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tvboxnow.com2 b9 v7 q+ z$ Q/ b
聖彼得廣場昭示著羅馬最輝煌的17世紀巴洛克時代,那時的建築被要求必須彰顯天父的偉大和敬畏宗教的無上神聖,貝尼尼確實辦到了教皇的要求,美麗而經過仔細計算安排的多利克柱廊,從聖彼得大教堂左右兩翼延伸而出,貝尼尼形容它有如「母親的雙臂」,將全世界的信徒導引入這宏偉的廣場,進入神聖的聖彼得大教堂。就這樣,聖彼得廣場成為全羅馬最重要也最著名的廣場,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公眾集合場所。tvb now,tvbnow,bttvb6 u& ?" v" v* `! K5 b, S7 d Y
聖彼得廣場之大,從空中看,它有如一巨型的鑰匙孔,長軸長達240公尺,貝尼尼以立柱為半圓型門廊,柱廊共四列,使進入教堂的前進空間自然地分成三條通道,中間通道大於左右兩側,柱頭則裝飾著140聖人的雕像,以及貝尼尼的庇護教皇Alexander VII的徽章。
廣場的中央由一根高37公尺的埃及方尖碑和兩座噴泉構成視覺的中心點,這裡也正是橢圓形廣場兩軸的交會點,站在這裡就能看到兩邊的柱廊似乎只有一列的錯覺。
方尖碑是中世紀時由羅馬皇帝Gaius Caligula從埃及古都Heliopolis帶回羅馬的,原本擺在尼祿皇帝的競技場中,用做馬車競賽時的折返點,尼祿皇帝的競技場的位置就是現在聖彼得大教堂的所在地。tvb now,tvbnow,bttvb+ B# e4 z6 S9 [0 f$ Y, L2 Q
這座方尖碑也是所有羅馬的方尖碑中,唯一在中世紀時未曾倒下的;廣場從中世紀起經過不同階段的改建、復建,方尖碑曾被移到聖彼得大教堂旁,而非廣場中心點,直到1586年,建築師馮塔納整建廣場時,再把它移回中心位置。
馮塔納同時也是方尖碑下兩座噴泉之一的設計者,另一座則是馬德諾所做。 噴泉水引自羅馬市郊,由引水道引至廣場,原本廣場上只有一座由馬德諾設計的噴泉(方尖碑右邊),但貝尼尼增加廣場兩邊的柱廊後,必須再增加一座以達到平衡和對稱的設計,馮塔納於是多設計一座噴泉,使兩座噴泉和方尖碑結合成一體,而且新噴泉仿舊噴泉的形式,雕著教宗伸出的雙臂,馬德諾的噴泉是Paul V教宗的雙臂,馮塔納的新噴泉則是Clement X的雙臂。
交通: 在地鐵站Ottaviano沿Via Ottaviano及Via del Porta Angelica抵達Piazza S. Pietro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