。os.tvboxnow.com/ g' ^, ]4 U" b; u+ q, D: V/ p
4 L: ~: m2 j: A6 dtvb now,tvbnow,bttvb% @3 g! Y( B6 ]1 l- ? C 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