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 k+ T0 i9 ]) |8 O公仔箱論壇「有人提議,不如由政府去出教科書,如果這筆錢真的由納稅人去付,我敢說,一本教科書豈止賣百多元,是幾百元一本!書商是經過累積多年營運經驗,盡量減省成本,書度、用紙、用墨等等,計過度過,才可以維持這個成本水平。由官員去辦,大家認為還會絞盡腦汁去節省成本嗎?」os.tvboxnow.com! E& ?$ k M# N( i6 D9 Y9 Q2 H5 X
tvb now,tvbnow,bttvb& ?1 L3 A6 E) |& X
長遠解決書價太貴問題的方法,林教授建議,應由檢討送審機制覑手,放寬教材送審,不要經常改學制,減輕出版商開發成本壓力,讓更多小書商有機會入行,讓行業生態變得更健康,百花齊放。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4-11 07:35 AM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4-11 07:37 AM 編輯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B: ?5 j& i
I, L$ k# _, T8 Z9 k書商食死貓 ——教科書共謀者的自白 案內人 $ y: B$ y( y" F+ ]9 s% d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2 Q! z9 P, x3 ~) l0 e I
1 ~; ^) g r" M/ Gos.tvboxnow.com香港教科書怪現象是從何而來?出版社從何時開始走上成魔之路?每年總有些時候,出版社會成為民怨核心,搶鹽幫一般的專欄作家與無知家長,往往盲從附和親愛的傳媒與政府;今年不例外,只要政府搏同情,任何小人手段都成為聖水澆出的目標。近日讀報得悉記者以部分出版社灑金手法來評議那群從事教育後勤的吸血鬼,曾為出版社推銷教材的案內人,感到莫名的荒謬與可笑——家長難道不察覺自己荷包的錢往哪條河裏流去嗎?他們以為出版社賺的大錢就是民間血汗錢,卻不知出版社苦 ,當然也不知教育改革有漢,無論魏晉﹕自「目標為本」到「單元教學」,自羅太鐵腕至維安事變,每幕牽動的莫非教師,讓教師有忙的理由也一直是賊喊捉賊的政府!當今出版社為什麼要討好教師?如果不是因為政府資源分配不均,就是因為出版社通通都有戀教師癖,特別喜歡接待知識分子。 & Y" I, D) s# C* G6 V R 2 j8 ~# [ z$ W$ Zos.tvboxnow.com家長津貼政府的不健全制度 9 h& v X/ w s$ y* P: _tvb now,tvbnow,bttvb: i; B( _! ~7 n" J: s* L# ^
香港政府在教育方面一直辦得不好,短視(能力導向=金融導向)、保守、自相矛盾(獨立思考=愛國愛港),對教育界同工持不信任與不尊重態度達十年之久。香港教師淪為行政機器已不是新鮮事,出版社淪為眾矢之的又何足奇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P" ^& Q6 d
: `+ n; S& u; _os.tvboxnow.com當今教師已經不用出試卷,有選書權的教師,在選書前後,往往會問﹕出版社提供幾多試卷?這場道德悲劇釀成所謂寡頭壟斷前的一場血戰。中文教師最渴求的是聆聽卷,因為香港漸漸畸形的能力導向,要求學生在「聆聽」力方面有所訓練,日常課程已需大量錄音材料;臨近考試,需求遞增。教師可以向出版社購買試卷嗎?不可以,因為這是教師的專業。教師可以向出版社索取試卷嗎?可以,因為這是推銷時的承諾。案內人每次到學校推銷教材,總遇上某外資公司兩名或以上的西裝友,手持四本市場兇器﹕字典般厚重的試卷庫印刷樣本。 , T3 o! e8 w3 w5 [) |: _7 t% P 4 O1 K0 ]* C @8 Dtvb now,tvbnow,bttvb教師再不用為作業、測驗、考試(包括無聊而又必考的TSA,此乃用於向學校開刀之用)等教育事務而煩惱,大部分不會因為學校與教育局施以的行政工作而放棄擬題的教師,會將免費送贈的試卷作參考用途,小部分忽然忘記自己專業的教師,則選擇拿起聽筒,撥號,直接向出版社指令,要求為個別教師出卷。這些不被記錄的害群之馬,承工作繁重的虛位,自恃有選書權而濫用家長的信任,把出版社同工弄得死去活來。羊毛出自羊身上?請那些搶道德高地如搶鹽的人,看清看楚﹕出版社投資中文試卷以單項錄音計,每二萬字(約二十分鐘)需千元計,中小學普教中亦是龐大開支。坊間真懂得計算出版社每年賺多少錢嗎?單單是聆聽練習與試卷開支,案內人從未見過有報道曾描述過! " q+ C$ h1 y; r $ V9 s8 @2 A" r* R公仔箱論壇官威不能屈? # j3 B' J% z6 Z7 t1 ?( s + l* p# t$ ^0 |0 P" a教育高官擺款不遂,欲來先斬後奏,抹黑業界,製造輿論歪風,要在面子工程的棚架下建築上位台階,行徑值得斟酌是一回事;分拆教材風波所引起的、來得異常方便的武斷無日無之,對事實理解竟然愈來愈少,換來是民怨充氣袋,這種氣氛倒是案內人所擔心的。出版社當然也有離譜之輩,恃資源豐厚而娛樂教師,應予譴責。然而,如果你是家長,請關注一項事實﹕分拆教材的潛台詞,就是讓出版社斷絕支援教師,亦即解除出版社身為教育協作者的角色。 0 I1 l. p7 e/ q5 l: S: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os.tvboxnow.com% ~+ Z3 ^& l" E
大部分教師是不分拆教材的既得利益者,家長最終受惠的只是課本折扣,而不是整體的教學效果。想像一下﹕分拆教材後,誰來處理班級上各種教材的金錢交收?教師除了將要應付大量瑣務,還要在沒有教學支援的情下,教中英文的教師要自行錄製聆聽錄音、在沒參考基礎的情下編寫試卷。以中文教學為例,十年教育改革之後,已經不是隨文教學,而是能力導向九大簋(九種能力),教師已經不能走回頭路,只能藉出版社的力量,採用優化教材來維持優質教學。政府支援?政府只會花錢為教師編寫許多無助於教學的所謂示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c* v; ^# Y
. d2 t0 |8 r1 Y3 l. @假如出版社解除了提供教學支援這角色,政府又會撥哪些資源來支援教師?維安事變的重大關鍵,在於政府否認一直有欺壓教師的政策暴力,藉分拆教材將社會視點轉移到兩群敢怒而不敢言的既得利益者﹕出版社與教師。如果要公平地評價出版社的暴利來源如何,我們就要知道維持暴利保證是什麼。如果出版社不投放更大的資源,構想更大的亮點,競爭力自然低。在這數年間,時代集團收購兩家本地出版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兩家本地出版社在市場上慘敗收場,賠了老本。如果貿然分拆教材,只會令教材出版傾向不良商業手段競爭。為了避免這場不應該出現的戰爭,本地與外資出版商會才如此史無前例地團結一致。在坊間所謂的上億元市場競爭者竟然聯席與政府對抗,事件實在非比尋常。os.tvboxnow.com* ]" W# K& S& D W9 Y
/ @; _6 \; e& `9 m' J6 z
分拆教材最令教師擔心的,莫過於教師用書。教師用書的意思是附紅版與教學補充資料的教科書。以中文為例,它是加附紅版答案、古文註釋、知識點延伸等資料的學生課本。教師每天有九萬項工作要做,教師用書就成了推銷時的重要關鍵。以往,不分拆教材的話,教師用書是以每班附送一冊的方式,交到教師手上。案內人就曾進出各區各校,隨隊參加叮叮大會。什麼是叮叮大會?即是教師選書大會,每間出版社有約十至三十分鐘輪流介紹產品。將來教師用書要由教師或學校自購,並非不可行;推銷員少個賣點,尚有千千萬萬個賣點。不過,請問每年級兩至四冊價值約六百元的教師用書,每校每科近千元萬元的支出,於上億計的暴利出版社又算是什麼?關鍵不在於金錢多少,而是對作為專業的教學材料編選的、最基礎的尊重意識。( a7 K9 Y, l4 \9 h. D- }; v
5 o9 c7 }; Z,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教師沒有備課時間,怎麼辦? 0 A5 n; @8 s% |' r! G7 _- K公仔箱論壇7 G( }- D. c4 J4 ~$ F
案內人知道,一部教科書的誕生經年累月,所謂暴利只屬表面風光,正如上述指出的不可避免的龐大支出(開一場研討會的成本只是小巫見大巫)。課本委員會、課本評審小組與課程發展處的意識形態常有出入,導致不少出版社錯摸課程,教材被否決,投資失利。到底一家出版社要在各科投資多少資源?每年一月、四月、七月與十月都是接納教科書稿件呈交的日子。五年才可修訂,這算是合理的時代適應周期(所以別再亂罵修訂)。以往不斷有出版社參與這場奪命狂呼,各投資數百萬聘任大量人手如退休老師、專業編輯、網路人才等,花兩至三年工作,把出版社命運交託政府,以政府專員判斷書籍及格或否,然後以「黃榜」(課本評審報告)回應打分,由課本委員會主席與課本評審小組聯絡人簽署作實,並附必須更正與有待更正部分。因此,網上可見的各種新書,若今年趕及推出樣本,應為「有待更正版本」,而非完整版本。人力消耗因此亦無窮盡,案內人知道有不少出版社,「必須更正」要牽動的部分,涉及的可以是整個單元,版面調動甚大。! T1 s n+ Y) F/ Z0 ? O
0 O& i' ~0 d. M1 p: `4 S+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出版一部書的繁瑣是其次,專業隊伍的參與才是重點。如果這個社會願意花大量金錢去為新一代購買所需的知識,這絕對是可喜的事。儘管家長要掏荷包幫政府為教師工作包底,也是值得。暴利論源於對教科書所授的知識不予肯定,對學科知識的不尊重,如果社會需求的知識以印刷品成本來定價,而不是以知識本來的尊嚴來定價,這個社會的文明進程如何,可想而知。今天,出版社將要面臨分拆教材後的銷售模式改變,惡性競爭將會令大量專業編輯失去工作,大量以成本價甚至割引價來發售的教材,將由價低者得的外判公司或業餘編輯負責,教材素質在分拆後的未來五年,一定只有更壞,不會更好。我們的社會敵視專業,賤視書本,任何東西都要壓價,不問情由就推諉於出版社,這跟我們去街市買菜有什麼分別。教科書分拆沒有可喜,只有可悲。我們再多花時間罵吸血鬼出版社,孩子在這種社會氣氛中成長,又能怎樣學會尊重知識?又有多少人將會尊重編輯?tvb now,tvbnow,bttvb* d. B* v* L(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