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读书为上”,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当然,除了荒诞的“文革”十年。古有科举,今有高考,这都为读书改变命运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环境。同时,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分子的待遇越来越高,知识资本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政府、家庭还是学校都把“知识改变命运”当做真理一样灌输给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os.tvboxnow.com3 i D0 T y m2 o$ k" `" c6 E9 r
/ {; e# T* q3 ^0 V, J8 C8 e1 Z公仔箱論壇当然,知识改变命运也确实是实现过的。远的不说,文革之后恢复的高考,又有多少年轻人从农村一跃而出,成为近30年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大学几乎成为毫无资本与背景的农村孩子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否则要么他们只能一辈子在家乡面对那块土地,要么在城市里卖命的出卖着自己的劳动力。上大学,成为他们获得更体面生活的唯一可能。os.tvboxnow.com: a8 G5 a) g( U7 w. l
! Y* r6 T/ k" p- P1 d" H但是,事情到了今天,似乎起了变化。随着大学的扩招,考上大学似乎不在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也不再会有鲤鱼跳龙门的感觉,大学的招生数一年高过一年,毕业生也一年多过一年,无论什么时候大学生就业都是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它不再是什么触手可及的事儿;伴随着大学的产业化,学校的学费越收越高,教育质量似乎还有些降低,一批旨在赚钱的高校更使得大学的质量是鱼目混珠;而农村的教育质量相对就比较差,考上名校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8 j( |/ u8 P; L) O" b % [' w* Q/ ~. z& ?- V" T3 E. Q3 z公仔箱論壇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平委员的言论似乎也有一些道理,她说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的现实,一个孩子上大学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而这种投入在四年之后可能根本就无法达到最初的预期。9 u5 b6 x' c! E( J1 D4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