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K; Z6 G4 q* ], o( J官員緊張新館門口大小 9 F7 C2 J, d: k8 T7 k, {/ dtvb now,tvbnow,bttvb此前,《紐約時報》就曾報道,文章採訪了新館的外國建築師,他回憶建館時,不斷收到中國負責項目官員的電話,詢問新館門口的大小。那時他就奇怪,中方為何那麼覑緊門口的尺寸,後來他了解到,官員要保證博物館將來是世界最大的,又不直接告訴他,說要蓋全球最大的博物館。也許中國官員希望建the greatest national museum in the world,而他們得到的,只是thebiggest。 4 r: A5 O& E& W( {0 ^0 r, R7 } / u6 q* z: C- N/ I& q1 T0 v) F @公仔箱論壇佔地大、展品多並非構成一家偉大博物館的主因。除固定展出外,也有特邀的主題展覽,其中一個較引人談論的是路易威登以旅行為主題的展。重開的博物館很快展現了這時代的商業特色。如何大規模大面積也好,最終評核標準還是回到展覽的水平。根據官方意識形態去猜想,博物館的政治正確,令人不會奇怪展示的必是共產黨歷史觀,只是就算明知是講你自己版本的故事,可講故事的技巧與磘事手法,是否可再追上一流水平多一點?) _% x6 } S: ]2 F
0 @! ~( \( S e/ D/ B只要認真行一遍,就知道為什麼它會是最大而不可能是偉大的博物館。不是因為它像許多人說的,那麼早就屈服於商業市場,給名牌搞展。也非單關於展示技術沒突破(多媒體的展示不多)。問題在於更根本的博物視野。中國正慢慢走向一個只關心自己,只給中國人看就夠的國度。它的國聯網如是,電影及媒體的自我滿足如是,這新館也一樣。" V L9 S y3 s' [; c4 s
+ r$ E7 e, n2 s' W# b 視野限制於給中國人看5 O. K* T" s/ e; f
新館讓人行得身體愉快,因為空間確很大,樓頂高高,展品因空間大而變得相對稀落。古代中國部分按舊石器時代及信史以後的朝代劃分,展出主要為器皿等實物,史前年代更像考古館。但信史以後還只一味覑重器皿的展示就沒必要。我個人比較有興趣的像四大發明這些基本中國特色物品也出奇的沒有特設關注。每朝代就展示一下墓園發現,器皿、雕塑就打發完,書畫和衣服也極少。就像流水作業的數算一遍各朝代,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國寶級及亮點展品。這使它更像一本立體的中國歷史物件catalogue。os.tvboxnow.com/ ?. w' f( _! v5 t; b1 K# f- P! X
os.tvboxnow.com* P# S% y8 s: r
其實在策展上,它應做得更好。現停留在展示階段,就像幼稚園識字班,沒法像主題展一樣強調一種視野及系統。館長呂章申承認,此館跟世界一流還有大距離,可他描述的幾個內地博物館滯後的原因,卻沒能提到博物館本身可如何通過創意策展和布展來改善。3 C. }, b( `7 ~0 ^* [
5 G8 }: b- V% Y& n i* N, t 中國博物館四大尷尬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2 M/ }7 M5 g" y- ?2 q+ S8 T+ g
他綜合中國博物館事業目前面臨的四大尷尬﹕「絕大多數博物館在上世紀五六○年代建造,場館面積小,功能不完善,設備陳舊,在一個低水平的發展基礎上長期徘徊不前。二是人們的博物館觀念還較為落後。相比於西方發達國家人均一年參觀6次博物館,我國一年6個人裏才有1人參觀1次。三是在博物館事業發展上,各地重場館建設,忽視功能定位,重展覽而輕管理。四是我國文博體制尚不健全,考古單位發掘出土的文物,不能及時展出。」當中並沒考慮優秀策展的重要。結果,我們得到的宣傳信息是,它用25億建造,可動用百萬件珍藏,一天招待8000人次,一切跌入唯數據觀的狹窄視野。其實簡單如加入更專業的主題展策劃,又或加重如少數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已可提升博物質素不少。6 r8 f1 U5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