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 f9 z7 ]# E( F8 v8 j d較為現實的人可能會問﹕大學學院想「搶新聞」、爭取知名度,難道有錯嗎?放眼社會,政府、大財團、小商戶、政黨以至社福組織,任何機構都想透過傳媒提升正面形象,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為何偏偏大學卻不可以? 4 ~$ c& D1 J& L% \os.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Z0 h: _0 C: c8 L# j
這也回到余也魯教授說話中引伸出的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成功」?對於大學學院而言,「成功」的標準難道只在於爭取到多少資源、收到多少學生嗎?除了賺錢之外,大學本身不是應該有自己的使命嗎?我明白,再好的使命和理想,沒有錢或許難以實現;不過,如果為了賺錢而犧牲了最初的使命和理想,這樣不是本末倒置嗎? " e. N0 g% H( s1 m公仔箱論壇0 s! c& R& i! Q- z5 P
有次跟大學同學談及傳理學院近期改組課程問題時,爭論到開辦或結束課程,應否以「巿場需求」為主要考慮﹕例如社會上很多人想讀財經有關的東西,於是便開一個結合財經和新聞的課程,諸如此類。我的同學較為浪漫,對此持反對意見﹕「大學唔應該只是按覑巿場需求去開設課程,而應該有自己的宗旨。」較為犬儒的我則反問他﹕「那大學的宗旨應該是什麼?」他吸一口氣之後徐徐地說﹕「應該以培養學生成為全面、完整的人為目標……」他話音未落,大家都不禁相視而笑。在高舉自由巿場大旗下的香港社會,談論這樣的目標,就好像相信世上有至死不渝的愛情般,會被視為「很傻、很天真」。不過,如果有一天,社會上所有人對這種價值都嗤之以鼻的時候,這個社會還有希望嗎? - o& h, ^9 S- F* u4 k/ t. P. M5 S* m; X7 ] 校友們,請反躬自省公仔箱論壇2 L1 \7 H; B' \( H4 U' |) w
5 D1 @, J) `6 V2 i0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最後,還有一件事不吐不快。在最近傳媒爭相報道浸大民調風波時,有記者行家沒有遵守跟被訪者的匿名約定,公開了事件中消息來源的身分。不幸地,這名行家正是浸大傳理畢業生。os.tvboxnow.com. y0 \; U+ Q, e'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