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2 k& D0 H1 R T$ }5 r* J$ L# k! m q2 Z! z8 a' y
12月17日《明報》登載了台灣副總統吳敦義的長篇訪談錄,吳是我的老同事也是老友,但那篇訪談錄,無論從歷史及現實觀點來看,都極有問題,不得不論。由於吳是台大歷史系畢業,所以先就史觀而論。公仔箱論壇3 f1 F8 q: D3 j% m
5 u3 ]8 w; s1 Q$ |. y7 r$ W$ pos.tvboxnow.com古代中國有許多偏安政權,所謂「偏安」,就是這個政權丟掉了中原,局限於東南一隅,由於北歸無望,遂自然而然會形成一種「偏安意識」和「偏安論說」。古代中國有東晉及南宋這兩個最大的「偏安政權」。我最崇拜的明末清初大學問家王夫之(船山)先生,就對這種「偏安政權」有過極銳利的觀察分析。他在《讀通鑑論》裏就如此說東晉﹕「君民朝野,日唯延頸四望,睨樂土而苟安,窮年累歲,志在游移,而無定情,其不愈窮愈蹙,以之於絕地也無幾矣。」他在書中也指出,「晉之敗,敗於上下縱弛,名黃老而實惟貪冒淫逸之是崇。」他的意思是,「偏安政權」由於日子好過,這個政權只剩下貪圖安逸的僥倖心理,而人們都知道國家的存在有許多目的,國家必須有國防,抵禦外侮;國家必須有共同的意識,來團結人心,一個國家不能只靠安逸而一直存在。只貪圖安逸虛無的偏安心理,注定了東晉的沒落。 - z8 p; {. x7 j# I; t$ s4 M, V, R& n! W0 z
至於南宋的「偏安」,王夫之在《宋論》裏就說得更痛切了。他指出,自南宋的高宗起,「高宗飄搖而無壯志,諸臣高論而無特操……於是而知國之一敗而不可支者」,由於南宋只是苟安講空話,不談根本的道理,於是苟安成了那個時代的主流價值,他指出南宋自秦檜掌權之後,忠勇之士不敢有所激揚,而賢能者也只求安然保泰,苟求無過,即自矜君子。虛假的和平即被大肆吹噓。整個南宋成了沒有骨氣但知苟存的時代。如果我們去讀南宋歷史,當可知南宋在當時的遼金蒙古人之間只是陪笑臉、耍伎倆的嘴臉,一下子向這個稱臣結盟,一下子又和別人結盟,到了最後蒙古左承相伯顏對南宋極為痛恨,表示「宋人無信」,而堅定了滅宋之心。由東晉及南宋的偏安,我們已可看出一個偏安政權會出現「偏安心態」和「偏安論說」,整個政權只想偏安的永遠化,而沒有了大志氣和大格局。 ; b4 T4 x. W* i1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L" h h6 S$ ?1 _9 w R3 E5 b 今天的國民黨是典型偏安政權 # l! l6 N( D% @6 i, I6 i7 N 3 Y& T; j4 F4 r! p而今天的國民黨就是個典型的偏安政權。國民黨從來就不是個愛好和平的政黨。當它從前在中國當權之時,對地方自主的勢力一點也不客氣,一定要以武力征服;當年中國共產黨革命,它也是全力剿共,拒絕和談,國民黨在1949年先去大陸前的那段歷史,其實也沒有多麼光彩。國民黨到了台灣,它對台灣人民其實也沒有多厚道,1947年有「二二八事件」,大量殺害台灣人民,後來的白色恐怖,台灣人民也付出慘痛的代價。今天台灣的民主,絕對不是國民黨的功勞,而是台灣人民的功勞。公仔箱論壇' v$ X0 M/ i0 T* f' x
7 ~) L6 _( N6 w0 O0 {% B! I% nos.tvboxnow.com1949年後,國民黨敗退到了台灣,它和中共本質上仍處於「未完成的內戰關係」,國民黨政府對大陸的地面突襲一直持續到1964年,空戰則到1967年始告停止,海上作戰則到1969年,金門炮擊完全停止則在1978年。在戰爭行為上,這叫做「技術性停火」,它的層次比「條約性停火」低,這意謂着兩岸的內戰本質上並未結束,而只是在行為上認為不必而已,主動權仍在北京這邊。+ j) p& T( V1 _7 Q
u/ G F7 J" }
因此,兩岸的關係仍處於「未完成的內戰狀態」,它的未來選擇只有兩種,一是以和平方式進行國家的統一,這是北京方面的策略。第二則是抗拒和平統一,使台灣的偏安永遠化,換言之,就是台灣以和平方式獨立。這乃是今天台灣馬政府正在進行中的事,也是吳敦義這篇訪談錄在宣揚的事。9 Q! p) i. v/ |7 G. |) ^8 K5 m
公仔箱論壇8 S3 c8 v$ i" n/ E8 L9 a
今天的國民黨政府也知道,它從1949年被趕出大陸後,它即已失去了中國的宗主權,隨着中國的穩定,它已北歸無望,只能求台灣的永久偏安。而在這個時代要永久偏安,其難度其實極大,武力姑不論,在經濟上尤其需要格外努力,必須永遠領先中國,科技要永遠進步,要像南韓一樣,以科技立國,以一個中小國家發展成科技大國。但這需要極強的國家意志,但台灣只是個偏安政權,完全沒有類似於南韓的國家意志。於是遂有了今天這種乞憐式的和平台獨論。2 z) P9 f% `$ H%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