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不上大学,农村孩子只配种地? [打印本頁]

作者: 醉逍遥    時間: 2011-3-10 10:29 AM     標題: 不上大学,农村孩子只配种地?

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读书为上”,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当然,除了荒诞的“文革”十年。古有科举,今有高考,这都为读书改变命运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环境。同时,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分子的待遇越来越高,知识资本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政府、家庭还是学校都把“知识改变命运”当做真理一样灌输给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os.tvboxnow.com3 i  D0 T  y  m2 o$ k" `" c6 E9 r

/ {; e# T* q3 ^0 V, J8 C8 e1 Z公仔箱論壇当然,知识改变命运也确实是实现过的。远的不说,文革之后恢复的高考,又有多少年轻人从农村一跃而出,成为近30年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大学几乎成为毫无资本与背景的农村孩子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否则要么他们只能一辈子在家乡面对那块土地,要么在城市里卖命的出卖着自己的劳动力。上大学,成为他们获得更体面生活的唯一可能。os.tvboxnow.com: a8 G5 a) g( U7 w. l

! Y* r6 T/ k" p- P1 d" H但是,事情到了今天,似乎起了变化。随着大学的扩招,考上大学似乎不在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也不再会有鲤鱼跳龙门的感觉,大学的招生数一年高过一年,毕业生也一年多过一年,无论什么时候大学生就业都是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它不再是什么触手可及的事儿;伴随着大学的产业化,学校的学费越收越高,教育质量似乎还有些降低,一批旨在赚钱的高校更使得大学的质量是鱼目混珠;而农村的教育质量相对就比较差,考上名校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8 j( |/ u8 P; L) O" b
% [' w* Q/ ~. z& ?- V" T3 E. Q3 z公仔箱論壇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平委员的言论似乎也有一些道理,她说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的现实,一个孩子上大学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而这种投入在四年之后可能根本就无法达到最初的预期。9 u5 b6 x' c! E( J1 D4 i

$ g& U0 S3 {4 a( U# N& E- [tvb now,tvbnow,bttvb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平民家庭来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支撑一个孩子读大学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其目的必然是在毕业之后可以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富足的生活。王平委员说的确实是现在的现实,但是你不鼓励他上大学了,你还能让他干什么去?难道农村的孩子就只能一辈子去摆弄家门口的那块土地?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Z& f+ O2 Q: @6 z% d: x0 B" O$ }
8 ]7 d1 U( |* m/ J! ]
也许有人会说,可以让他们去中专、技校学一门养活自己的手艺,现在他们的生活未必就比上过大学的差。的确,这确实是一条出路,无论是对农村的孩子还是对城市的孩子,但是,现在能看到的那些状况相对比较好的,都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也有更多的从中专、技校出来的人只能在生存线上徘徊。0 Z8 t( h3 x$ @' b
' W' S* p( _8 O: P6 M
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该更多的从制度上去反思,而不是一股脑的告诉农村的孩子你不要上大学。面对这种现状,既不能一味的给孩子灌输“只有知识能改变命运”,也不能告诉他们“你千万不要上大学”,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机会。完善职业教育,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你不给职业教育一个美好的未来,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必然还只会挤在高考上大学这座独木桥上。只有给他们更多的选择,你才有资格告诉孩子你可以不上大学。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os.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