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馬來西亞,白色污染的情況隨處可見,公民和環保意識都有待加強。(圖:星洲日報)
保麗龍垃圾可以在地球上存在幾千年而不會溶化,而沒有環保意識的我們,並沒有想過以後的子子孫孫要如何面對這種白色怪物。(圖:星洲日報)
馬來西亞每年生產約3萬公噸保麗龍餐具,但回收率卻幾乎是零。我們遲早被這種白色垃圾淹沒。(圖:星洲日報)
保麗龍飯盒自70年代起便取代了傳統包裝器皿成為新寵,民眾從此無法割捨即棄餐具方便、省事的各種優點,卻無視健康和環保的重要。(圖:星洲日報)
阿末凱魯丁強調,在馬來西亞製造的塑膠食品用具都必須通過認證,確保符合安全標準,以及殘餘物不超標,才能推出市面,包括保麗龍餐具。(圖:星洲日報)
湯禮聰認為,我國應該更嚴厲管制產品製造,因為那才是製造垃圾的源頭。(圖:星洲日報)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