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千奇百怪]
台灣考古大發現 7900年前人骨出土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2-4-5 07:58 AM
標題:
台灣考古大發現 7900年前人骨出土
“亮島島尾I遺址”出土的骨器與骨頭。
台灣考古界在馬祖亮島有重大發現,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2日表示,他們在馬祖亮島發掘出一具完整的人骨骨骸,距今約7,900年前,命名為“亮島人”,是台灣發現最早的人骨,推斷是南島語族新石器時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將給未來的學術研究增加資料。
針對馬祖亮島出土疑似新石器時代先民骸骨的考古發現,文建會表示,目前研究團隊只有針對出土附近的貝殼標本進行碳十四分析,因此究竟這尊先民骸骨有多久遠,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證據支撐。考古專家一致認為應將骸骨送往國外進行精密檢測,才能確定其距今真實年代。文資總處預定4月中旬攜帶3D掃描儀,先針對骸骨進行非破壞的數位建檔,俟日後科學鑒定解開考古謎團后,始能確認其文資身份價值。
文化資產保存的新亮點
“亮島島尾I遺址”出土的陶片
文建會主委龍應台表示,文建會將持續協助考古團隊,把先民骸骨送外國外專業機構進行鑒定,以確認其距今真實年代,如果科學證據足堪說明其可上推至7、8千年前的新石器文化,絕對會改寫整個馬祖的歷史地位。日後馬祖有可能因為亮島考古遺址的發現,成為文化資產保存的新亮點。
“亮島”取名由來
亮島原名“浪島”,隸屬福建省連江縣北竿鄉,1949年後,曾為大陸所佔領,然亮島位於北竿與東引中間,在戰略上具重要位置。1952年7月15日,國軍海上特種突擊中隊隊長李承山奉命率領6人,趁夜色登陸上岸,並在至高點豎立國旗,至此,亮島歸國軍駐守。1966年,時任國防部長的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抵達亮島視察,並將“浪島”正式定名為“亮島”,期許可以“亮照大陸,島立天中”。
據馬祖居民傳述,早期島上光禿一片、沒有植被生長;目前島上所見植物,大多是後來國軍進駐時引進。亮島上的動物主要是一些遷移性的鳥類;有一些爬蟲類、海濱動物(如螺類、蛤類)與海洋生物。
“亮島人”的出土
“亮島人”骨骸出土
“亮島人”骨骸經第一階段清理后的情形。
“亮島人”是在挖掘“亮島島尾I遺址”時,發現一具人類骨骸尚稱完好,其墓葬方式為“屈肢葬”,連江縣政府已將文物移至“馬祖民俗文物館”保存,待後續進一步研究。其中,“人體遺骨”經初步分析屬約30至35歲男性完整骨骸,命名為“亮島人”,是人類史學上的重要發現。
文建會文資總處將支援3D掃瞄儀,協助考古團隊進行非破壞性的數位建檔,了解骸骨原始的分佈狀況與物理特徵。今年78歲的陳仲玉告訴記者說:“他從20多歲從事考古到現在,這次發現這麼早的文物出土,對他來說是難得的經驗,因為以前都沒有發現這麼早,而且完整的人骨。”
陳仲玉說,“亮島人”可能是南島語族,其分佈範圍包括中國大陸的福建、浙江沿岸,紐西蘭、澳洲,以及從復活島到最遠的非洲馬達加斯加,都屬南島語族範圍。“亮島人”也是台灣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他強調,台灣高山族與原住民在一百多年前還有用“屈肢葬”,此次對“屈肢葬”習俗研究很重要,因為在約7,900年前“亮島人”就采“屈肢葬”。
陳仲玉表示,亮島地形陡峭,平坦地方很少,依照人類生活需求推論,往往小島生態環境沒有很大耕種田地,由於植物少澱粉質就缺乏,這些亮島人不可能靠魚貝類就能活,他們應該是在夏季才到島上,冬天天氣冷就離開亮島。
人骨的研究
根據研究團隊規劃,“亮島人”骨骸研究將區分二部分,一部分與國際研究機構共同合作,透過DNA樣本抽取進行人類遺傳學分析與人種學研究,以探討其古代的種屬,以及與南島語族的關係,目前已與德國研究團隊取得聯繫。第二部分則針對骨骸本身進行人體組織形態學研究,甚至可重建“亮島人”的體格形態,以及進行“屈肢葬”的古代風俗習慣研究。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