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今天香港人有了中國人身份的認同 李怡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6-8 05:52 AM     標題: 今天香港人有了中國人身份的認同 李怡

今天香港人有了中國人身份的認同 李怡
' j# l- G' e# K( X. G8 M) o4 H) s. J* m7 n, L- ?$ ~1 l

' ], `8 x% M8 d' e5 v; j

/ f2 J* W, K$ G相當多媒體講到,今年六四燭光集會的突出之處是:人多;年輕人多;大陸自由行來港參加集會的人更明顯增多。這三多背後反映的是什麼事實?又代表什麼意義呢?tvb now,tvbnow,bttvb8 J  e4 L" s9 H! I
首先,人多不是一般地多,而是料想不到地多。料想不到是因為: 1,今年不是逢五逢十的大紀念日; 2,今年六四恰逢連續三天假日的第一天,離港的人多,因此集會的人應會減少; 3,司徒華去世,民主派內爭不止,號召力下降; 4,警方採取了一些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阻攔措施。考慮到這些因素,那麼今年人數可以說是破紀錄的多。公仔箱論壇9 n" D' M3 q# \$ I5 n. ~5 i
os.tvboxnow.com$ p7 l6 @- X6 {4 e* d
自有六四集會以來
,除了開頭兩年,參加人數一直徘徊在四、五萬人之間,直到前年的二十週年,人數突破了十五萬;去年傳出華叔癌末,可能激發較多市民要去維園看華叔,人數也達十五萬。但今年為什麼也有十五萬呢?相信是因為香港市民這一年滿腹怨怒。怨怒於特區政府連年的倒行逆施,不但沒有一件事做好,而且竟是習慣性地把好事辦成壞事。許多讓市民生氣的事,又與中共或大陸社會有關。或是特區政府事事仰北京鼻息,或是不顧效益一味要加強中港融合,比如造價超貴的高鐵;或是大陸惡質化社會對港人正常生活的踐踏,比如內地買家炒高樓價,大陸客對旅遊業的扭曲,孕婦潮對香港婦女和婦產科醫療業的壓迫,都使市民感受到,社會所有事情已不僅是香港內部的事,而且是中國這一國的事。
, k8 b$ d5 C( r) _+ A% [3 S4 f+ ]
tvb now,tvbnow,bttvb$ m: p' w" |; h% D# A5 J
回歸以來
,儘管董曾兩任特首都使港人不滿,但多數人會認為這只是香港內部管理的事,即使 23條立法最洶湧的時候,市民對中央的評分還是較高的,尤其是中央對港政策,多數人仍相信港人治港。因此 03年儘管有 50萬人上街,但同一年的六四夜也只有五萬人。當時香港人多沒有把對香港的不滿算到中央或大陸頭上。

" Q) }0 d: P- Btvb now,tvbnow,bttvb這兩年中央對香港的干預從幕後走到台前。尤其去年中聯辦就政改直接與民主黨溝通和達成妥協,一方面使市民感到特區政府真是已經「廢」了,另方面連民主派都漠視政改是香港自治範圍的事而向中央直接訴求,更證明香港的好事壞事都與中央或大陸有關,於是種種示威也把對象從政府總部轉移到中聯辦也。os.tvboxnow.com" g8 ^4 C, w2 i0 p. z' b& e
公仔箱論壇6 g+ E7 H) Y1 U$ O+ ?
中央直接插手香港事務
,香港人就不能不關心中國的發展與變化。在河水不斷犯井水的情況下,井水也無法不觸動河水了。劉曉波、趙連海、艾未未在香港引起極大反應,平反六四、促中國政治改革,使香港市民更感切身。這是維園連續三年人數達十五萬的主要原因。
( o7 |- _& F+ s" u2 A2 G( |' ]

4 Z4 @2 @' T) D) o, n! W其次是年輕人的參與。薪火相傳是十年前就提出來的口號
,那時主要是經歷過六四這段日子的成年人帶同子女去燭光集會。但近年則是年輕人主動去參加了。據估計,今年六四參加者中,有六到七成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多沒有親歷六四歲月,但香港的近身事聯繫到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事,他們知道若中國無民主無政改,香港也沒有將來。而他們年輕,香港未來就是他們的未來。他們到維園不僅是延續上一代平反六四的訴求,更重要是爭取中國與香港有一個較好的將來。

  R# [: w" p' s4 D# Btvb now,tvbnow,bttvb其三是大陸自由行和大陸在港學生參加六四集會的大幅增加,六四夜支聯會攤位的義工及職員說,「幾乎全日大部份時間要用普通話同人對話」。須知能夠來港的學生和旅客,在大陸已不屬最受壓榨的底層了,連這些人都不顧威脅和自身利益參加六四集會,說明香港人的六四訴求和大陸人是一致的。從他們身上,香港人看到大陸人並非都是刁民與惡客,他們的苦難與無權更甚於香港人。tvb now,tvbnow,bttvb! P2 ~. t: {% [+ p1 c9 e

& C/ w" L# j2 D4 V3 q2 _. z" o香港人過去多數相信一國兩制,認為香港可以在中國那主要一制之外獨自發展;現在我們認為爭取中國有較好的未來,是同香港息息相關的事,可以說六四訴求使香港許多人因此有了中國人身份的認同。特區政府推行國民教育的目的,不是要香港人有中國人身份的認同嗎?什麼奧運成績、太空船奔月,什麼升旗禮唱國歌都無濟於事,那只是對政權的認同,徒增「來世不做中國人」的疏離。真正使香港人有中國人身份認同的事,在於對中國人民的苦難和無權狀態的感同身受。歷史是這樣告訴我們的。這也是今年六四集會「三多」的啟示,中國掌權者能領會這啟示嗎?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6-8 05:54 AM

人的臉孔可以那麼美  吳志森tvb now,tvbnow,bttvb, v, T( G( P  V

7 X! J1 |5 f) V/ N+ D* n; v& Etvb now,tvbnow,bttvb
* ?! `. B/ j4 v! S7 l

4 Y2 Q* H& _) `6 N公仔箱論壇「六四」二十二周年
,燭光如海。
公仔箱論壇3 f; q: Q* K, a3 n- n6 D7 g# X

( P; `; K" I) F6 d; g5 n'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如果不是香港警方各種大小動作阻礙入場
,今年的參加者豈止十五萬。風中搖曳的燭光,照亮了香港維多利亞公園,也向整個神州大地,發出希望的亮光。

- U" ]& @# Z$ r公仔箱論壇9 c  I$ J- U1 Y( Q
內地互聯網嚴防死守
,把「六四」堵得滴水不漏,連「燭光」、「廣場」等都變為敏感詞,微博甚至把「蠟燭」的符號也關掉。像一粒芝麻般大小的香港,悼念「六四」死難同胞,二十二年來,沒有一刻間斷過。這個奇蹟般的訊息,透過不同渠道,傳到內地。人們用隱晦的語言,激動的談論、傳播、讚嘆、羨慕……

1 {* ]" p+ ?8 {參加者充滿熱誠2 M1 Q* y4 n! D4 o# a; K  F/ x

8 t' {$ ~3 M& P. {6 a/ a% Htvb now,tvbnow,bttvb回歸十四年,似乎一切都在倒退之中,但悼念「六四」的自由和權利,至少,我們還堅守着。二十三條這洪水猛獸來勢洶洶,「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聲援劉曉波、譚作人、艾未未,不是徹頭徹尾的煽動顛覆嗎?這條惡法,不知那一天會「殺到埋身」,把我們的基本權利打個稀巴爛,港人千萬不要輕信甜言蜜語,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 u& y' N) U9 g/ e9 Z  \tvb now,tvbnow,bttvb
! l4 e, l, D; s# P/ \2 E  J「六四」燭光集會
,我權充攝影記者,細緻地記錄着每一個時刻。在我的鏡頭裏,如常地出現不同年齡的參加者,有一臉稚氣的小朋友,有活力充沛的年輕人,也有白髮蒼蒼的老人家。儘管悼念活動二十二年來都「千篇一律」,但無論老中青幼,都是那麼熱誠。

4 A. E, r& x; }今年的燭光晚會與往年真的有點不同,八、九十後的年輕人特別多,他們結伴前來,很早便到達維園。他們穿着不同的「六四」T恤,上面寫着不同的口號。因為早來,可以坐到較前位置,他們唱着歌,等待晚會正式開始。. m. i* f) `$ d

) ~# g4 {" Q$ T0 B2 D9 E人們可能認為
,年輕人三分鐘熱度,都是人有我有「柴娃娃」趁熱鬧。但通過鏡頭,我捕捉了不少年輕人的面貌,徹底否定了這種印象。他們全是那麼專注,那麼投入,那麼的一絲不苟,有的在拍和高歌,有的在浸沉憶記。

3 j; A! d1 h+ L- z
& X6 Y% H3 D- E; z* ?, D我拍了很多照片
,放上了「面書」,才驚覺,原來人的臉孔可以那麼美,人的表情可以表達那麼多的內容和深度,才發現,參與者和觀察者,角度可以如此不同。
公仔箱論壇3 ^6 }4 n. N8 f, Q- @! Z
我被年輕人的熱誠投入打動,深感興奮。回家路上,我們熱烈討論着,這樣了無「新意」的燭光集會已經舉辦了二十二年,「六四」慘劇發生時,他們只有幾歲,有些還未出生,還有甚麼元素吸引着香港年輕人的熱情。
/ a4 L$ I: z3 c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 x, d" C2 a+ L$ M5 u
達到了薪火相傳

; {: u! N6 X$ H- q8 M' y" e- @# M9 a
' m' L* f4 Y" O) E
有人說是艾未未,中共打壓這位前衞藝術家,激起年輕人的義憤。有人說是趙連海,連兒童節活動也給粗暴阻撓,稍有良心都會拍案而起。有人說是天安門母親,當局「多少錢才可以解決『六四』」的狂言,只能用「喪盡天良」才能貼切形容。亦有人說,是因為香港推行「公民教育」,給老師可以名正言順,教學生認識「六四」。驅使香港年輕人參加「六四」悼念,不是別人,正正就是當局的倒行逆施。os.tvboxnow.com( X5 G9 R# B) |( Z3 @' x6 }

$ L# P. d# K0 ~/ v, {! v; j: B公仔箱論壇無論是甚麼原因
,薪火相傳的目標達到了,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記憶的力量暫時小勝了一仗。但面對強大的國家機器,一點也不容樂觀。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